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将召开EMBA教学改革新闻发布会暨“EMBA如何引领中国时代——前沿理论与创新实践的结合”圆桌论坛,介绍光华管理学院EMBA改革的具体措施并研讨如何创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前沿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EMBA教育体系。
融通与创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中心主任张志学教授总结了这次课程创新的特点:商学基础课快速通过,管理专业课实现专精,通过通修课和通识课拓展性的教学,构架起学员贯穿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认知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改后的光华EMBA课程分为:核心课、通修课、通识课和实践课。四大课程模块以创新、融通和务实、开放为核心诉求。
核心课是北大光华EMBA构架学员管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性课程安排,它强调扎实与前沿。在这一模块课程设计中,强调从理论基础到实践的完整体系。从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到微观经济学认识论,从管理学的哲学思想体系到企业决策机制,从组织方法论到流程性管理,为学员打造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形成对管理实践的研究路径。核心课程吸收国际最前沿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始终保持对管理学创新研究的敏锐度。
通修课则强调专精与实用。管理学作为社会应用性学科,在操作实务和专业技术性应用上,通修课为学员做了专业和精准的课程安排,它注重在管理实务上的教学,使得专业知识可以学以致用,并对金融、法律、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不同领域的管理实践,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员的管理实战做系统性训练。通修课还特别设置了海外学习环节,通过到国外知名商学院学习,与国际顶级公司高管交流等活动拓宽学员的国际视野。
北大光华EMBA实践课的重点是分享与互动。将EMBA学员的工作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对学员领导力的培养,强调管理知识的整合与提升。课程注重将教学的基础性内容与管理实践结合,特别安排大量的企业考察与学习,邀请优秀企业家与学员交流互动,在脑力风暴中实现思想碰撞。
四大模块课程中,北大光华EMBA的通识课程是最富特色的一个板块。它打破以往教学体系中的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格局,邀请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从学科架构、学科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解读学科奥妙,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研究心得,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在传统文化与人生境界、艺术与科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人与环境、民生与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实现学员知识体系的通达和融会。
EMBA教育的四个“I”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指出:光华EMBA课程的改革,是基于对过去十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对EMBA教育本质的回归。EMBA教育的关键不在于管理知识的简单传授,更不是把EMBA变为精英俱乐部,而是要把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民族使命感、人文精神作为EMBA教育的根本,致力于企业家人文素质地打造。光华管理学院希望通过持续地创新实践,引领中国时代的商业思想体系进步。
蔡洪滨院长进一步将光华EMBA教育的特质归纳为四个“I”,即Integrity——诚信和责任;International——商界领袖的国际化视野;Integration——整合学习,理论实践相结合;Innovation——自主创新。
蔡洪滨院长说,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发展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一样,时间很短,发展很快,处在转型阶段。想要超越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需要做独特的东西。“管理科学具有科学和艺术两种特质。科学部分是无国界的,艺术这部分则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这部分光华希望做出自己真正的特色来。光华老师所创造出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扎根于中国的,但同时又是按照国际上规范的方法去研究,所提炼出对中国发展有益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思想——这将是我们实现超越的核心力量。”
光华引领中国EMBA教育
1999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领风气之先,率先创办EMBA项目。坚持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并建立全球顶级商学院联盟,受到高层管理人士的积极响应。2002年,以北大光华EMBA项目为范例,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北京大学等32所高等院校开展EMBA学位教育。
目前,除北京外,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上海和深圳也开设了EMBA项目。上海和深圳校区与学院本部共享师资,保持三地同样的教学水准。光华管理学院EMBA学位项目拥有广泛的国内外校友网络,提供精益求精的校友服务,近四千位杰出校友活跃在海内外,通过校友分会、俱乐部、行业协会、返校学习等方式保证毕业后的持续联动,这也成为北大光华EMBA一笔宝贵的财富。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