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教育专递>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盲人教授留学哈佛 深造一年后还将回国任教(附图)

http://edu.sina.com.cn 2000/09/11  北京青年报

杨老师虽然双目失明,但脸上总是带着自信的微笑

  杨佳说:一年深造后还将回国任教

  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近日都在打听一位中国女教授,这位眼睛看不见,却能当博士生导师的传奇人物正在该校深造。而她的事迹已通过网络传遍了哈佛。

  她就是杨佳,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副教授,两个月前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惟一的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

  9月7日上午9点,记者拨通越洋电话,向杨佳教授祝贺教师节快乐。杨佳在电话那头笑着说:“这是有教师节以来我第一次没在讲台上过这个节,我现在在做学生。”

  -失明没能使她离开讲台

  今年5月,记者曾采访杨佳,那时她是新当选的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一米七二的高挑儿身材,大方得体的穿着,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纹丝不乱,戴一副精致的眼镜,化着淡妆,这就是初次见面的杨佳。她亲切、平和、文雅,当我说话的时候,她侧着头听得很认真,时而点点头,时而微笑。有时我甚至有些疑惑,她的眼睛当真看不见吗?

  29岁之前,杨佳一直很顺利。15岁就考上郑州大学英语系,19岁教大学二年级英语精读课,23岁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留院任教。1992年,正值事业蒸蒸日上的她被“黄斑变性”眼疾的诊断书宣判了失明。

  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在她的眼前,由雾蒙蒙到白花花,直到完全黑暗。这个过程是一场痛苦的蜕变。她的眼睛是逐步失明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边治病,一边坚持教书。但她总是把看病的时间安排在假期或者休息日,几乎没有耽误过一节课。她最不愿意请假,怕误了学生的课。她的视力越来越模糊,但她却拼命地使眼睛,抓紧一切时间看书。直到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了,她仍然说:“我离不开讲台,我要当老师。”

  杨佳以前近视,一直戴眼镜,失明后她曾经不止一次在走路的时候被树枝扎伤眼睛,疼好几天。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外伤,她又戴上了眼镜。家里的陈设都改为一律靠墙,怕绊着她。学会生活自理对中途失明的杨佳来说不是最难的,难在她还想教书。

  她让父母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录音机,看不见了就听,就录。她随身装上了袖珍的小录音机。比如记个电话号码,她不能用笔记了,就用录音机录下来。她笑道:“条条大路通罗马”。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她依然写漂亮的板书,有谁知道她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地丈量着尺寸,好配合写字的右手。而为了这几行板书,她不知在家里练了多少遍:在房门上,在硬纸板上,细细体会着左右手的配合。语音教室里本来是平面的操作台上的各种按钮被她悄悄地贴上了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胶布,作为记号。她在第一节课时必定要提问每一个学生,在心里默默记住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声音。下一次,她就能亲切地叫出问问题的学生的名字了。她还始终保持在与人交流时专注地注视对方,事实上她是全凭听说话人的声音判断他的位置的。

  -博士生都喜欢上她的课

  30岁评上副教授,编写出版了《研究生英语阅读》等书,开设了二十多门英语课程……你能想象出这都是杨佳失明之后做出的成绩吗?

  杨佳的学生都是博士生。他们喜欢上她的课,因为“杨老师发音很准,声音很好听,上课形式多样”,她从不照本宣科,上课喜欢提问,准备了大量课外资料。她喜欢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当天或者昨天的英语新闻,并经常在课间播放新的英文歌曲。学生们暗暗佩服她为每一节课所做的精心的准备。课间的时候,学生们都喜欢围在讲台边和她聊天。她的知识面非常广,知道很多最新的信息。无论是英美文学、音乐,还是国际时事,博士生们和她聊得可欢了,而她也感到非常快乐。

  在中科院外语部教学质量评估中,博士生们给她打了98分。在今年毕业的中科院第30届英语班学生的毕业留言簿上,学生们深情地写道:杨老师,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在获取知识外,我们获得了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从教18年,她最看重的是创新

  杨佳说自己能始终站在讲台上靠的是一种自信,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也从没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到讲台上我就是个老师,这时和其他老师一样,学生要学东西,我们教他们知识。而赢得别人的认可,必须靠创新。”

  “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去应用知识。中科院里的博士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是未来的科学家,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我所学的东西传达给他们,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告诉他们知识、文化、做人。”

  当了18年老师的杨佳一到讲台上就如鱼得水。杨佳在教学中很注重保持住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努力让学生觉得学起来很有趣。她对这些博士生要求很高,不仅能在国际会议上流利地宣读论文,还要能与国外同行熟练地即兴交谈。她创意的“三V”教法即Verbal(词汇)、Voice(声音)、Vision(形象)令学生受益匪浅。

  她强调:“创新并不是盲目地创新,是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再做出自己的特色。”她编的教材也是注重新。她认为,书不在乎长短,要有独到的见解。至于教学方式,她也有自己的观点:“一切为教学服务。可以通过别的方式。‘不写板书那叫什么上课’的观念要改。怎样达到上课效果才是重要的,如果主要靠大家听,也许一个字不写也行。要不拘形式,不墨守成规。”

  杨佳非常注重接受新事物,使用新工具。失明后,她不仅可以教学生听力和口语,甚至还教英文写作。她通过扫描仪把书、学生作业扫描进去,再通过计算机语音系统软件将扫描的内容读出来,通过键盘打东西,上网,给学生发个E-mail,都没有问题。

  提起这些她就感慨自己很幸运,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可以用电脑,上internet网,独立地工作。“关键在于你肯不肯用别的方式,肯不肯动脑筋去琢磨。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有很多条路,有很多选择,有很多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哈佛归来还做老师

  9月7日,当记者拨通杨佳的电话时是美国当地时间晚上9点,她正在宿舍里“看”书。她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她到哈佛后制备的新的学习设施,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扫描仪,特别是装入了最新开发的第五代扫描软件。在扫描的同时,计算机语音系统就能自动将书上的内容读出来。这样,她可以一页一页地快速“阅读”新书了。她说她已经借了十多本书了。

  在哈佛大学,面对上千门课程,面对那么多新的信息,她非常兴奋。“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我每天一早就去听课,上到下午5点半,中午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吃饭。晚上就在宿舍里读书、上网,往往要到12点多。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杨佳说没想到自己在失明8年之后能走进哈佛大学,因此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这里条件很好,信息很多,我要多听课,多读书,多学些新东西。我要努力提高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杨佳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教育、管理方面。她希望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尽可能涉猎更多的领域。

  最新的消息,最新的技术,在哈佛的杨佳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获取。“我将在哈佛学习一年,学成之后,我还是要回国当老师。”(文/本报记者 张颖)




 相关链接
时逢第16届教师节--五代教师共话最光荣的事业 (2000/09/10 16:37)
访“教师节”倡议人王梓坤教授 (2000/09/10 13:21)
四川省昨隆重庆祝教师节 (2000/09/10 12:39)
今年教师节流行网上发贺卡 (2000/09/10 09:41)
教师节特稿:十六个教师节没白过 (2000/09/10 07:40)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音像世界》杂志第8期
2000高考专栏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