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文教信息>教育专递>光明日报>新闻报报




访青海藏医学院院长--藏医药如何获得良性发展

http://edu.sina.com.cn 2000/04/19  光明日报

  艾措千,男,藏族,1956年3月生,青海省乐都县人,教授,主任医师,现任青海藏医学院院长、青海医学院副 院长、青海省藏医院院长、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0年1月被青海省团省委、民委、青联授予 “为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做出贡献的杰出青年”称号。

  藏医药起源于青藏高原,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大量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藏医药融合中医药及古印度 、古阿拉伯等地的医学成就,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特完整的医疗体系。

  近年来,藏医药走出雪域高原,为各族人民关注,这无疑是发展藏医药事业的良好契机。如何使藏医药走上一条良性 发展的道路也被提上日程。就此记者于日前采访了青海藏医学院院长艾措千教授。艾措千身兼多职,对藏医药的发展有全面、 精辟的认识,他说:“发展藏医药事业是很紧迫的事,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则既要创造条件鼓励发展,又要严格管理,保证 有序发展。”艾措千院长认为,当前比较主要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藏医药走下雪域高原,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是近几年的事,由于藏医药对心脑血管、风 湿、类风湿等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现有的藏医药人才已满足不了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藏医药人才的培 养成为当务之急,培养藏医药人才,应提倡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

  学院教育是最主要的培养方式。目前我国共有西藏和青海两所藏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于1987年经有关部门批准 设立,199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医学课程中60%开设传统医学,40%设现代医学课程,此外还开设英语、计算机等 课程。学生能对藏、中、西医有全面的了解,有利于藏医药集众家之长获得更大的发展。

  培养藏医药人才还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对老专家的知识、技能进行抢救。由于“文革”期间藏医药事 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出现人才断层,现在老专家很少,他们掌握的藏医药知识、技能一旦失传,就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些老专家有的是机关公务人员,有的是寺院高僧,有的是民间名医,这样就需要把这些老专家请到学校、医院讲课、收徒, 有些老专家请不出来,就派人登门拜师。

  此外,还要开办各种短训班,对藏医药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理论水平。发展藏医药事业,光有专业人才 还不够,还需要大量的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使藏医药走向现代化、市场化。

  其次,一定要抓好行业管理,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地方利益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或对庸医劣药“高抬贵手”。 藏医药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藏药的原料多是青藏高原上的生物,它们能适应高原的恶劣环境,有很强的药理活性 。金诃等有实力的藏药企业可以建立保护区,进行有计划的采挖、捕用、尝试人工种养,一些小制药厂则不具备这种实力。青 藏高原上的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有限,无节制的采挖、捕用,会使藏药资源枯竭,使高原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近年来,部分藏药产品受到欢迎,藏药厂和藏医院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在短时间内,或许会拉动地方经济,但从长 远考虑是贻害无穷。有的藏药厂设备极为简陋,不符合药品生产标准。有些藏药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比如把黄金炮制成金灰, 掌握这种工艺的人极少,有的小药厂要生产这种药,其质量很难保证。藏医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下子出来那么多藏 医,其从业水平很让人怀疑。庸医劣药会毁掉藏医药事业。

  第三,必须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藏医药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不能对藏药的某些独特疗效做出解释,尤其缺乏现代 医学理论的解释与支持。没有现代医学理论的解释,人们在选择用药时就会有所顾虑,在西方国家尤其如此,这无疑阻碍藏药 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日、美、英等国家对藏医药的研究投入很大,日、美的研究机构利用其资金、技术、设备的优势, 对藏药展开深入研究,英国甚至定期开办培训班,培养藏医药专业人才。如果国外的研究工作走在了前头,民族医药业的市场 就会失去很多,那时发展都可能成为问题,就更谈不上良性发展。(宋喜群)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相关文章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文教信息>教育专递>光明日报>新闻报报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