动辄收费好几万的高层管理培训市场,生意已经火了很多年。这里面的水很深,据说但凡敢挂着知名高校之名办培训的人,都有点儿背景和来头。
上几次课,就敢收几万块,无非需要某个大学里的授课场所,再加上点儿来头能震住人的老师,不少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就是这样赚了不少钱。尽管部分优质的培训机构在社会中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好口碑,但依然难以避免地淹没在更多利欲熏心的“后起之秀”中,让真正想进修的人难以找到好的培训项目。
因此,这一行现在竞争得很激烈,如果上网时留意的话,在很多大型门户网站的主页上,类似“总裁研修班”、EMBA等诸多定位高端的招生信息,五花八门,不计其数。而这些信息的位置常常都在比较显眼的地方,相信光是广告费也得给这些网站交了不少,可见这些培训项目的盈利能力很强。
只是,这些培训项目很多都经过美化和包装,仅从招生简介上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在几万元学费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师资团队来负责教学质量就不得而知了。
尽管教学质量备受质疑,但在很多有“需要”的人眼里,这是难得的社交场所,是拓展人脉的好机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高管跟记者表示,他自己就曾参加过挂着某知名大学品牌的经理人培训班,而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学员并不在乎授课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更关心这个班的同学都来自什么单位,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关系。
说得天花乱坠
这些走高端路线的培训项目,往往都会起一个帽子很大的名称,常看到的冠名国内知名大学的行业总裁研修班、人力资源研修班、财务研修班、金融证券研修班等等。另外,像是国学艺术研修班、女性修养研修班等新兴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偏门和冷门的课程不乏少数。
记者联系了北京某家挂着清华大学旗号的培训机构,培训方表示,参加他们的培训没有报名要求,只需交纳学费即可。培训方说,目前已经开课的一个总裁专修班有60多名学员,大多都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从该课程的设置来看,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管理技巧,甚至到人际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且每一种课程下面都涉及到了很多专题,看上去非常全面。可是仅仅在短短的十几次课里面就能掌握如此众多的知识吗?这显然是噱头大于实际效果。
记者从该培训介绍上看到,培训授课的师资也颇为强大,动辄都是有“国”字头背景的专家或是知名教授。当问及老师是否确定会出席时,培训方表示,一般都会来。然而记者从曾参加过类似培训课程的学员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经常会出现临时更换老师的情况,或者有些老师只来一次,后面几期课程就换了别人。
记者以某企业主管的身份跟培训方招生人员沟通时,对方一直强调该培训有多适合本人,该培训全部都是在某某知名大学内学习,学员很多是某某行业的知名人士,该培训班已经成功办了很多期,很有经验等等。
而当记者表示需要再考虑时,对方就一再强调现在报名学费可以打折,还黏着记者要电话和QQ等联系方式。
名不副实不奇怪
一直以来,各种培训班的教学质量问题备受质疑。正是由于这些培训项目在招生简介里说得天花乱坠,才更是让很多参与培训的学员最终感觉是名不副实。
2008年,一位名叫于博的私企老板就曾一纸诉状告了清华大学的培训班。原因就是他不满该培训的质量太低。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08年1月,于博报名并交款3.7万元,成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第28期“总裁班”的一名学员。开班后,于博等学员发现,原来看到的招生广告中承诺的包括林毅夫、郎咸平在内的十多名国内颇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均未到场授课,而且还存在着教师整体素质不佳、原定60人的小班“增肥”为170人的大班、教学组织管理混乱、授课时间严重不足等问题。
当年10月10日,于博以个人名义,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清华大学“按照招生广告承诺安排教学内容,在媒体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费10万元”,12月1日下午,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于博起诉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
记者从熟知培训市场现状的业内人士口中得知,现在的很多培训班无非都是挂着某名牌大学的旗号而已,招生简章上的师资名单前往往都会加上“拟邀请”三个字,这样一来,一旦学员对师资有异议,他们就搬出“拟邀请”这三个字来打太极。
记者曾试图跟培训方要一个试听机会,但对方坚决拒绝,并强调一定要先交学费办理入学手续后才能进入课堂。这样的方式更难免让人对培训质量质疑,学员人数和授课老师的真实情况是否名不副实,而如果一旦出现退学纠纷就难办了。
当年于博状告清华一案虽以败诉而终,但企业老总状告清华总裁班毕竟还是头一遭儿。而于博本人也曾表示:“我告清华只是让大家知道这种现象的病状,名校商业模式的运作是它的病因,那么下一步关键就在于配药,要让继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下去,就看怎么去治病了。”
有学员表示无所谓
虽然有些参加过培训的人会跟于博一样,对名不副实的培训项目感到愤恨。但奇怪的是,有些学员对此并不在意,说一句“无所谓”也就完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学员来参加培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结交人脉。一位曾做过培训招生工作的人士跟记者反映,就有不少学员咨询时都会先了解报名情况,报名人员的背景和来历,然后确认某某老师是否一定会到场等等。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初衷就是结交人脉。
一位曾经参加培训的经理人跟记者明确说道:“参加培训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有些知名培训项目往往能吸引不少行业内人士,有不少需要拓展生意和事业发展的老板看重的正是这些潜在的客户资源,或是未来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而师资中很多有政府或相关机构背景的人士也是他们打通社会关系的利器。”
有专家表示,参与培训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结交人脉而来的话,很有可能最终在学业上毫无收获。而这样的理念对于整个高端专业领域的培训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外包”问题不少
现在林林总总的培训班,虽然挂着的都是众多知名大学的头衔,但事实上运营的并非是校方本身。在记者联系的几家培训机构中,虽然没有一家明确表示主办方并非校方本身,但都将重点放在了“合作”二字上。当然,也有个别机构大言不惭地称自己就是校方代表。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打“擦边球”,为的就是巧立名目,吸引大众的眼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培训班都是私人项目。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往往跟校方有一些关系,于是校方就把这样的项目外包给了其个人。更夸张的是,某些培训机构实际上只跟某名校的二级学院有些合作关系,就敢在招生简介中动用该学校的名号。
一位曾任教过培训机构的讲师透露,很多高校对于这些合作外包的培训项目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审查机制,以至于这些机构但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打着该校的旗号。这些机构无论是联系师资还是吸纳学员都以校方的名义进行,以至于欺诈和隐瞒事实的情况很普遍。
“外包”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存在层层外包的情况。在北京大学资源东楼二层,这里有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招生办公司,牌子上写着某某教育、某某培训,里面就简单的办公桌和几个接电话的“招生老师”。这些自称老师的人,年纪不过二十来岁,看上去很像销售人员。
据了解,这些负责招生工作的,就是接电话业务公司。他们也是外包了培训机构的招生工作,于是就打着自己是某某大学培训班招生办的旗号。这些承接了招生工作的业务公司,通过网站、电话等方式来招聘学生,获得培训方给的提成。
对于这些问题,记者试图从正面考察培训和招生方面的反应,而当记者一旦明确身份之后,所有的招生电话都立即切断,甚至破口大骂。很显然,这样的培训机构是真的在做教育事业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