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世界》借奥运推动汉语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12:15   中国青年报

  近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文联等12家部委及相关机构联合主办,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中国青年报承办的“寻找美丽的中华·读书活动”隆重启动。《阅读周刊》从即日起开设“寻找美丽的中华·阅读沙龙”专栏及举办相关活动,以推介展现千年美丽中华神韵的文化、历史、社科、经济、军事、旅游、励志等各类书籍,以对作者、编者以及相关专家访谈的形式,深度解读、全面呈现书中经典内容和精彩观点,敬请读者关注。

  本期推出的“《汉语世界》借奥运推动汉语潮”作为这一专栏的开篇,实际上探讨的是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大话题。

  ——编者

  访谈嘉宾:

  周洪波:《汉语世界》杂志社社长

  李宇明: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有110年出版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出版汉语教学方面的教材和相关出版物。2005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重点出版外国人学汉语的期刊、工具书、学术著作、教材等。2006年11月,《汉语世界》杂志社的牌子正式挂在了商务印书馆的门前。2007年8月底,在中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了对外发刊仪式。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本专为汉语国际推广而出版的汉语文化期刊,这本杂志可以说是商务印书馆积极适应新形势、推动汉语发展所进行的最新努力的体现。

  推广汉语教学是一种文化使命

  记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据我所知,商务印书馆一直致力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出版了很多书籍,包括很有影响的《商务馆学汉语辞典》以及正在编辑过程中的《全球华语辞典》。2005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这个中心为《汉语世界》刊物的出版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背景。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很有文化担当的作为。

  周洪波:出版《汉语世界》实际上是对商务印书馆传统的一个回归。很多人都了解,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很多华文教科书。后来的《实用汉语课本》在海外有好几个语种的教材,且一直畅销不衰。这个版本的德语版一直到现在还在出版发行。可以说,商务印书馆在关注传统语言学的同时,一直把出版对外汉语教材并推动汉语教学当成自己的一种文化使命。

  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也是大势所趋。很多汉语教学界的资深专家提出,世界汉语教学已经到了可以形成气候的阶段了。商务印书馆成立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是要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宗旨推出去。通过这个中心,把这个领域的专家都联系起来,发挥集体效益。有了对外汉语教育基地,有了这样一批专家之后,我们就可以推出一批成果,有集思广益的教材,也有专门的研究书籍,有些成果现在看是比较超前的,但将来对外汉语推广到一定层次后,就会显示出这些书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的《汉语世界》杂志经过了2005年到2006年一年的试刊,然后才正式推出的。我们做这本刊物从本意上讲并不是为了刻意的迎合北京奥运会的契机,但奥运会确实是促使我们下定决心创办这本刊物的重要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因素。商务印书馆早在1981年就创办了一个刊物《英语世界》,这本刊物主要是给国人学英语用的,在“英语热”的大潮中独树一帜,培养了很多人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成长。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就想对应《英语世界》的定位,筹划出版《汉语世界》这样的汉语学习刊物。只不过当时的时机还不成熟,学汉语没有像现在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规模和热潮。

  语言其实是很“势利”的

  记者:有人说,爱因斯坦如果不是用母语——德语来思考,是达不到他思维的高度的。近年来,虽然国人考托福学外语的热情不减,但是汉语热的升温的确让我们对于自己母语有了重新的审视,您对汉语热重新升温怎么看?

  李宇明:汉语热的确在升温,但是比起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来看,还有很大距离。我们不要把母语和外语对立起来,语言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中国人不仅要学自己的母语,而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外语进行学习。外语是中国一个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不能仅仅把外语看作外国人的,它也是中国人必须有的文化素养。在西方,很多时候他们把学习母语、学习外语都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素质要求,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掌握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还应该看到,上帝也不会永远把向外传播的机会留给汉语,当前这一阶段,实际上是汉语对外传播的最好时机。2008年奥运会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机会,这是汉语传播的好机遇。此外,目前中国是世界制造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大量的商机在中国,这也为汉语推广创造了条件。还有就是中国目前在国际关系中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这些都是汉语推广不该错过的机遇,政府也应该在这个时期深谋远虑,进行宏观规划。

  周洪波:语言其实是很“势利”的。为何要这样说呢?所谓“势利”因为语言是有流动的,它总是会从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向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地区流动,这个规律使得全球在语言学习上会形成一种规律,全球英语热和欧美国家强势的经济地位密不可分。

  当下的汉语热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中国当前正在高速发展阶段,机会遍地,人家学汉语也正是看上了我们潜在的发展势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掀起汉语热的同时,我们自身的汉语水平却在滑坡,这个现象和母语教学体制,以及多年来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

  汉语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国情的通道

  记者:据了解,《汉语世界》杂志和那些纯粹教语言的书刊不一样,品质比较高。我注意到,《汉语世界》杂志推出很多内容如“年画”、“皇城相府”、“书的故事”、“长城”等,都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周洪波:好多人学习汉语,其实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国情感兴趣,在这样一种实际状况下,我们希望通过汉语通道让外国人在这里不但可以学到实用的汉语,也可以感受到一种古老而年轻语言的美妙,欣赏到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体验到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多彩的生活,发现和聚焦中国人正在变化的生机无限的生活图景。

  因此,我们想把《汉语世界》办成一本体现中国文化的综合性普及性的刊物,其中的一些板块如“镜像中国”、“流行词语的解读”和“文化档案”等栏目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如果你仔细浏览就会注意到,在《汉语世界》中,占刊物三分之一容量的主稿“文化档案”所用的介绍文字不是用中英文对照方式,而是全部使用英文,只有个别的关键词用汉语注解。不刻意用汉语表达是我们的一个大胆创新,因为在我看来,不管白猫黑猫,只要你了解了中国文化就行。这个板块我考虑得最多的是尽量让外国人看懂并且有解渴和过瘾的感觉,这就需要在篇幅上有保证,向他传递足够的文化信息和内涵。因此,我们的刊物不对读者的汉语水平划线,英语水平好的人读这些特稿会更有感触,而刊物中的“趣味汉语”、“魅力汉字”、“跟我学汉语”这些板块是为那些初学者准备的。(本报记者 桂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