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传统文学>你评我弹>旌旗网上书店>内容




刘再复:双重饥饿的女儿

http://edu.sina.com.cn 2000/05/29  旌旗网上书店

  近日读完虹影的新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兴奋不已,禁不住打了几个电话告诉同行的友人:《饥饿的女儿》成功了,虹影走向新的水平线,她突破了自己,也超越了与她同时期中国女性小说写作流行的基调。

  虹影是一个既写诗又写小说的非常勤奋的作家,《天堂鸟》《魔菌》《诗,这阴性词》《沦敦,危险的幽会》《你一直对温柔妥协》《女子有行》,一部接一部,但真正打动我的是《饥饿的女儿》。

  今天我推荐和激赏《饥饿的女儿》也许与我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期待有关我愈来愈不喜欢刻意玩语言、玩技巧、玩“诗意”、玩“寓言”的小说,因为不喜欢这种创作流向,我甚至想极端地提出“返口原始”的主张。文学的“原始”即文学的初衷是“有所感而发”,许多作家已忘了这一初衷,忘了(甚至刻意轻蔑)对时代的感受。面对这种遗忘的轻蔑,我想向中国小说界发出一种不合时宜的声音:返回《祝福》(鲁迅)、返回《生死场》(萧红)、返回《静静的顿河》(萧洛霍夫)。在这种期待下,看到《饥饿的女儿》这一拥抱时代抒写时代的作品,看到充溢于作品中作者对苦难时代那种准确的。具体的。令人叹息不已的描摹与感受,我真的心情难以平静。

  小说的主人公“六六”(“我”),出生于一九六二年的重庆,那是大饥饿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累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父爱。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让“历史老师”的性充塞于自己的身体,以填补那一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的深渊。

  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而使我惊讶也是使小说艺术获得成功的则是:第一,作者之描写苦难人生时非常冷静,和她以往的作品很不同。熬过大苦难的幸存的女儿,此时身在汪洋彼岸,时间与空间均已拉开距离,一切都变得那样明白明晰,无须浮躁,从容写下便令人惊心动魄。第二,作者不仅抒写了苦难现象,而且写了苦难重压下人的心理变态。人在饥饿到极点时无所谓羞耻屈辱,连“强奸”也能麻木地接受。主人公“六六”和历史老师的那种变态的爱,蕴含着沉重的悲伤,然而所有的悲伤都化解于濒临绝望的心理中。

  “体验”和“心验”是不同的,痛切肌肤的生理性体验有助于深化心理性的感悟。虹影写了自己体验过的一段历史,可说是真切又深切。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参与CNNIC有奖调查,申请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传统文学>你评我弹>旌旗网上书店>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