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岔路口:中国EMBA遭遇成长的烦恼

2012年12月14日11:38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编者按: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0所高校开办EMBA教育。如今,站在10年岔路口上的中国中文EMBA,正在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在各家商学院[微博]正在准备EMBA项目十周年庆典的当口,爆出了长江商学院[微博][微博]EMBA学员(未经证实消息称为EDP项目学员)与地产大佬王石的恋情,加上网上疯传的“房卡事件”,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微博]在读EMBA学员公然粗口攻击女教授等一系列事件。

  因学费昂贵,参与学习的学员大多非富即贵等引发诸多关注的中文EMBA,一下子陷入了负面新闻的深渊。

  如何理性对待频频爆发的负面事件?十岁的中文EMBA,接下来会走向何处?

  张星(化名)1993年大学毕业,毕业后十年里,有七年是在创业。感觉事业遇到瓶颈的他特别希望补充些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10年生意场上的浮躁也让他开始怀念校园生活,2003年他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微博]第一届EMBA学员。

  虽然上世纪90年代末,少量国内商学院与国外院校合作的英文EMBA项目已经开展,但直到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正式批准清华[微博]、北大、人大[微博]、复旦[微博]、交大等首批30所院校开办中文EMBA项目。

  由于EMBA招生的对象需要有较长的工作年限和更高的职位要求,且不需要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标准以考生的职业成就、能力测验和面试成绩为主,因而吸引了一大批像张星一样希望掌握系统的现代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运营能力的企业家和高管回到校园。

  应运而生

  “第一届学生有2个班,招了120人。”尽管时隔10年,复旦大学[微博]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作为当年的首届EMBA项目主任,还能清楚记得当年若干个学生的名字。

  在殷志文看来,EMBA的办学资格放开,是顺应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 “应运而生”。 “过去几十年,中国民营企业自己摸索壮大,不少企业家当年也往往错过了接受高等商科教育的机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时会遇到瓶颈,需要有人分享成功经验,需要有人指引其走出困局。”

  不过当时才刚起步的中国EMBA教育也曾惹上了不少误解。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下称“交大安泰”)前三届的EMBA主任徐飞回忆,当时社会上把EMBA称作是“Expensive MBA,以及Easy MBA”,前者指的是学费昂贵,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届上海交大的EMBA学费是21.8万元(当年教育部的指导价是20万元),相比起当时MBA的3万多元学费,EMBA可谓是奢侈品;后者指的是由于EMBA是各高校自主招生,很多人担心可能会出现“放水”的状况,难以高质量持续。

  在中国正式引入EMBA教育10年后的2012年,高学费依然是EMBA的标配。内地EMBA学费最高已经突破60万元,而学费超过50万元的商学院已有5家。“教学资源的紧张、师资等成本的上涨、一线商学院的供需紧张等直接导致了中国EMBA学费,特别是一线商学院EMBA学费的上涨。”一家商学院EMBA项目负责人表示。

  尽管如此,北大、清华、中欧、复旦、交大等国内顶尖商学院的录取比例在1:3到1:8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但也有一些院校名额常年都并未招满。按照教育部的名额限定,目前中国62所有EMBA办学资格的商学院每年招生名额达到11000名。

  “EMBA历经十年,但招生质量并没有下降。”殷志文说,十年来复旦EMBA每届班级的学生的平均年龄都稳定在39~40岁,副总以上的企业决策层占到80%。虽然外界有EMBA过剩的看法,但在他看来中国EMBA市场远未饱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经济增长速度也是美国的2~3倍,但每年培养的管理人才只有美国的1/3。”

  喜忧参半

  虽然中国商学院开办EMBA的时间不长,不过在今年 FT公布的最新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的前十位,就有四个与中国有关的项目,凯洛格-香港科大EMBA项目再次名列榜首,清华-INSEAD EMBA项目名列第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项目名列第七,奥林-复旦EMBA项目名列第九。此前,这一榜单基本被美国、欧洲商学院所垄断,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也仅有少数EMBA项目名列其中。

  总结中国EMBA的十年历程,交大安泰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则认为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在EMBA发展的十年间,中国商学院在课程体系、标准配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经过不断调整而相对成熟起来。”

  比如在课程体系上,会借鉴国际优秀经验,也会根据中国的实际和现阶段的状况调整,交大安泰新近开设了一门9学时的基督教文化选修课,就是考虑到现在中国企业更加国际化,希望企业家在与国外企业交往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人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背景。

  然而十年间EMBA的发展也有令人“担忧”之处,余明阳发现,商学院之间同质化程度相当高,有的课程设置也非常类似;其次,有的商学院EMBA教学变成了简化版的MBA,就仅是将理论浅显些、案例通俗些。实际上MBA与EMBA培养的人群是不一样的,MBA培养的应该是影响力,而EMBA培养的应该是领导力。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招生人数的扩大速度要超过新生代企业家的成长速度。”一位商学院负责EMBA项目的老师告诉记者,特别是在EMBA招生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有商学院对EMBA把关不严,有的甚至某个班上30多人都是一家企业的高管,这样在课堂上很难形成有效的思维碰撞。

  此外,EMBA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乱象,一些EMBA俱乐部化,变成了富豪明星们的桑拿群、高尔夫群,一些国内商学院的招生简章上,通常都会大力宣传明星校友资源,而学员择校时为了扩大高层次人脉,看重的是学校的名气和校友圈资源。

  “EMBA的未来首先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在余明阳看来,商学院首先是一个教学机构,虽然不可避免与商业有接触,但还是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有一定的隔离,“过于商业化对商学院教育有害”,余明阳认为,这就像咖啡里面放糖,不能过度成为糖水。

  其次,虽然国内一些优秀的商学院已经有一定特色,聚焦个性化将是EMBA后十年会发生的深刻变化。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