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教育专递> 中华读书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教育何为——中国教育问题随想(二)

http://edu.sina.com.cn 2000/08/10  中华读书报

  另一种参照

  从80年代中期起,我常有机会在英国牛津大学等学校作访问研究,对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有一些初步印象。我也曾留意国外的中学教育,对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一点感性认识。我觉得,中西教育差别,就像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一样深刻而源远流长。

  在牛津,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这里的专业划分相当粗疏,讲究博与通,是可能工具型,而不像我们那样是专用工具型。比如,牛津大学只有研究生才可以说是哲学专业,本科生则叫做“PPE”学生,这是指攻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的学生。在结束本科,念研究生时再专攻以上三种专业中的一种,这种安排使文科学生在本科阶段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

  在牛津,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修哲学课程,虽然其中最多有十分之一的人日后会以哲学为自己的专业。我想,如果不是强制,中国的大学生中决不会有这么多人去听哲学课。

  牛津大学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中国的学生和访问学者一致认为,相比而言,西方学生动手能力强,而中国学生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多。遇到做实验时,往往是中国学生问他们,而涉及到书本知识时,则是他们请教我们。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学生告诉我,他粗略统计了一下,他在大学本科所学的课程门数是英国学生的3倍以上,其中一些科目相当冷僻。他说,他的中国老师要提职称,要凑够教学课时数,于是各显神通,什么课都开,他们只好拼命学,其用处就是到牛津来让英国学生大吃一惊。

  一般而言,西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于中国学生。我们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他们看重的是会不会出主意,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研究人员,他们挂在口头,常常赞扬的就是说某人有“idea”。我曾问过一位著名的牛津哲学家:“你认为最好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她的回答使我感到意外:“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

  当我于1999年重访牛津时,我临时被聘为一个美国留学生的导师,终于体验到了当一个优秀学生的老师的喜悦。这是典型的牛津导师制教学。我每周给学生指定阅读书籍与论文题目,然后面谈,讨论。这个学生在论文和讨论中的表现常常是令我惊喜参半,许多我急欲表达的看法,都被她抢先表达出来了。她虽然并没有达到“教给我一些东西”的程度,但让我在教学时思想大大地活跃起来。学期结束时,我在这门课程上给她记了一个A,与我同办公室的英国同事委婉地暗示我,给A是否太高了,我于是顺手在A的右上角加了一个减号。我猜想,很有可能,英国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是见惯不惊的。

  当我在访问牛津大学之后访问一个美国私立大学的图书馆时,我对西方教育重视技能的印象更深了。如果说,中国大学的重心在课堂,那么在美国,图书馆至少和课堂是平分秋色。在该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重头戏安排在图书馆,课程很重。学生在这里学习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下载材料,学习讲演和写作。从写一般的作文到撰写学位论文,从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到立论和制作索引,都有专门课程,也有专职人员在图书馆值班,随时辅导。

  当然,西方的教育并不是处处比中国强。以我在80年代的观察,除了极少数很有抱负的学生,西方学生的勤奋程度远逊于中国学生。以至在美国,许多年轻人不把进大学当成去读书,而是去“过校园生活”——这意味着球赛、聚餐、交异性朋友,等等。另外,西方家长愿意花在子女身上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比中国家长要少得多。依我的标准,西方学校对学生抱一种自生自灭的态度,很少强制,你是天才靠自己奋斗冒尖,你不求上进,甚至自甘堕落,也是咎由自取。我的一位英国朋友的儿子吸毒,来管的是警察,如果在中国,恐怕班主任、校长都有干系。中国的教育强制成份重得多,学生的表现、成绩,总要符合家长、学校、社会的要求。

  教育何为

  从古至今,教育在人类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与个人的人格发育、品质形成、知识增长有关,也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关。中外大哲学家、思想家往往也是大教育家或教育理论家,这方面的例子有孔子、柏拉图、卢梭、杜威、罗素等等。

  古典教育以人为本,但什么是理想的人,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标准。罗素曾经论述说,在干涉儿童教育的各种力量中,没有一种力量站在儿童自身幸福的立场上。国家想把儿童培养成驯服公民;教会想用儿童增加教士的势力;学校和教师要在竞争中凭借学生来为学校增添光荣;作父母的只想让他们的孩子光耀门楣。

  自近代工业化以来,教育开始平民化,其目的导向是培养实用与工具型人材。对广大受教育者,是解决他们求职谋生的问题,对于社会,是要提供各行各业的适用人材。这种教育方针一直受到批评,今天在中国,也有不少批评意见。依我之见,这是一个程度问题。以人为本没有错,但人要谋职求生,也是一种根本。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科技化、功利化的时代,个体和整体的生存竞争压力,已经使教育过分地实用化与工具化。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中,审美情趣正在急剧失落。我认为,在21世纪,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将在高科技的专门知识与人文、道德、历史感两方面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这种要求,是教育的任务,这关系到亿万人的福祉,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地位与前途。(徐友渔)




 相关链接
教育何为——中国教育问题随想(一) (2000/08/10 14:04)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