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容纳分析引导规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 17:53   商务印书馆

  《文汇报》由一篇报道引发的关于“语言应当如何发展”的讨论,我都看了。现在又在北京组织了这次讨论,我的理解是希望讨论更深入些。借这个机会,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近十几、二十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和新说法,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现象。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反映,是人们的生活内容多样化的表现,是生活节奏加快、思想活跃的结果。从积极的方面看,这是个好现象。同时,作为语言学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语言,搜集材料,研究规律。这绝对是研究语言发展规律的恰当时机。因为任何事物只有在它活动的时候,它的特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在这方面是极明显的。例如原子、电子,一直到中子、质子,在静态下是无法观察到的,更不能了解它的运动规律,必须使之高速冲撞才行。又例如对生物细胞,固然可以作静态观察,但是有时候还必须观察分析活的细胞。语言也是如此,语文的发展是缓慢的,而研究者的生命相对于语言而言是很短暂的。学者研究语言的历史和发展演变规律,一要靠文献,而文献并不能完全反映语言的实际面貌,二要进行推测。为什么在语言研究史上有许多结论被后人推翻?原因之一就是研究者只站在语言演变道路上的一个站点,难以捕捉、观察到语言现象的前前后后。近十几、二十年汉语的变化抵得上平时上百年,因而学者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观察到很多活泼的现象。

  但是,我们也不能只站在语言学的角度一味地为语言的剧烈变化叫好。事先,谁也不能为语言设计好它应该怎样变,或者完全预测到它将要怎样变。换言之,语言的发展变化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个性。这样虽然它离不开语言发展的总规律,但是在一些细部可能一时出现无序的现象。语言是全民的工具。无序的部分不管多少,都会给社会交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文汇报》所报道的那位老校对所遇到的问题,就是这种负面影响的例子。对这种情况怎么看呢?我赞同有些文章所说的,容纳、分析、引导、规范。所谓容纳,即不必大惊小怪,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有人愿意说这个,有人愿意说那个,不必横加指责。所有的新词新语新说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不外乎保留下来一些符合语文规律和民族习惯的部分,淘汰掉与此情形相反的部分,还有一部分只停留在特定的人群里变成社区语言的组成部分。所谓分析,就是社会对此不能漠然待之,特别是语言学家,应该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客观的冷静的分析研究。这种研究并不只是为语言学而进行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的规范而研究。所谓引导,就是对使用语言中的不正常心理(也就是违背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的心理)加以疏导。这是基础教育领域应该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看到那种盲目仿效港台语,或者为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的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是不对的。这除了事关语言的纯净之外,还因为语言及其应用与人的思想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使从为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出发,也必须加以引导。所谓规范的含义,我想不用多说了。规范总是滞后的,是相对的,所规范的范围是社会运用语言的主流部分,因而也是局部的。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要言之,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当然,符合规范的发展才是健康的。规范是为了发展,为了语言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涉及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其实也就是语言理论和语言观的通俗体现。我想强调,在这个问题上潜在着思想方法、认识方法问题,有着哲学的道理;我希望借着这次讨论,把问题想得更深些,这对语言学研究也是有好处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