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随着七月高考的日渐临近,有关高考的话题铺天盖地而来。各行 各业也都抓住这个时机打出各自的“高考牌”,希望在这一年一度的 市场争夺中占得一席之地。而国内已渐成气候的网络上,大小网站更 是“网”住高考,大作文章,颇有一网打尽之势。 网站狠赚点击率 对于网站来说,很难有什么题目能够像“高考”那样具有广泛、 持久而又稳定的吸引力,它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无疑触动了各网站敏感 的神经。因此,大大小小的网站们使出浑身解数,早在高考前几个月 就已开始发布有关信息,准备打赢这场季节性很强的信息战,越是接 近高考,各网站投入力量越大,高考也就在网站的大力炒作下,愈发 显得热力四射。记者在新浪网的搜索引擎上输入“高考”一词,点击 后竟找到134家网站开设有高考专栏!在搜狐网上的搜索结果也大致相 当。这些网站中既有教育专业网,也有目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网站, 就连一些地方网站、商业网站也要到高考考场上走一回。而各网站的 栏目设计也显出对考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复习指南”、“名 师讲解”、“高考状元谈”、“模拟高考”、“历届题库”、“高考 保健”、“高考论坛”---网站之间也是标新立异,相互竞争。某 网校打出“上网校,请状元回家开小灶”的招牌,另一家网站更承诺 “7月9日下午,伴随着2000年高考结束的铃声,将立即把今年高考答 案公布在这里,以便广大考生估分”。网站的炒作使得高考气氛提前 热烈起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考学生和家长。伴随高考临近,网 站相关栏目的点击率也一路飚升,就连不大知名的地方网站--“廊 坊热线”的“高考之路”栏目点击率也达到了9267次,其他大型网站 的情况可想而知。 传统媒体介入网站共话高考 不难看出,在网络上热炒热卖的更多是诸如辅导资料、考前建议、 往届题库之类的背景内容。在有关高考的动态新闻方面,传统媒体仍 然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为在新闻信息的发布上也做到“最新、最快”, 并同时避免版权纠纷,部分网站与传统媒体合作,取得转载权。国内 知名度相当高的网易网的合作伙伴就有《新民晚报》、《北京晨报》、 《北京晚报》和《羊城晚报》等数家纸质传媒。更多网站或者巧妙地 “热情链接”,或者直接把媒体报道贴上自家网页。不论各网站是合 作、链接,还是转贴,网上高考新闻的发布仍然是传统媒体在唱主角, 实际上形成“网站搭台,传统媒体唱戏”的格局。像“上海调整高校 收费标准”、“今年高考网上录取百万人”、“2000年高校合并后怎 么招生?”等报道都是见报后又贴上网站的。这就为传统媒体利用网 站空间,发挥其传媒优势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在网站赚取点击率的 同时,传媒也在传统载体之外获得另一传播渠道,增加了其影响。高 考新闻的合作实际为传媒和网站带来双赢前景。 网络高考话题还需改进 但是,网上热腾腾的高考话题绝非尽善尽美。就像网络上常见的 信息垃圾一样,各家网站的高考话题也显得过于丰富。“复习手册”、 “考试攻略”、“题海精华”、“状元心得”之类往往充斥于每一个 “标准”的网络高考栏目,翻来覆去都是这些内容,粗一看似乎兼容 并包,实际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新闻信息,也是在网站间贴来贴去, 过分重复。即使单个话题也是面面俱到,某家知名网站高考栏目的 “高考状态”话题就有近十项建议:“考前心理调整很重要”、“高 考要过心理难关”、“考前怎样缓解紧张”、“生物钟拨向高考日”、 “高考期间食谱巧安排”、“备战高考吃什么”等等,光浏览一下就 让人紧张,又如何缓解压力?另一家网站一股脑请来7、8位状元大谈 高考经验,先不说状元的经验是否适用,到底听谁的就是一个问题。 许多网站的“题库”不光有以往好几届的考题,还有“权威”模拟考 题,可谓题山题海。这么多的建议、经验、要诀,对于空间充裕的网 络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临近高考的考生实际造成一种潜在的压力。 难怪就在网上也有这样的感慨:“我欲打个瞌睡,又恐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起笔做习题,何似在人间?”而诸多的复习指南缺乏灵活的 互动性,经常流于网络的自言自语,对具体考生的复习作用不大。另 外,栏目的编辑也有不少问题,某网站“高考全攻略”栏目为考生开 设了一些与高考有关的轻松话题,但就在同一界面却又设立了诸如 “好莱坞赚钱明星榜”、“让女生爱上你的小窍门”、“新新男人六 款”、“更卷翘、更撩人的睫毛”的小话题,让人哭笑不得。看来, 网站要想分得高考这一块蛋糕,需要改进的东西还不少。本报记者练玉春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