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福建富豪如何掘到第一桶金四大原因

2013年11月30日16:09  东南快报 微博   

  福布斯榜、胡润榜、财富榜、慈善榜……近年来,财富的不断膨胀,让一贯低调的福建本土富豪,在各种知名“排行榜”上越发耀眼。

  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2013胡润百富榜》,7位福建本土富豪入围前100名。而就在一周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在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单中,我省有8家企业上榜;同时在港股内地家族企业50强中,福建晋江四大家族齐上榜。其实,上述家族只是福建本土富豪家族的冰山一角,风云闽商竞风流。

  福建本土大富豪究竟是如何掘到第一桶金的?他们的财富又是从哪些领域获取的?都说“富不过三代”,和全国的富豪圈一样,福建本土富豪圈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那么如今这些风光无限的福建本土富豪家族能走多远?

  最近,网上特别流行一句问候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虽然有点调侃戏谑的意味,不过也反映出大部分人对富豪生活的艳羡。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土豪”的小伙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和总结,给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富豪家族来一次“大起底”。

  起底 1

  喜欢“抱团”创业

  纵观福建本土富豪家族发家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第一代的富豪们几乎都有和自己的父辈或者兄弟姐妹们一起创业的“流金岁月”。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他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抱团”以及家族意识强成了福建本土富豪身上鲜明的标签。

  在研究中国民营经济的“教父级”人物胡润看来,南方人的宗族观念比北方人要浓郁一些,因此福建的这些企业,其家族企业的味道会更浓郁。

  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余明阳曾带领团队对182家中国最优秀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其中核心样本是54个,全部是中国同行业当中排在前三位的企业。他的团队在福建抽样调查了十多家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泉州地区;其中,有七个核心样本,包括恒安集团、福耀玻璃等,其掌门人也都是如今叱咤风云的福建本土富豪代表。

  余明阳总结了福建本土富豪,特别是第一代的一些显著特点,比如:第一代出身草根的比较多,创业起步相比全国都低。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福建本土富豪家族第一代的学历是全国最低的,很多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比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14岁就辍学当小贩;世纪金源的黄如论小学就辍学了;恒安集团的许连捷也是小学没毕业。

  “但是他们大都吃苦耐劳,对市场有很强的敏感性,对成功的欲望也非常强烈,而且家族凝聚力相当强。”余明阳认为,这些闽商的特质造就了他们的成功和财富的不断膨胀。

  起底 2

  二代接班潮还要等10年

  随着这些福建本土富豪家族第一代的渐渐老去,第二代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担当起家族企业中决策者的身份。不过由于受到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福建本土富豪家族的传承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平稳和理所当然。在众多对家族企业研究的专家眼中,更多的富豪家族在传承问题上,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阻力和难题,质疑之声也是不绝于耳。

  清华[微博]大学[微博]五道口金融学院家族企业课程主任高皓也曾对福建本土富豪家族企业做过调研,他坦言,福建的家族企业在培养二代方面其实还是采取比较典型的做法的,那就是第二代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回到家族企业中来,从一个基层岗位做起,或者给他一个单独的业务部门、分公司、子公司、企业的新业务等等。让第二代能够真正负责一个业务,独立做决策,面对市场的变化整合各种资源,这对第二代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快速的锻炼,即使失败也不会给企业或者家族主营业务带来致命的打击。

  比如:世茂集团的许荣茂,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已经在上市公司担任决策工作,而且是从一毕业就进入世茂集团。世纪金源的黄如论家族,其长子黄涛22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自家公司从最基层的职位做起。

  “因为第一代福建本土富豪都是白手起家的。所以他们希望孩子也经历这样的锻炼成长过程。不至于一开始就担任高层的职位,脱离实际。”高皓表示。

  当然也有的富豪家族则选择另辟蹊径,比如:父辈做原有产业,二代另起炉灶,产业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但父辈不时为儿辈提供支持。此前,许连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儿子没有接班很正常,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

  因此,在余明阳看来,从目前全国情况来看,福建本土富豪家族企业在接班的稳定性上是很好的,目前暂时没出现太大动荡。

  “不过,和浙江、广东相比,福建的家族企业起步比较晚,差不多晚了10年,而且相对集中在泉州地区。而这些创始企业家普遍年龄都在50多岁。因此,接班问题还没有提到他们的议程上。”余明阳预测,福建富豪家族企业的接班潮得再过10年。

  起底3

  比想象的有钱 爱做慈善

  闽商的特点一贯是十分低调的,不喜欢“显山露水”。因此,做了多年富豪“排队游戏”的胡润坦言,福建本土富豪的财富保有量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还有很多隐形富豪,目前知名的这些富豪家族只是“冰山一角”。

  在胡润看来,在福建富豪中,“阳光的”富豪有44位上榜,“隐藏的”富豪还有很多,预计有90位没有找到。从市场规模来看,福建的富豪应该有150位有资格上榜,1亿元人民币富豪有2400位,千万元人民币富豪有39200位。

  不过,余明阳也指出,相比其他省份的企业家,福建企业家的缺点是太务实,往往过于关注眼前利益,不太考虑企业发展的前景,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相比江苏、广东的企业,福建的企业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福建的上市公司就比江苏、浙江的要少得多,福建企业从结构性上来讲,比如:产业的选择、研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相对都比较弱,这是需要加强的。

  福建本土富豪的善举也是十分抢眼的。胡润对闽商最大的印象就是慈善,“福建本土富豪在慈善榜上的人数比较多,而且排名靠前。”

  比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基本上把企业全盘交出去,专心做慈善。“而事实上,家族慈善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皓博士表示,从家族传承的角度来说,有形的资本和财富的传承相对容易,但更难传递的是无形的资产,比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家族资本,这三大资本其实是金融资本的来源。富豪家族想不断保有财富,其实慈善在其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去家族化还是继续家族传承?

  在对福建本土富豪家族大起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富豪家族企业正在进行“去家族化”。典型代表就是新华都的陈发树,其早在1997年就对家族管理进行了“门户清理”运动,几个兄弟在家族产业里的职位只具有象征意义。而集团的战略和具体业务主要由职业经理人协助。

  那么对于这些富豪家族来说,究竟该去家族化,还是继续家族传承呢?

  从事实和主观上,很多富二代是不愿意接班的,不愿意来接家族的传统产业,而有些即使他愿意,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过程非常困难。由于大多数家族企业很难完成企业的传承,可能不得已到10年、20年之后要卖掉企业。

  高皓调研福建家族企业后发现,福建的一些家族企业已经将企业的控股股权出售给世界五百强。从家族的角度来说,是很好的,有了一大笔流动性的资产,可能有几十亿元人民币,但是对企业和产业来讲,可能是民族品牌的损失。

  胡润表示,职业经理人需要激励需要看到回报,而家族管理可能看的是十年二十年的发展。

  余明阳认为,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准、服务体系等,这些东西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究竟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而不是富二代接班,或者是去家族化就能够决定的,关键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本报记者 林启星 黄怡 陈蓝燕 见习记者 林娟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