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和听起来挺狂
http://edu.sina.com.cn 2000/06/13 博库网
作者:高伐林
这真是咄咄怪事:王朔抨击金庸,测出了金庸影响有多么大,同时测出了王朔的影响有多么大--许多铁杆金迷竟然“身在金营心在王”,前胸佩戴着金徽,后背却烙着王印,或者说金迷其表,王迷其里!对这一现象的另一种解释,藏在王朔宣布搁笔又重出江湖的一本新著之中
一块西瓜皮
王朔不是一向精明吗,这次可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傻到家了:早就是说谎不脸红的“顽主”,再多撒一句谎也不会怎么的,干吗不说是把金庸的书全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了才对金庸发难,为什么要说“很厚的一本(金庸)书读了一天实在读不下去,不到一半撂下了”呢?
捅马蜂窝了不是?--“没读金庸就要批金庸”!全民共诛之全球共讨之,活该!
且慢。王朔在《看上去很美》自序中可说过“我是需要敌人甚于朋辈的那种人”!他在《我是王朔》更说过“有时还故意卖个破绽,好让玩评论的有地方下嘴”!
你认为真是王朔傻?安知他不是有意“卖个破绽”?就像我的朋友赵无眠有一次戏言的:有意扔了一块西瓜皮,看论辩对手会不会去踩--王朔是否有意扔了块西瓜皮呢,果然就有成百上千的金迷专要去踩,滑得滚滚爬爬,蔚为壮观!
我不相信金庸迷们不懂得对臭鸡蛋无须吃完就可以抗议厨师的简单道理(说“臭鸡蛋”只是引用一个现成典故,没有冒犯金庸大师的意思。如果金迷看得不顺眼,我可以换成吃辣椒或者吃生鱼片)。问题在于,在这些忠心护旗的人来看,任何道理到了金庸这儿就得拐个弯:对任何人的书都不妨看了数十页就甩到一边放言痛斥,惟独对金庸的书应该例外。
成千上万金迷对王朔“兵不厌诈”毫不提防,压根儿没有想到抢着去踩的是一块西瓜皮,这令我啧啧称奇。就算他们想不到这一点,至少总该明白王朔一贯的套数吧:出语惊人让大家炸窝,对方夸也好骂也好,都达到目的。金迷要有《看上去很美》中方枪枪“就是不问,憋死你”那样的锦囊妙计,才是克王制胜的法宝,舍此别无他途!--但金迷们做得到吗?
不过我猜王朔对目前的局面也不会笑得太开心:这块西瓜皮,踩上去滑倒的并非金庸,只是金迷--前面没有“一”,成千上万个“零”又有什么意思?
王朔与金庸影响孰大?
那还用说?当然是金庸的影响大!君不见,任何一次民意测验,都是“金大侠力克痞子王”?
使我惊骇的,是成百上千金庸迷对王朔的破口大骂--怒不可遏,急不择言,中文英文一起上,怎么刻毒怎么来,颇有些陷入非理性迷狂的劲儿。如果说平面媒体有编辑的把关筛选,过滤了最污秽的语言,那么网络上就不一样了!反正是匿名--王朔在明处,金迷在暗处--说什么都不用负责任,从11月1日以来刻骨咒骂王朔的网上文字少说也有数百万字。
虽然是匿名化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庸迷。作为个体,读者当然不知道他们是张三还是李四;但作为金庸迷群体来讲,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实在不怎么样。这连带也使他们的偶像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牵累:金大侠不是被称颂为集中华传统文明“儒释道之大成者”么(本文所有金迷引言均见本站沙龙或文摘言论,恕不一一注明出处),旗下怎么汇聚了这么一大票人物?不看其言辞内容,只听其语言风格,怎么都有点像……王朔?
对了,这就是咄咄怪事:王朔抨击金庸,测出了金庸影响有多么大,同时测出了王朔的影响有多么大--许多铁杆金迷竟然“身在金营心在王”,前胸佩戴着金徽,后背却烙着王印,或者说金迷其表,王迷其里!
二者必居其一:要么,是金庸对金迷的影响“形好实坏”;要么,是金迷对金庸的崇拜口是心非。
恐怕我们要重新估价金庸与王朔影响孰大了。海外姑且不论,在大陆,真是不能低估王朔“痞子文学”对中国文坛、对社会风气的的深广流毒啊,竟污染了这么大一批与王朔不共戴天的金庸“拥趸”!
曾见有位金迷打了个比方,“金庸是那种现在快要灭绝的鼻烟壶”,保留了“逝去的文化情怀”,“不算实用但值得收藏”;王朔有如“易拉罐,叮当作响,随处可得,机器化生产出的一批复制品”。对金庸的比喻差强人意,对王朔的比喻未免低估了他的危害。
照我这个既非金迷也非王迷,但又既爱读金庸也爱读王朔的人来看,金庸精心搭起一座古色古香、美仑美奂、亦仙亦梦的机关布景,让人赏心悦目;王朔却闯进来大抡《看上去很美》中大院里保育院孩子们的“王八拳”,耍弄大院里小痞子用的那种土制弹弓,左射一下右射一下,搞得个千疮百孔。金迷们倾巢而出,却也大抡“王八拳”,或者人手一柄同样的弹弓,向挑战者万弹齐发!
金迷们或许会辩解说:连马克思都说“用圣徒的办法对待圣徒,用海盗的办法对待海盗”呢,对王朔这种痞子除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岂能书呆子气十足地掰开揉碎地跟他论什么理!
没错。同样没错的是:你得承认,金迷用的是王朔的战法,操的是王朔的武器,正在以捍卫之名,完成王朔的图谋--将这台全球景仰的机关布景砸个稀里哗啦。
报载:11月4日,在金迷怒火白热化狂潮中,金庸用书面文字回应王朔批评,在该文的最后表示:“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说的喜爱与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与王朔小聪明相比,金庸这样的大聪明或曰老聪明,不会不心知肚明大量金迷受到了王朔污染。但却如此大赞“待我太好了”,内中玄机大概不是凡俗我辈能参得透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痞子是怎样长成的?
其实,要理解金庸迷反击王朔大战中的种种怪现状,应该回过头来仔细研究一下王朔宣布搁笔之后又重出江湖的最新小说《看上去很美》。
金庸迷一直在攻击王朔的小说。既然金庸与王朔都是小说家,王朔的小说很现成地被金迷当成靶子--虽然一个人小说写的好不好,与他的讥评是否有道理并没无联系。
由《看上去很美》这个书名顺风炒作、演绎发挥的人已经很多了,几乎是前后脚出版的桑地《看上去很丑》不必说,评论报道中有多少“看上去很美,看下去很难”,“看上去很美,买下来很贵”,“看上去很美,读起来还行”之类的俏皮话。
我同意很多人的评价,这本书是王朔返回本真体验的一次演习,进行突围努力的一次热身,但可惜并不成功。《看上去很美》沿袭了《动物凶猛》的路子,继续向早年追溯成熟以前的真空地带,但是却没有达到,更没有超过《动物凶猛》的高度,只为《动物凶猛》充满哀伤地表达血色青春提供了底色。结构上后半部分的松散更是既破坏了人们的阅读快感,又无助于作者的文学初衷--这个初衷是作者在自序中表达的:“不瞒诸位,我还是有一个文学初衷的,那就是:还原生活。--我说的是找到人物行动时的所受的真实驱使,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隐于表情之下的,原始支配力。”
他在自序中讲了写作这本书的思想反复:从决心不管小说,只管真实,“仅仅是对往日生活的追念”,写此书“认祖归宗”;到后来碰到一个“真正具有摧毁性,禁不起我自己追问的”问题:“你现在想起来的是真的吗?”于是“大哭而回,认命”。乃至“在这儿给读者提个醒:我这本书别当回忆录看,没几件事是真的,至多只是看上去像,谁当真谁傻。”
没几件事是真的,体验却是真的。王朔探究对事物的纯粹体验,试图回到一种原初的对生活的准确感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愉悦,是它揭示了即便在儿童蒙昧无知之际,就被成人社会迫不及待以既定规则加以禁锢、加以扭曲(在那个政治年代当然就更变本加厉),由此而发生的种种荒诞反差--我被之唤起了多少类似的童年印象和感受!多少次被它引发了含泪的笑!它尽力追摹了一个世纪末的痞子,如何从本世纪中叶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身上萌芽的过程。同样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之所以没有被人视作痞子,五花八门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关键原因只在于没有他那么聪明,能早早看透人生规范的的可怜复可笑、无理兼无力。
好了,金迷为什么在反击王朔中表现出与王朔极为相似的口吻(但是远没有王朔那样的功力),这里有了与本文第二节不同的另一种解释:与其说他们受到了王朔的污染,不如说他们也是在王朔差不多的社会环境中诞生、成长的,将王朔塑造为一个痞子的力量,也对他们也程度不同地发生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