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本报实习生彭晶报道 今年的八月对于北京民办高校来说,并不是“流火”的日子。记者日前从数所民办大学了解到:由于内外部招生形势的变化,今年民办高校招生情况不妙,犹如过冬一般。 普通高校扩招民办大学苦恼 据悉,今年我市高考考生录取率将达70%以上,5.6万余名考生中,落榜生只有1.5万人左右。从社会和学生的角度看,普通高校的扩招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高校校园,使常年来高考带给学生、家长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但对“生源就是生命”的民办大学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冲击。曾有人计算过,若按照往年的标准,约有15%左右的落榜生进入民办高校,那么北京地区九十余所民办大学平均每校将招收北京考生22人左右。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校长办公室的一位老师说:“(普通高校)扩招扩招再扩招,我们的生源肯定减少。招生工作越来越难。” 本地生源递减,北京民办高校不得不把目光瞄准外省市。但由于目前各类民办学校鱼龙混杂,地方政府对“民办”招生有所限制。据了解,北京民办高校到外地吸纳生源,必须经过北京市教委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同意。而北京民办大学在外地缺乏一张相对稳定的招生联系网,它们主要依靠本校原有外地生回乡宣传。中华社会大学的徐老师告诉记者,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 民办大学不再是落榜生的惟一选择 民办高校招生渐冷的原因还与社会日趋多元化,落榜生的发展道路日显多样有关,与以前不同,近两年的落榜生并非只有进民办大学一条路了。 落榜生首先可以参加明年的春季高考或复读一年以圆“大学梦”。一位落榜生对记者说:她的一些同学一看自己的分数不高,就立刻报名参加高考补习班,他们一心想上本科。 另外,民办高校赖以生存的自考辅导班,也受到普通高校的冲击,一些考生及家长认为,既然都是自考,上“国办”要比“民办”好。这自然也会影响一直以来以举办自考辅导班为主的民办高校的生源。 再有,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出国留学已不再是梦,一些高考失利者,没有希望上“国办”大学,干脆就把目光投向国外的高等院校。一位考生家长说:与其在国内花钱上民办,不如添些钱,将孩子送出国去。他决定倾囊送孩子去新西兰念书。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给落榜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也使民办高校的招生愈加困难。 民办高校招生如何“过冬”? 落榜生的人数减少而出路增多,民办高校的生源因此告急。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北京民办高校将如何“过冬“呢? 据报道,正是由于形势严峻,一些民办高校早早地就开展了巨大的宣传攻势。北京一些民办高校在高招录取工作尚未正式开始之前,就向本市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而早在今年5月,已有学校开始到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作招生宣传。中华社会大学校长办公室的徐老师认为:一时的宣传并不能解决民办大学生源紧张的问题。据他讲,中华社会大学吸引生源主要还是靠该校长期以来的办学声誉。 一些民办大学则在专业设置方面做文章。一所民办高校砍掉了某些专业,增加了计算机、外语等社会需求量大的资格考试培训项目,以吸引带职培训的社会人士。北京华腾研修学院针对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需要调整国际市场动态以及防止自身企业决策或产品开发计划暴露等问题,推出了以市场情报搜集、分析及企业保密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商业情报”课程。该学院董事长陈先生表示,民办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生存前提,并以此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科创新与新学科教育等,为学生提供独到的和高质量、实用的教学内容,这样才有生存空间。 针对今夏北京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有关人士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逐步转化,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另外,北京民办高校还可利用首都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扩大规模吸引海外学生。今年生源紧张,虽给民办高校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也促使民办高校朝着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同时教育界人士呼吁,社会舆论应对民办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助环境。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