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交大安泰EMBA学员参加戈壁挑战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4日 15:47   第一财经日报

  每年的5月中旬,都有数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华语商学院的EMBA学生与校友们聚集在甘肃瓜州境内,在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上行走或奔跑四天,直线距离为111.7公里。

  这些EMBA们,是企业创始人、高管、职业经理人。在竞争激烈甚至是惨烈的商场,他们拼杀、冲刺,成就了各自的事业。

  但他们常常主动或者被动地远离那些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大爱、互助、平等……商业的逻辑有时候简单到残酷,人性的一面掩藏起来更有安全感。

  当他们以最单纯的行走,穿越这片时而平静时而狂野的戈壁时,那些曾经被深深包裹起来的人性,渐渐从沙尘中透出光辉来,人本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开始显现出来。

  当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30多名A队加上B队队员完成了他们行程时,他们成为赛事开赛以来第一支黑马队伍。

  长久以来,他们习惯于被安排好的生活,习惯于每一个项目都有预案,习惯于把不确定性扼杀在摇篮中。

  但是恰恰是戈壁频繁出现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每一个人都重新审视自己在一个全新的团队中的位置,他们默默地调整、坚持、放弃、超越了自己。最终每一个人都为一个梦幻团队的形成而付出和获得。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戈壁挑战赛催生梦幻团队

  从戈壁上回来之后,B队队长孙勃陷入了沉默。他拒绝去回忆,拒绝跟人谈论戈壁。“那是一个有极大魔力的地方”,仅有的一次,在戈友(参加过玄奘之路商学院EMBA戈壁挑战赛的人的共同名字)的一段留言后,他回复。

  选择封存那段记忆的人太多。

  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在顶级华语商学院里读完或者正在读EMBA学位的中国商界精英们选择参加戈壁挑战赛?为什么要在当年玄奘法师西行路八百里流沙中最痛苦艰难的一段上奔跑或者徒步四天,腿拉伤、脚起泡、脸暴晒?他们到底在那里获得了什么,以至于很多人选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五次重回那片荒凉的地方,重走那段漫长的111.7公里路程。

  “像狗一样的,我要回县城去住宾馆,早晨再赶过来。”第一日体验日结束后,康杰到达营地后黑沉着脸提出。很多年以来,这个成功的创业者已经习惯了出门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他并没有料想到,戈壁的环境有多么恶劣,条件是如此的艰苦。康杰求胜。去年十月,他在运动中受伤进了手术室,今年三月便开始准备戈壁挑战赛。在他的内心深处,赛事和创业一样,不拿到第一,就应该放弃。他热爱运动,爬山是强项。但每一次,都雇佣挑夫帮他背那些装备、重物。他是商人,在他那杆天平上,最有效地付出和获得,是第一位的。

  和康杰一样,直到踏上戈壁,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穿越111.7公里的路程当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他们是企业创始人、高管、职业经理人,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需要管理,有太多的艰难需要跨越。在戈壁能碰到什么困难,比做企业更难?“感受一下戈壁”,A队队长张立青说,这是大多数人决定去戈壁的动机,而更进一步的是,拿一个戈壁挑战赛的名次,“挑战一下自己。”很多人在回忆自己去戈壁时的动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被忽悠”这样的词语。当张建忠和他的EMBA同学聚会时,几个“狂热分子”开始怂恿那些没有参加过的人加入新一届的挑战赛。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去过戈壁的,一种是没有去过戈壁的。”这个有70多名EMBA的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去过戈壁,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更多的时候他们不会提及戈壁,但彼此之间的沟通融洽、有效,甚至带着相当程度的“义气”。到了举手环节,张建忠正欲夹菜的手,被算成是举手,是想要参赛。君子轻诺寡信。他无法拒绝,也好奇,为什么这些人去了一趟戈壁,他们之间就产生了那么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同学的关系,更加的单纯、互信。

  坚持

  可第一天,来自18所商学院的400多名参赛者就遭遇了他们一生难忘的28公里路程。早晨出发时戈壁尚处于一种难得的宁静中,风不大,太阳也刚刚好。一个多小时后,八级大风裹挟着沙尘暴,席卷了戈壁,走过小雅丹、小沙漠和砾石戈壁,所到之处,能见度只有几米。

  方瑛拒绝上收容车。刚过第一个打卡点,持续的腹泻让她几欲脱水。“如果放弃,我没法说服自己。”女性创业者的坚韧在恶劣的环境下被激发出来。同样不想上收容车的还有席振科,在到戈壁前,他连五公里也没有完整走下来过。而在临出发的一刻,原本是亲友团,来体验一天赛事的他代替缺席的B队队员上了“战场”。

  戈壁的天气,变化多端。第二天,酷日当空,高温难耐。距离终点的最后三点八公里,成了一段“魔鬼路段”,后来的统计显示,有超过百人中暑。一直跑在前面的A队队员杨君军也突然中暑。剧烈的头晕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速度,看着一个一个竞争者超过自己,那种无法追赶和超越的挫败感刻骨铭心。最后的700米,杨君军跑200米,走100米,跑100米,走50米,跑50米,走20米,再也没有什么比意志力崩溃让他觉得不能接受的,“就是爬也必须要爬过终点,人有时候必须要执着于坚持才不会留下遗憾。”

  利他

  每一天赛事结束,梁洪斌都离开营地,独自一个人面对着空旷的戈壁,嚎啕大哭。在戈壁里,他看到的是人性最本质的东西,简单、有爱、利他。比赛日第二天,施震东在距离终点六工城三点八公里处遭遇了一名长江商学院的队员,“我中暑了,没有水。”速度不错状态也不错的施震东没有犹豫,立刻停下来,拉出水袋上的软管,让中暑者喝水囊里所剩不多的水。他和中暑者同时抵达终点,整整多用了十分钟,平时能够排在第三名的他,当日排名在全队的第七名。“我不后悔,但明天,要把这十分钟赶回来。”“在戈壁上,能停下来等别人的人不容易。”每个走过戈壁、担任整个队伍收尾工作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当你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前行时,目标会越来越近,而为了别人的节奏而不断打乱自己的节奏等待,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力,还有极为宝贵的体力。

  “每个人都在为成全别人,而放弃自己。”胡雪琴说。她压抑着自己在戈壁上奔跑的冲动,和队友倪莉、王林军一起,带着两名体力不支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参赛者,走完了第三天28.4公里的赛程。每天都冲在B队第一名,这样的成绩满足了刘永魁平静外表下的求胜欲望,但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疚感。“我没有为团队承担责任。”回到营地,他成了默默搭帐篷踩充气床垫的人。多的时候,一天要踩上二十个充气床垫,每一个床垫,都需要挤压上百次充气阀。

  翁国库从来没有做过家务,这个被太太包办了一切的企业家,有一天一鼓作气搭了三十顶帐篷。“为别人付出,是一件太美妙的事情。”第一次,他发现了付出的美,第一次,他那么在乎和享受别人因为他的付出而给出的认可。

  合一

  五十岁的谢涛,在飞机腾空而起,离开敦煌(瓜州为敦煌下属县)的那一刻,别过脸去,泪如雨下。这个表面看上去极为强势的管理者,在比赛的第三天晚上,还在信号时好时坏的茫茫戈壁上,与同班同学在电话里坚定地表态,不要说三天,四天,就是十天八天,我也不会掉一滴眼泪。

  那时候,他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班上先后有二十几名同学参加了戈壁挑战赛,他们为什么那么疯狂地留恋着戈壁,为什么动辄谈到戈壁便红了眼圈。正是这天晚上,赛事组委会宣布了一项新的规则,而A队和B队根据这个规则,调整了战略战术,一个不确定因素的降临,最终却成就了一个“梦幻团队”。组委会的决定是,速度一向较慢的B队,提前出发一个半小时,在全程23.6公里的软戈壁和丘陵上,不设置补给点。(通常每日都设置一个补给点,能够减轻参赛者背负水和食物的负担)“带足够多的水和食物,随时听候A队的调遣。”这天晚上,张立青对B队队员提出要求。几乎每一个B队队员,都成了A队队员的临时补给点,而那些原本看上去体能不如A队队员的人,也成了关键的领跑者。

  三天来没有停止表达想退出比赛意图的张建忠,在出发前对一直鼓励他不要放弃的陈伟说,如果我要放弃,你要制止我。在离终点15公里处,他收到了张立青的呼叫,三遍之后,这个仍在怀疑自己是否有体能的B队选手决定带跑A队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直到第五名。彼时,A队队员与竞争对手的团队胶着在一起,处于劣势。而张建忠的出现,使得整个队形发生了变化,在带跑三名实力不俗的A队选手之后,他突然发现,被强者需要,极大地调动了自己的潜能。不确定性如影随形,再次突袭。就在A队出发后半小时,到达约八公里处时,一直跑在A队第一、第二位置的陶黎明受伤的韧带再也支撑不下去,他停止了奔跑,并迅速用对讲机呼叫全队,自己无法完成跑在前面的任务,但保证会在下午三点半关门时间到达,确保全队成绩。很快,疲惫的张立青一边奔跑,一边在对讲机里呼叫,在起点10公里、12公里、18公里,以及距离终点3.5公里等处设置人员,接应陶黎明。

  比赛不允许A队队员和B队队员之间相互搀扶,否则取消成绩。10公里处,柳英杰带着陶黎明快走了2公里,将陶黎明交托给了谢涛,谢涛彼时正低头在软戈壁上寻找石子,想带回去做个留念。当体能达到极限的柳英杰跑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接下了带跑陶黎明的任务。2公里后,谢涛遭遇另一位队友,两人又陪伴陶黎明走了约3.6公里。尽管腿伤严重,陶黎明的速度还是比很多B队队员快,对每个B队队员来说,陪伴陶黎明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没有人能说清楚,谁是强者谁是弱者,谁激发了谁,谁带跑了谁。

  最后3.5公里处,刘友华和两名女队员已经在太阳下整整等待了一个小时,热气蒸腾起来,地表温度超过40度,“被需要,你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大。”刘友华说。成绩已经不是那么重要,这支队伍,成为挑战赛开赛五年以来第一支黑马团队,最终获得A队团体第二名。“为什么是这样一群人?为什么是他们形成了一个梦幻团队?”志愿者于淼发问,他很快找到答案,他们“刚、毅、木、讷”(孔子语),“近仁”。“在我们筛选学生时,他们就拥有共同的气质,低调、不张扬,骨子里有一种坚韧的东西,并且充满仁爱。”随队参加比赛的沈大明教授进一步解释说,正是这些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志愿者刘月明说,当所有人都在戈壁上抛开自己,融入团队,是否拿到戈壁挑战赛的名次,是否能带回那座玄奘法师的铜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带回了玄奘的精神。”“玄奘的精神,不是吃一点苦,走上一段,而是义无反顾,发愿为众生求取真经,帮助众生得到解脱。”B队队员王丰看到,让整个团队感到快乐的源头,便是在茫茫戈壁之上,人们都回归最初的本心,不为小我,成就大我。(记者 王立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