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EMBA教育时代 正在来临深度创新改革

中国式的EMBA教育时代 正在来临深度创新改革
2018年11月16日 09:56 新浪教育综合

  “统考制”执行近2年以来,生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批具有考试能力的学员偏年轻化,而且来自新兴产业的学员占比呈上升趋势,这就倒逼了EMBA项目必须改革原有的课程架构。从教育本质上说,EMBA教育教学必须为学员的诉求而服务。

  历时13年,《经理人》就“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进行第7次隆重发布。

  过去的2年,中国EMBA经历了有史以来的一次“猛烈”调整周期,这轮周期中,有的EMBA项目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有的则走向低迷,还有的甚至陷入停止招生和被监管处罚的困境。今年,《经理人》对中国EMBA市场进行了深度调研、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EMBA教育正在进行一场深度调整,包括双证制度的确立、生源结构的重大改变、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对师资力量的建设等等,通过这一榜单,也将看到中国EMBA行业的起伏和变迁。

  今年6月开始,《经理人》按照国际惯例,对国内EMBA项目展开调研,并同步对EMBA学员及其所在的企业进行访谈,前后历时3个月,根据各指标打分,最终排出了今年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TOP20。基于“统考制①”的考验、市场检验之后,和以往相比,今年的榜单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

  清华、北大EMBA继续占据冠亚

  清华EMBA、北大EMBA继续位列今年榜单第一、二名。

  清华EMBA更是第7次蝉联榜首。对EMBA教育教学,清华EMBA一直实践和反思“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三个基本的教育问题。

  近年来,在EMBA项目上,清华EMBA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创新路径。一是EMBA课程体系适应新常态,涵盖“天”、“地”、“人”、“通”四大模块,让学员们达到知晓“天时”有高度,把握“地利”有深度,创造“人和”有温度,“会通”八方有广度的新境界;二是为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三是扩大海外学习机会,为企业走出去,为资产的全球配置搭建桥梁;四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手段。

  清华EMBA的这些改革的目的是,继续保持在基础知识和技能“均值”高的优势,同时扭转能力“方差”小的劣势,把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即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

  师资方面,清华EMBA云集众多国内顶尖的管理与经济学家,如钱颖一、李稻葵、陈明哲、吴建民、宁向东等著名教授。这对报读清华EMBA的学员而言,可以因此获得更高的视野和知识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课堂”课程中,和大多数国内EMBA项目中的海外游学相比,清华EMBA较注重对国内企业的考察与调研。比如在“走入青岛企业篇”中,通过对青岛一些企业参访和案例调研,增强学员对中国企业生存现状与管理挑战的切实感受,并结合针对实际企业的互动交流增强以及即时的案例研讨分析,使得学员对理论和实践产生更清晰的融合思路。

  《经理人》认为,过往的中国的EMBA教育教学不缺西方管理知识和案例,但是中国经济、产业的问题,只能依靠实践去发现问题和总结成败经验,因此清华EMBA注重让学员对中国企业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他们在实效中寻找现实答案。

  而北大EMBA以相近的排名,一直占据在中国EMBA榜单中的次席。北大EMBA教育教学理念有两大关键。第一,成为企业家的精神家园;第二,成为企业家的思想平台。因此,注重思想开放、思想碰撞、思想力量,是北大EMBA的鲜明特点。

  在中文类EMBA班级模式上,北大EMBA主要以综合班、金融班呈现。其中,综合EMBA项目力求为学员打造全面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深入浅出地带领学员从多个视角解读现行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并对该领域的前哨思想做以分析,为不同行业背景学员构建管理学知识体系,形成管理实践的认识视角。金融EMBA项目引导期望了解金融领域的实业家培养金融思维,探求金融本质,熟悉金融环境,从而加强金融与实业的交融。助力传统金融管理者在金融转型时期从容应对利润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挑战。指导金融创新的开拓者把控风险,把握市场开放、金融改革深化、金融国际化等发展机遇,开启新的金融时代。

  综合而言,无论是师资、品牌影响力、知识资本、综合效用等指标维度上,清华EMBA、北大EMBA均呈现较高的水平。

  2018-10-23_103045

  3〜7名,现较大名次变动幅度

  将今年榜单对比2017年3〜7的名次来看,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浙大EMBA由去年的第6名升至今年的第3名,另外,厦大EMBA和复旦EMBA继续保持第5、第7位,而交大EMBA(以下均指“上海交大EMBA”)和人大EMBA出现了略降,分别为第4位、第6位。

  第3〜7名中出现较大名次变动幅度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在“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评选中,对于“课程项目”指标的权重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占比,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前45%调整为50%。该指标下辖的“课程创新”为所有指标中的最高权重,达20%,而“多科融合”和“学科前瞻”均为15%权重。

  之所以将“课程项目”调至最高权重,主要原因是“统考制”及目前的经济与产业形势催逼了EMBA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EMBA的教育教学的整个环节在于三个:什么样的学员有资格入学、EMBA课程与管理提供什么样的教学、学员如何才能毕业。

  “统考制”执行近2年以来,学员来源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批具有考试能力的学员偏年轻化,而且来自新兴产业的学员占比呈上升趋势,这就倒逼了EMBA项目必须改革原有的课程架构。从教育本质上说,EMBA教育教学必须为学员的诉求而服务。

  实际上,就“课程项目”的创新和改革而言,浙大EMBA在“统考制”出台之前就是一直在不断尝试,及至“统考制”执行之后,其课程创新和改革更是显现其效果。

  浙大EMBA提出的理念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卓越企业家、创新型创业者和高级管理人才,并构筑以浙商为内核、辐射全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此前,浙大EMBA以“双创+X新”为架构,设有创新创业综合班、新金融班、新生代班和新阶层班,现在更是提出了“商学+”概念,以求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如商学+哲学、商学+人文、商学+金融、商学+工程技术等实现学科交叉的培养体系,构建起以中国现实为导向,以工程科学、实验科学、数据科学、人文科学等为基础,以商学智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际上,“商学+”是一种迎合经济和产业发展动态、趋势下,融合多学科的商学教育教学模式。由于过去以管理学为核心的EMBA教育教学,大多以西方管理学知识为核心,尽管向学员提供了知识、工具、案例,但现实的实务性不强,尤其是很多学员毕业后,除了管理能力增强之外,对于新兴产业的认识、创新思维、新技术了解等方面,缺乏知识准备。因此,融合多学科的商学教育教学模式,成为目前EMBA创新改革的风向标。

  在本次榜单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除浙大EMBA以外,其他的EMBA项目也先后引入过一些非管理专业学科,包括交大EMBA、厦大EMBA、人大EMBA、复旦EMBA等。

  比如,交大EMBA,其早在2014年就启用了一套全新EMBA课程体系,设立了“创新+、金融+、互联网+”以及“交大探究”模块,提升“赢利模式、绩效提升、领导力反思”三大整合项目内涵,实现商工结合和产业对接。

  而厦大EMBA,近年来,更是利用其大学背景为资源,引入了大量非商学的科目,如生物医疗、新能源、化工化学、海洋学科等。其中授课的还是在该校的院士。

  而人大EMBA、复旦EMBA除了既定课程之外,通过举办各类讲座、论坛形式,让学生认知、学习、洞察各类前瞻产业的发展和趋势。

  综合而言,基于今年榜单视角重度向EMBA项目的课程创新方面倾斜,使得今年的榜单打破了“常态”。对于一些在课程创新方面具有较大格局的变化,且具有持续推进力度的EMBA项目来说,在合计有50%的高权重中,所获分值就会相应增大。

  根据综合榜单分析,在“课程项目”中获得前六位的分别是浙大EMBA、清华EMBA、北大EMBA、交大EMBA、厦大EMBA、人大EMBA。

  在观察“课程项目”的三个子项,在“课程创新”指标中,浙大EMBA表现出色,获得第一,其次的清华EMBA、北大EMBA、厦大EMBA分值相当;在“多科融合”中,浙大EMBA继续获得第一,其次是清华EMBA、厦大EMBA、人大EMBA平分秋色;在“学科前瞻”中,清华EMBA、北大EMB分别第一、第二,而浙大EMBA和交大EMBA分值相当。

  得益于在“课程创新”、“多科融合”这两个子项指标上所获得的高分值,浙大EMBA在今年综合分值上获得较大提升,也助推其进入了今年榜单三甲。

  另外,在今年榜单中,还有一项和“师资”指标一起,仅次于“课程项目”的15%权重指标—“学员评价”。《经理人》认为,除了“课程项目”之外,和“师资”一样,“学员评价”是衡量一个EMBA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今年榜单的权重中,提升了“学员评价”的权重占比,将其和“师资”同等。而在“学员评价”中,又分列出“知识资本、综合效用、校友资源”等三个子指标。

  根据综合榜单分析,在“学员评价”中获前六位的分别是厦大EMBA、清华EMBA、北大EMBA、浙大EMBA、交大EMBA、人大EMBA。

  按照“学员评价”的三个子项,在“知识资本”中,居前两位的为清华EMBA、北大EMBA,其次为交大EMBA和浙大EMBA(并列)、厦大EMBA,以及人大EMBA和复旦EMBA(并列);在“综合效用”中,浙大EMBA居第一,其次为厦大EMBA、清华EMBA和交大EMBA(并列)、北大EMBA;在“校友资源”中,厦大EMBA居第一,其次为北大EMBA、清华EMBA、浙大EMBA、人大EMBA。

  得益于“学员评价”综合分值,厦大EMBA获得了“学员评价”总分第一。根据分析,厦大EMBA有着7000多名校友,这一人群分布在其全国及海外,由于厦大本身的开放性,使得这些校友自发组织或者参加厦大EMBA官方的活动表现极为活跃,因此他们对厦大EMBA有着极大的粘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课程项目”及“学员评价”的子项中,部分EMBA项目所获得的分值,出现了多处“相当”。主要原因是,国内各优质EMBA项目存在着激烈竞争,除了争夺生源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优质的教育教学提升自己的价值,除了课程项目中的创新改革之外,也注重于校友网络建设和“终身学习”的后EMBA再学习,因此,部分优质的EMBA项目在“课程项目”及“学员评价”的子项指标中,出现了局部“分值”相当。

  综合而言,作为“课程项目”及“学员评价”两大重要指标,对于EMBA项目综合能力具有很强的衡量作用。一些未能入选或者已经停止招生的EMBA项目,实际上用这两个维度去看,都呈现严重问题。当然,能够在这两个核心指标上做出优秀表现的EMBA项目,其在教育教学上的研究、努力上一定在背后有着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巨大的管理付出。

  2018-10-23_103120

  理工类EMBA继续发展

  去年的榜单中,出现了一波由财经、理工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发展的新势力,今年这波势力的情况如何呢?

  在今年榜单位列第8〜20名中,除了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EMBA、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EMBA、四川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EMBA等三所综合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之外,上榜的以财贸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为2家,以理工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为8家。这意味着,相比去年以理工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占整体榜单的28%,今年则再次提升至40%。那么,理工背景的EMBA项目呈现什么样的发展状态?

  以今年排名第9位的同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EMBA、第11位的华东理工EMBA、第16位的北京邮电EMBA为例:

  在同济大学EMBA项目中,33%的学员来自房产建筑,32%的学员来自IT、通信、咨询、交通物流行业,15%来自制造业,其余的来自其它行业;学员的企业类型方面,33%来自民营企业,30%来自国有企业,27%的学员来自外资企业;学员在区域分布方面,49%来自上海,20%来自江浙,2%的学员来自西部,6%来自山东,4%的学员来自境外。可见,同济大学EMBA项目依托以建筑专业为核心的大学资源,吸收了大量来自地产领域的学员,这是同济大学EMBA项目有关学员的一大特色。

  除了规定的EMBA课程之外,同济大学EMBA项目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还开设了房地产开发与项目管理、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创业设计与创新管理等三个特色课程模块。其中,在房地产开发与项目管理课程中,涉及了有关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的讲学,以及3D打印技术在建造上的应用等前瞻知识。由此在商学与建筑学结合上,同济大学EMBA项目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华东理工EMBA在其“学院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自成立起就树立了以学员为中心,帮助学员和学员所在企业成长的办学目标。项目致力于打造三大交流平台,分别是学习与知识传授平台、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社会网络关系构建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华东理工EMBA背后的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研究资源的大学背景,华东理工EMBA通过拥有的专家级教授以及行业导师资源,不仅对学员授课,还为学员企业的成长带来专业辅导。

  随着互联网下沉的速度加快,不少传统行业感受到了被跨界和被颠覆的巨大压力,很多企业甚至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北京邮电EMBA在师资力量储备,学科建设,科研等方面有雄厚的基础,其定位于培养信息互联网行业精英,由此也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电信化EMBA教育的黄埔军校”的美誉。

  北京邮电EMBA的学员主要来自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移动互联网,传统大型企业,新型互联网金融,信息产业,通信企业等领域的高层管理人员。

  北京邮电EMBA有专门的课程针对通信运营商的集团和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增强对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学员加强创新意识,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和领导才能。

  在通行的EMBA课程之外,北京邮电EMBA还整合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等行业权威人士联合打造“学术饕餮盛宴”的学术与应用的系列讲坛。讲坛以“前瞻、引领和创新”为主旋律,旨在前瞻的行业发展趋势,引领学员的创新性思维,培养通信行业的高端管理人才

  从同济大学EMBA、华东理工EMBA、北京邮电EMBA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国的理工类EMBA实际上在发展、推动“商学+专业学科”方向上,拥有更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商学+”的某些专业极强的细分领域中,容易成为类似我们管理学中的所谓“隐形冠军”—比如要学习房地产领域的管理知识,同济大学EMBA就是一个最佳选择;比如要学习化工与新材料领域的管理知识,华东理工EMBA就是一个最佳选择;比如要学习通信领域的管理知识,北京邮电EMBA就是一个最佳选择。

  理工类EMBA现象,是中国EMBA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而且大部分综合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目前也正在加大理工类专业的课程授课力度。如何将理工专业和商学做结合,建议综合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可以向理工类EMBA汲取经验,毕竟一些理工类EMBA从一开始办学,基于无法和综合类大学为背景的EMBA项目的优势竞争,大多采取了结合自己的专业学术特长,走上了“商业+理工”的道路。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而且可能影响所有的中国EMBA课程改革。

  ①2016年4月6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指出规定,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考生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由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经理人,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粉霞 实习生:李一帆

国际学校家长圈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