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英语四级作文的新动向与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9日 17:37   新浪教育微博

  2011年12月份举行的CET-4英语考试,与2011年6月份所实施的同一考试,在英语作文这一部分,已经“与时俱进”地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某些全新的动向,向考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拟对这些变化浅作剖析,以期对考生在以后备考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事项,予以提示。

  时 间:

  没有变化。在12月份的考试中,以及以往举行的考试中,时间均为30分钟。

  字 数:

  以往考试中, CET-4的作文,限定在120字至150字之间,而现在(以及在可预计的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字数的规定是“不得少于120字,不得多于180字”。显然,有更强写作能力的学生,如果能够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180字的作文来,要比只能写出120字的学生,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肯定会因为多写的这60个字,而更易获得高分。这多写出来的60字,无疑会很有份量,因为它是一篇120字作文的整整1/2的篇幅。换言之,纯粹从字数上看,在相同时间限度内,写180字的学生,比只写120字的学生,写作能力超过三分之一。此次考试,从以前的120-150字数要求,变成120-180字,目的就是要在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之间,拉开差离。

  读 题 :

  在以前的考试中,基本上不存在读不懂题目的问题,因为你所需阅读的题目,一方面极短,另一方面,用词极简单。否则,如果难的令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不懂,学生可能就要造反了。因此,像2011年6月的考题,“Online Shopping”,你是不可能读不懂的。

  其次,以前的文章的结构,出题者在出题的当时,就已经代替你进行了谋篇布局,因为试卷上有中文提纲,列出了一下几点:

  l 很多人开始在网上购买商品(写作者只需陈述网购现象,作出事实性的描述,或提供背景,再以举例来说明即可)。

  l 网上购物可能存在的问题(写作者只需先以一个主题句,陈述网上购物存在问题这一事实,随即列举或描述若干具体的问题,略提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最后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归纳)。

  l 我的看法(写作者只需明确表明何种程度上支持网上购物,何种程度上反对网上购物,并针对网上购物的弊端提出改进建议,使网上购物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并对网上购物的前景作出乐观的展望。)

  以前的考试中,强制性成分比较突出,各个模块已经给考生规划完毕。考生只需往每个模块里填充内容即可,写作完全可以按照模板化的方式来操作。并且,所提供的中文提纲,学生也是毫无读不懂中文outline 之虞的。

  但是,现在的考试则不然,为文章确定一个outline或structure的任务,已由出题者转嫁至参试者。Outline既然已经消失,也即意味着模板已被抽掉,考生必须学会自己来组织文章的结构。因此,从此以后的考试中,考生必须在30分钟内,首先耗用三至五分钟,来给自己打个腹稿,确定全文的结构或outline。

  其次,也是从今往后的考试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在写作要求(instruction)里, 首先会给你设定好一个情景(situation)或语境(context)。这就给考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果12月份的这次考试,只有题目本身—”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 即使没有outline,考生自己通过平时必要的训练,还是有能力较快地形成一个较合理的结构。接下来,可以天马行空,尽情发挥,只要所写的内容与文章的题目或多或少相关,随便写什么方面的题材,均无大碍。

  但现在,情景或语境的设定(12月份的这次考试中,是一个humorous saying),逼迫学生必须围绕着所给定的这一情景或语境来展开写作。写作要求中规定,你就“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这一题目进行阐述时,你必须要在文章中,对所给定的情景或语境进行commenting, 亦即进行“评述”。这也就是说,你必须用三言两语对所给出的情景或语境作出一番解释(interpret), 说明你对它的理解,引申出它的内涵以及与作文题目之间的某些关系,以这个情景或语境为出发点,来展开对“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命题的探讨。考生决不能脱离这个所给定的情景或语境,随心所欲地大发议论。

  再次,虽然读题时所有考生对“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几乎不会有读不懂的疑虑,但在所要comment 的对象中,即这次的humorous saying中,则有可能存在不认识的单词。词汇量小一点的学生,对“quitting”一词就有可能不认识。若果真如此,就会对接下来的写作过程造成极大的困扰。因此,考生平时应该重视词汇的积累,熟记考试大纲中的单词,因为只要充分读懂了Instruction中的全部内容,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写出好文章来。

  审 题:

  在审题这一环节,本次考试及以后的考试中,难度也明显开始增加。在审题环节中,学生应该有更高的判断力(judgment),揣摩出出题者的意图,尽量不要在动笔写作时,犯下写作中的最大忌——跑题。

  首先,在本次考试中,写作要求中设定的情景或语境是一个humorous saying,即一个幽默的段子。既然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这就需要考生们对”Quitting smoking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ve done it for hundreds of times。”不能作字面上的、表层上的、浅显的解读,好像“quitting smoking”真的是世界上最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样,丝毫不费吹灰之力。如果你不能解读出这个幽默段子里的反讽意味(ironic effect),你真的就事论事地论述“quitting smoking”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那么,你就跑题了!你所写的内容,即使文字再优美,也会与文章的题目本身南辕北撤,相去十万八千里!众所周知,写作中没有什么比跑题来得更让人崩溃的了。

  因此,本次考试中这个humorous saying的设置,应该给今后的考生带来一个警讯。也就是说,今后的四级作文考试中,将会继续出现这样那样略带“脑子急转弯”色彩的情景或语境,需要考生能识别出这一情景或语境使用了语言上的何种修辞手段(rhetorical device),从而精准地解读出该情景或语境所包含的内涵。正如上面所指出的那样,本次考试中所使用的是语言修辞上的反讽(irony)手法,这一手法使该humorous saying传递出这样一个道理,即哪怕是最视若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strong will),也会以失败而告终,一事无成。这样的理解或解读,就与文章的题目完美挂钩了。恭喜你,you are on the right track了!

  其次,在审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完成一个“commenting”的步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精确理解写作要求中的这个”commenting”的指令呢?依我的理解,这个指令应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在文章的正文中,你必须要提及这个幽默的段子,绝不能置之不顾或超越它。其次,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所谓的commenting,是需要考生从所给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引申出自己对它的理解,抽象出某些(最好是两个)深层次的内涵,将其与文章题目紧密地挂起钩来,然后展开自己的论述。最后,还需注意的是,在进行commenting的时候,抓住一、两个要点,三言两语概述一下即可,要用2/3甚至3/4的篇幅,来围绕着文章的题目本身,来展开论述。千万不要本末倒置,用2/3甚至3/4的篇幅来讨论这个humorous saying本身,而对题目本身则无话可说。说白了,这个humorous saying本身,只是一个引子,只是一个出发点,引发学生推而广之地就文章的题目,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

  小结:

  总之,在从今往后的四级作文考试中,随着考试形式的变化以及考试难度的增加,考生必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要读懂所需comment的对象,正确解读它的内涵或言下之意。其次,在写文章进行论述时,必须要有机地将所设置的情景或语境,与文章的题目结合起来,绝不能偏废所给出的情景或语境。最后,考生必须依照自己从所给出的情景或语境中引申获得的理解,来灵活地为自己的文章构筑一个可行的结构(a viable structure)。以前考试中,模板化的操作手法已经不再适用。此次作文考试中的变化,很有可能就是考试命题者认识到了以往四级考试中,考生们令人震惊的模板化、投机取巧式的写作手法根本无法提高考生实际写作能力这一严重后果,因而作出了某些重大的调整与改变。这些变化无疑给广大考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考生们也相应作出改变,减少模板依赖症,在平时更加积极主动地注重英语写作的锻炼,提高实际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四级考试的真正宗旨。

  (作者:大家学习网英语学术总监 钱坤强教授)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四六级频道 四六级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