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大EMBA邀魏加宁谈三中全会后改革新形势
4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微博]EMBA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巡视员魏加宁教授,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看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题发表了演讲。魏加宁教授的讲座从世界经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三个经济周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几大亮点及两个相关专题展开,与学员分享了自己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EMBA资深授课教师于研教授担纲学术主持。40余名上海财大EMBA同学聆听了该讲座。
“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和改革竞争局面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希望所在”
讲座伊始,魏加宁教授即从世界经济走势的展望中引出加快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魏教授指出,当前欧债危机未了,美债风波又起,日本债务沉重,在此形势之下,应当汲取了两次大危机的历史教训,防止重蹈大萧条至二战的覆辙,防止重走冷战到滞涨的老路。魏教授表示,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和改革竞争局面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希望所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在同一时间,邓小平、戈尔巴乔夫、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领导了各自国内的改革,世界主要经济体达成改革共识、开展改革竞争,而中国则成为这一轮改革中的最大受益者,不仅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还实现了20世纪初叶“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关于这一点,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前身)老院长孙冶方教授在著名的《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一文中,即做出了旗帜鲜明的预言。
就当前中国经济而言,魏加宁教授认为,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是未来经济增长空间所在,而民间消费、民间投资走势如何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改革的预期。据魏教授分析,如果改革步履维艰,将有可能出现“中国式滞涨”;如果改革预期彻底崩溃,将导致严重后果,即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而如果改革能够快速推进,中国经济将再次迎来高涨局面。
改革开放35年来,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均是严峻形势推动了改革开放的高涨,而改革开放的高涨又带动了经济增长的高涨。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陷入“滞涨”泥潭不能自拔,国内四人帮粉碎时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此背景下,我国围绕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展开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直接促成了改革开放的第一轮高潮,联产承包,经济特区,吸引外资等等,带动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陷入低谷,企业间三角债盘根错节,在此背景下,中国围绕着“姓资姓社”的问题展开了第二次思想解放,从而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改革开放释放出来了能量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再次升温,甚至出现经济过热。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愈来愈烈,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在此背景下,围绕着“加入WTO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展开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进而通过加入WTO、国企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带动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
“未来十年,很可能是在中国挣大钱的最后机会”
“未来十年,很可能是在中国挣大钱的最后机会”,魏教授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危机中加快改革,依靠改革,才能够抓住危机,才能够更上层楼。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思想解放。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果中国能够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中真正实现三个解放,实现全面的“对内开放”,中国经济就一定会出现新的高涨局面,中国经济也将会迈上“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污染更少、(收入)差距更小”的新台阶。魏教授表示,投资者应关注供求紧张的短缺部门和领域,未来新一轮的放开市场准入或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要加快改革,源于两大原因,一个是十八大以前的五年,我们坐失了改革良机,另一个是未来十年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不改革’。”魏加宁教授表示,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我们可以从清政府倒台、前苏联解体以及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汲取历史教训。而当前的国内外因素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更使得中国的改革刻不容缓。
“央行和统计部门一定要保持独立性”
魏加宁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之所以振奋人心,一方面是现有的一些提法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硬件”方面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软件”方面,比如在国家治理等方面,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此,魏教授推荐同学们阅读一下《我的父亲邓小平》和《民主的细节》两本书。
围绕“风险”这一主题,魏加宁教授提出要区分三类不同的风险。第一类是不改革的风险,不改革中国就有可能会面临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第二类是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冒的风险,比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允许地方政府公开自主发债。第三类是改革方法不当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比如部门利益导向可能使改革误入歧途;又比如,中央政府放权,而地方政府截留;再比如改革全面出击,抓不到重点,再有,没有处理好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与实现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的关系,导致决策者风险过度集中等。
随后,魏加宁教授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宏观体制怎么改”两个课题进行了阐述。魏教授强调了中央银行和统计部门的独立性,并援引孙冶方教授的观点“希望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只有独立才可靠!” 魏教授表示,我们现在的改革也应该先改统计部门,以避免“数字为观点服务”的现象发生。
在金融改革方面,魏加宁教授就三个要点进行了阐述。首先是金融服务下沉的紧迫性,即利率市场化,这是化解民间融资风险、推进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其次是应当着力推进商业银行民营化,将政府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政策性银行建设。第三是金融安全网建设,尤其是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魏教授指出,存款保险的理念最早出现于中国清朝的“五户联保制度”,如今全球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因此,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必须尽快出台。只有把金融安全网建立起来,才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一轮改革高潮”
讲座的最后,魏加宁教授强调了技术创新对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魏教授表示,当前的技术创新对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后,魏教授以其刊发于2012年6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上的文章标题作为结尾,表达了其对改革的信心:“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一轮改革高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