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教育专递> 钱江晚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近年我国儿童孤独症发病率上升

http://edu.sina.com.cn 2000/06/30  钱江晚报

  “雨人”,这个能在眨眼间说出撒落一地的火柴数目的电影人物,几乎已经成了孤独症患者的代名词。

  艺术造就了距离,让人觉得孤独症神秘而遥远;然而事实上,它却近在咫尺。来自杭州市心理卫生办公室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杭州市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人数明显上升,目前全市至少有3000人,未被发现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人数就更不可计数。而就全国来说,儿童孤独症患者已高达50万人。

  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孤独”两个字不是浪漫和扮酷,而是现实与沉重的:它意味着与日常生活脱节,与人际交往阻隔,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生存的困境。他们孤独,但是渴望走出孤独;他们自闭,但是盼望摆脱被动的自闭。由此,记者走入了部分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倾听他们来自心底的呼唤。

  玻璃房子里的小人

  3岁的挥挥脸蛋胖嘟嘟,眼睛圆溜溜,十分可爱。他不怕生,有时还会粘在不太熟悉的人身边。但是,他看人的目光淡漠而空泛,就像在看一棵植物或者一个符号。

  旁人对他说的话,对他运用的眼神和表情,全然被莫明的“黑洞”吸走。他置若罔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种无形而坚韧的屏障,横亘在他与世界之间。他就像玻璃房子里的孤独的小人,外面的人对他使劲喊,使劲喊,但是再大声他也听不见。

  挥挥的父母告诉我,在他一周岁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最显著的是不说话。到处求医,不明所以,检查脑电图和心电图都正常,最后才被确诊为孤独症。

  挥挥片刻也停不下来,就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让看着他的人都会替他累。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往往手里刚抓到画册才看一眼,他就去喝水,水喝了一半,他又去爬沙发。他最喜欢做的动作是从茶几上跳到沙发上,他就这样跳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机械性地重复某一动作,这些都是孤独症孩子常有的特征。由于儿童孤独症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病态表现:如缺乏目光对视;到陌生环境或见到陌生人就尖叫、哭泣;鹦鹉学舌、自言自语或代词反转困难,如“你”“我”不分,因为他们有的没有“我”的概念;用动作提出要求,比如要喝水拖住别人的手去够杯子;人与物区分不清,比如路遇一个摔倒在地的孩子,会当成物体一步跨过;机械性地重复某一动作,如开门、开冰箱或者玩手指等;喜欢看旋转的东西,如电扇和车轮等;对真正的危险没有惧怕感等。

  自50年前孤独症定名以来,全球的医疗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寻找孤独症的病因,但至今还是个谜。目前通常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严重心理障碍。一般起病于3岁以内,发病以男孩居多。其表现有三大特征: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以及智力和认知缺陷。

  “我们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他救出来。”苦于无处用力的父亲用颤抖的声音作了苦涩的总结。

  现代病的“现代”病因

  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孤独症位居前列,足见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

  信息污染,是有关专家认定的使目前孤独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现代人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视听,从街头广告到商品说明,从网络到人际传播的小道消息,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一位杭城某出版社工作的郭先生对此理论颇为认同,他说自己性格开朗,喜欢交友,但有时过于热闹,又会觉得很厌倦。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得上孤独症,很可能与他对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负面心理遗传给了他。

  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孤独症的一大诱因。一个名叫阳阳的孤独症儿童病况严重,他用手抓饭吃,手里拿到任何东西就不停地凑到鼻子前去闻,在危险的地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看看他的家庭,母亲对他撒手不管,回家埋头看书;父亲对他却十分粗暴,动辄打骂。有一回,因为幼儿园的老师说阳阳注意力不太集中,他父亲听着心头有气,回家就与儿子练“对视”,儿子眼神一飘开,他就给他一个耳光,再飘开,再来一下,足足练了半个小时!第二天他父亲还理直气壮地告诉老师,我的儿子注意力挺集中的。

  杭州市心理卫生办公室儿童心理专家朱晓华认为,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态度粗暴,受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些孤独症倾向的,父母却因他些许的不如人,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使倾向演变成真正的孤独症。

  看看现在单门独户的现代住宅,确实像一个封闭的蛋壳。一种“蛋壳”理论认为,现代住宅过于封闭,孩子被关在里面,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容易导致孩子得上孤独症。而台湾学者认为饮食、水源等污染,不仅会影响胎儿,而且会导致儿童患上孤独症,比如可乐、巧克力和冰激凌等食物中的色素等添加剂,便十分有害。 再多的爱也不算多

  一位长年从事孤独症教育研究的学者说过:“对于孤独症孩子,要付出比一般孩子再多的爱,也不算多。”孤独症孩子虽然外表冷漠,但对外界对其的善意或恶意还是很有感受力,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爱,也更容易受伤害。

  医学的尽头是教育。在目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只有依靠特殊教育和训练来治疗孤独症。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是最合适、最关键的人选,其重要性不亚于阳光之于植物。所以,父母们要经受长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的考验。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怎样去教孩子。有一次,孩子听不进去,把我的眼镜也打掉了。”6岁男孩冰冰的母亲是某省级医院的医生。言谈中,她一直用一种理性和冷静的语调来表达自己,但传递出来的却是一种莫大的痛楚。

  这位坚强的母亲并未放弃,她带着他到各地去求医,北京、南京、山东……学习、交流、摸索,现在的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儿子的训练方法。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她便既当老师又当妈,到她能上床睡觉时往往已是深夜12点了。

  “有时我会拿出儿子发病前的录像,看到那时他伶牙俐齿的模样,我总是边看边默默地流泪。”她唯一后悔的,是3年前冰冰开始出现“缩语”等孤独症症状时,由于她和丈夫对孤独症知之甚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弃了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绝佳的时机。

  这也是一再上演的悲剧。由于社会对孤独症的陌生,早期孤独症儿童往往被认为性格孤僻或者“开口晚”,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有关专家提醒父母,对照孤独症的行为特征关注孩子,因为对于孤独症来说,越早发现,训练与教育介入得越早,就越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更有背水一战的家庭。小冲的母亲一年前放弃了大有前途的工作,在家当起了孩子全职的伙伴、老师和母亲。除了按一些幼儿园的教材“分解”施教外,她和丈夫还把儿子送到山东临沂的刘氏儿童治疗中心进行训练,一去就是半年。他们从那儿学习到了一整套系统训练孩子听力、视力和运动能力的方法,孩子回家以后,仍然坚持对他进行训练。现在儿子进步神速,生活自理,与人进行一些常规交流不成问题。那位父亲说得好:“孩子是自己的,父母的职责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所以不能把孩子往老人或保姆手上一扔了事。”阳光照入“月亮背面”

  难道这些孤独的孩子对外界有抗拒感或惧怕感吗?他们真的喜欢呆在自己狭窄而孤寂的世界里吗?并非如此。一位家长说,并不是孩子不想从封闭中走出来,而是孤独症就像是一层“硬壳”,把他关在里面。

  台湾学习障碍专家刘弘白道出了孤独症的症结——能力缺乏。他们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态行为,如冷漠、注意力分散等,都是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缺乏的表现。能力相应提高了,对事物能理解了,他们才会有兴趣。所以,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才是根本。他认为孤独症儿童脑部没有器质性缺陷,而是脑与身体各部的“联络”有障碍,只要通过相应的训练,打通阻障,就可慢慢康复。

  目前,杭州市儿童心理康复中心和省康复中心启智训练部等单位,已逐步开展孤独症儿童的诊断、训练工作,受到家长的欢迎。但是孤独症的专门训练机构的空白,仍是众多家长深深苦恼的事情。他们想对孩子进行训练、教育,但是没有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只能零敲碎打,教到哪里算哪里;他们想把孩子送到专门的机构去进行训练,却欲送无门。孤独症儿童不属于聋哑和弱智,进普通幼儿园又难以跟上学习。很多家长都从心底里发出了有力无处使的感慨,强烈呼吁社会关注孤独症,拯救孤独症孩子。

  有一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不对。孤独的人并不可耻可怕,可怕的是孤独的人被社会所遗忘和放逐。相信不久的一天,父母们不再把孩子的孤独症病情对外界“封锁”,不再怕社会把他们看成“另类”,因为社会温煦的关爱化成了阳光,照射到孤独症儿童居住的“月亮背面”,让他们冰冷而孤寂的世界,也充满了鸟语花香。(文中未成年人名均为化名)






 新浪推荐
特别报道:协和式客机在巴黎上空坠毁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中韩足球对抗赛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新闻查询帮助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