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本报讯:这几天,浙江大学的校园网上格外热闹,自从学校公布了教师岗位聘任的试行办法后,众多教师谈论最多的是:“论资排辈行不通了,凭能力、讲业绩方是立足之本。” 据了解,此次教师岗位聘任,涉及面非常大,有人戏称“不亚于一次地震”。根据试行办法,学校在教学、科研、实验一线共设置了4500个岗位,分9级聘任。其中,7、8、9级为校聘岗位,1至6级为院聘岗位。学校根据岗位级别的不同,发放岗位津贴,级别最高的9级教授一年可拿到10万元以上,而最低的只有1000多元。 一个严峻的竞争上岗机制摆在了教师们面前:此次,校聘岗位只设450个,而浙大近万名教职工中,仅教授和正高级职称的就有860余人,副教授一级的有2400余人。“高职低聘”看来是免不了的。 据有关人士透露,浙大要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关键要建设一流学科,造就一支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此次教师岗位聘任办法,其着眼点也在于强化教师的岗位意识,激励竞争,优劳优酬。聘任工作将于今年6月底前结束。 浙大实行的岗位津贴颇具弹性,与北大、清华等校略有不同。教师被聘任后,其岗位津贴分成基础津贴和业绩津贴两部分。如教师受聘最高的9级岗位,每学年拿到的基础津贴为4万元,而业绩津贴是根据其完成的教学科研量来折算的,业绩越高,津贴也越高。相反,一位教授假如上课量少,课题少,将面临落聘的危机。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