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过剩背后的冷思考:汽车界四大过剩

2012年11月23日16:42  中国企业家网    

  过剩的车、过剩的车展、过剩的车商

  当我写下上面这个标题时,事实上我还扪心自问了一下,是否可以加上“过剩的媒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加。可谓汽车界“四大过剩”。

采用儿童车模的车展采用儿童车模的车展

  就在广州车展之前,上海一年一度的工博会上(1个工业领域的B2B展会),我采访了台达集团的创始人郑崇华先生,台达集团2011年的销售额为70亿美元,是台湾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之一。郑本人与台塑的王永庆、宏基的施振荣、鸿海的郭台铭都是台湾制造业的旗帜。

  采访当天,日本三大家电生产商索尼、松下和夏普刚刚公布了年度预亏的报告,日本电器制造业将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亏损。于是,我问郑先生,很多年前台湾制造是以模仿日本制造起家的。现在,我们的祖师爷都这个状况了,台湾制造怎么办。

  台达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不久即遭遇了石油危机。这给靠OEM起家的郑崇华当头棒喝,当时台湾企业为争夺订单拼的头破血流,很多企业就在恶性价格战中纷纷倒闭。他总结当时熬过难关的经验说,“我告诉自己,如果别人做了,我就不做,我一定要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情,否则还需要我,需要台达干什么呢?”

  做不一样的事情,多么浅显的道理。“过剩”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它的另一面就是“短缺”。但是,在时下的国内,我们似乎只看到了过剩,我们钢材过剩、PC过剩、纺织过剩、汽车过剩、高校毕业生过剩、光伏产能过剩……现在,还有一项——展会过剩。

  从今年1月份到年底,全国各地大小城市举办各种车展共计239场,平均不到1.5天就有一场。在车展遍地开花一片繁荣之下,车企利润下滑趋势又被改善了多少呢?疲于应付展会的汽车厂商,他们既不想自己缺位成为媒体的报道对象;也不想铺张,在艰难时刻寅吃卯粮。于是这200多场展会,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了鸡肋。

  那么展会为什么会大行其道呢?其中自然无法忽视汽车巨大的眼球效应;在广告市场客观的投放能力;和最终它对消费的带动作用。这种能力让媒体、策展商始终希望围绕汽车产业来做文章。

  但也不可否认,政府在展会过剩背后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完全市场化操作的展会,如果总是“鸡肋”,总不赚钱,它如何维持运营。答案只有一个——政府形象工程。汽车展日益成为各个城市的面子工程,不办一个车展。不在“汽车”这个巨大的财富效应中分一杯羹,就寂寞难耐。

  我曾经问郑先生,日本制造为什么会到这步田地,他说了两个字“过剩”。生产能力太大了,但需求几乎没有变化过。但中国人始终有一个心理,即洗牌真正来临时,出局的不是自己,可以赌一把。

  前不久,在采访菲亚特全球CEO马尔乔内时,他表示,全球每年9500万辆汽车产能,过剩2500万辆。如果不进行汽车企业整合,不“废掉”一些产能,汽车企业就永远不要想利润表现良好。

  但是在中国,这个行业似乎仍旧歌舞升平,好像每年3000万台、4000万台的日子就要到来。然而,现实很残酷。自2011年以来,国内车市就呈现增长停滞的状态,很多汽车厂商开始勒紧裤腰带生活来面对每年不到5%的增长。我们常常说汽车销量增长应是GDP增速的1.5倍,但各大车展的主角们正在被迫习惯于GDP0.5倍的增速。

  站在琶洲的广州国际展览中心,走在路边放眼望去,绝大多数的摩天楼,它们的一整面墙都为某个品牌所占据着:奥迪、大众、菲亚特。在华南暖湿的空气中,这些巨幅广告因为烟雨而模糊不清。欢送着2012年,迎接2013的时刻,如果没有清晰的卓尔不群的战略,不管是车、车展、车商还是车媒,我们的未来也会同样模糊不清。(作者赵奕,系《中国企业家》资深记者)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