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语汇的登堂入室
http://edu.sina.com.cn 2000/04/08 中华读书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语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着,民间语汇更是不断积淀、延续和丰富,形成百川归海之势,蔚为壮
观。大量民间语汇的出现,可以直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先秦的典籍,对当时民间所传固定口语多有记录,从中可以想见它们
广为流传的情况。《左传-隐公十一年》:“周谚有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荀子-大略》:“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韩非子-内储说上》:“鄙谚
曰:莫众而迷。”、“谚”、“野语”、“民语”、“鄙谚”等指的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民间语汇中的谚语。同样能够说明民
间语汇源远流长的是,今天有些谚语,可以在几千年前的典籍中找到记录。例如,与人们经常说的“二人同心,黄土变金”相
类似的谚语,至少在周代就已出现。《易经-系辞上》:“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说法,但其中所包含的喻义,和“二人同心,黄土变金”是基本一致的。
历代文人的记录和探究,对民间语汇的滋生积淀、传播和规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今天考察古代的民间语汇
,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材料。
历史总是不断发展的。当代对于民间语汇的搜集、辑录和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热潮,出版了大批民间
语汇方面的资料、工具书和研究专著,在民间语汇的研究整理和规范使用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上海文艺出版社从80年代初推出《歇后语四千条》《谚语二千条》《形容语一千条》《俗语二千条》《惯用语一千
条》等书后,到80年代后期,又推出《中国歇后语》《中国俗语》《中国谚语》《中国惯用语》《中国俗成语》等,一方面
大量扩充了收条的数量,另一方面对条目加以解释,引人例证,在编排上也更注重实用。这些书面世以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到
了9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又有针对性地推出《谚语小辞典》《歇后语小辞典》《俗语小辞典》《形容语小辞典》《惯用语
小辞典》等,这再次为组织策划编纂更大规模的民间语汇工具书增添了信心。《语海》得以编纂的条件,是中国几千年流传、
积淀下来如恒河沙数的民间语汇,而历朝文人对民间语汇的搜集、辑录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资料;其次是人们口口相传、格式
固定的当代语汇仍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各地都有大量的口语材料可供搜集;再次是语汇学界对民间语汇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
的成果,所有这些,正是能够出版《语海》的基础。(海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