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传统文学> 你评我弹> 大公报 > 正文

-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苏联还在教育我们”--读纪德《访苏联归来》

http://edu.sina.com.cn 2000/10/10  大公报

  当我在炎夏中读完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访苏联归来》,即被安德烈·纪德的人格力量所征服,为他的勇於直言,竭诚关注苏联人民的命运,关注全人类的命运,执著现实,执著真理的精神所感动,从中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上未曾学不到的东西。

  一九三六年五月,纪德应邀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高尔基追悼大会,随后到苏联各地访问。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集体农庄,从机关、学校到文化宫、托儿所,纪德的目光、兴趣,不在俄罗斯秀美的山川风景,他的视野始终关注底层,关注各色各样的苏联人,包括最普通的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他甚至还私访过街头流浪儿的居所,为他们极度贫困潦倒的生活所忧心。纪德是带着满腔热情和希望去苏联访问的,他要讴歌苏联的进步,期望苏联能够带领全人类飞跃,并以自己的生命去帮助苏联,捍卫苏联。但是,现实主义作家的良知,使他对苏联的一切发生了疑问,他目睹了苏联在伟大、光荣、成就的背面的阴影、丑陋和弊端,他不能沉默,他不想为他所热爱的苏联社会主义一味唱赞美诗,他要把亲历亲见的真实的苏联告诉世人。他不愿只为自己、只为苏联而隐瞒真相,向世人撒谎:“在我看来,有好些比我自己,比苏联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类,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文化。”纪德从青年联欢节上身着盛装的青年,与哀悼高尔基人流中妇女、儿童、老人“很贫困的样子”,及其“默默地、无精打采”的巨大反差中,察觉到辉煌笼罩下的凄凉。“我关心的是人们怎样改造人,人们把人改造得怎样了。最吸引我的还是如林的人群,……这是一片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大森林。在苏联,这些问题会找上你,促使你,甚至迫使你去思索。”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已经二十年了,并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集体农庄化,但纪德从访问中明白,苏联并没有摆脱贫穷与落后,人民的日子不好过。虽然苏联官方对纪德一行的访问礼遇有加,住高档宾馆,吃美味大菜,连吸的香烟都是“特供”的,可纪德没有为此所惑,他沉到平民百姓中,体察、了解他们的生活。事实令他失望,社会商品匮乏,经济效率低下,居民住房拥挤,工人和农庄庄员一天的工资只有五六个卢布,农村小学教师的月工资不到十个卢布,而且还要经常拖欠!由此纪德得出结论,苏联有“太多太多的穷人”,社会主义在苏联依然没有解决人民的贫穷问题。

  比物质生活贫困更为可怕的,是苏联人的思想麻木,喜好吹牛,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纪德发现,在苏联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一种以上的意见,人的思想被磨光了棱角,一切都要听话、随大流。《真理报》每天教他们应该知道些什麽,想些什麽,相信什麽,出了轨是不行的!“每次和一个俄国人谈话就等於和所有的人谈话一样”。苏联人被教育、改造得非同寻常的顺从,他们都相信,“已经过上了好日子,别的地方的人们都不如他们幸福。”安贫乐道,自欺欺人。纪德接触过一位大学生,问他的外语为什麽讲得那麽差劲,大学生回答:“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东西可以让我们学学。但是,现在,我们没有什麽可以向外国学的了。因此又何必去讲他们的语言呢?”后来他又补充说,“当外语不再用来向别人学习时,也可以用来去教别人呀。”其自大和无知,可见一斑!纪德深刻揭示了这种“舆论一律”的专制本质,“哪怕一丁点反对意见,一丁点批评都会招致最严重的惩罚,人们立刻就噤若寒蝉了。我想今天在其他任何国家,哪怕在希特勒的德国,人们的思想也不会比这里更不自由、更遭受扭曲、更胆战心惊、更唯唯诺诺。”纪德的预见不幸成为现实。血腥的“肃反运动”拉开了大清洗、大镇压的帷幕,从高级官员到普通百姓,千百万无辜的苏联人受牵连、遭祸殃。

  纪德还真实记录了苏联的个人崇拜。到处都挂着斯大林的头像,每个人在讲话中都无一遗漏地颂扬斯大林。斯大林成了真理和光荣的化身。无论在什麽问题上,“斯大林总是有理,也就是说:斯大林有理由无所不为。”纪德认为,这种个人崇拜的实质是“一个人的专政”,而个人专制的最大特性,就在於“周围容不得人才,只容得奴才。”纪德意识到,在这种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社会阶梯上,最能青云直上的,是那些奴颜低贱、胆小怯懦、卑躬屈膝者,正直的人都会被打倒或流放,即使是在缔造苏维埃政权的红军中,也将“只剩下一些刽子手、牟利者和牺牲品。”官僚体制使苏联人民的民主权利被剥夺,所谓“全民选举,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是一种讽刺,一种假象:所有任命都是自上而下决定的。人民只能选那些事先挑选好的人。无产阶级被玩弄了。”纪德关注苏联人的民主权利,揭穿了“苏维埃民主”的虚伪,在某种意义上,它连资产阶级民主还不如。

  纪德对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注,并不只是表现为对苏联人民贫穷的同情,对他们失去思想自由和民主权利的不平,他的不凡,更表现在他对那个高踞於人民头上的特权阶层的不满和无情揭露,并提升到人类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历史维度,揭示出苏联所发生的一切的社会文化底蕴和制度内容。纪德从苏联高级官员、文化名流的种种特权和享受,如每月上千卢布,有的甚至二至三万卢布的高额收入,免费别墅或公寓,孩子的教育费等等,指出虽然苏联人民不再受资本家的剥削,但他们“仍然受着剥削,不过剥削他们的方式非常狡猾、巧妙,欺骗性很强,以至於他们再也搞不清这笔帐应该向谁算。”也就是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并没有真正消灭剥削,只是剥削者变换了。纪德是提出某些共产党官僚演变为剥削者的第一人,而且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明确说,苏联正在形成“新资产阶级”,它具有老资产阶级的所有的缺点,它“还没有从贫困中走出来就已经看不起穷人了。它渴望得到长久以来自己没有能得到的各种财富,它知道该怎麽干去得到它们并且保住它们。”这些革命的得益者,头上顶着共产党员的称号,而“他们内心根本不是共产主义者”。这等於向世界宣告,苏联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假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背叛!“苏联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它的那样,并不是它们竭力要显示的那样;它背叛了我们所有的希望。”“如果说,你首先给我们作出了榜样,那麽现在来说,唉!你让我们看到了一场革命会陷入如何的流沙之中。”请想一想,在大半个世纪前,能够这样大胆而深刻批评苏联社会主义的,全世界又有谁?

  说出真相、真理往往是痛苦的。由於《访苏联归来》一书的问世,纪德被视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敌人,不但受到苏联作家的围攻,而且也受到法国左翼文化人士的批评。但是,纪德与罗曼·罗兰不同,虽然《莫斯科日记》与《访苏联归来》异曲同工,可罗兰在当时保持沉默,把《莫斯科日记》放到五十年之后再出版,而且还参与了对纪德的《访苏联归来》的声讨。如果说罗兰有“护短”的红色绅士气,那麽纪德比罗兰更勇敢,更执著,在他的心里,关注苏联人民、关注人类命运的理性之光,像火山熔岩般奔流,为了正义和真理,他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当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化为一缕历史的烟云,再读纪德当年所写的《访苏联归来》,人们可以说,苏联社会主义的命运不长久是历史的必然。一九四七年,纪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想,倘然纪德还活着,他的《访苏联归来》,理当在世纪之交再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的,“苏联还在教育我们”,甚至还会教育我们的后人。(乐朋)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招聘网站
专题:亚洲杯足球赛
新浪奥运有奖竞猜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9期
十一旅游征友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