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教育专递> 新浪文教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深度讨论:网上大学的文凭有多硬?

http://edu.sina.com.cn 2000/12/27 19:31   新浪文教

  近日,一个关于网络教育的文凭是否硬气的问题正被广泛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网络教育发放的文凭是否注明“远教”或“成教”字样,以及由网络教育而得来的文凭比之一般院校修读大学的学历究竟“硬气不硬气”。

  有争论表明社会大众对网络教育这一新的事物十分关注,并且希望它能推陈出新,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有利的作用。这自然是好事。然而,这个讨论所透露出来的一些陈腐的观念却不能不令我们感到担忧。我们担忧的是,人们是否已经真正感觉到或者理解了网络将对教育产生的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局限在手段上),以这种全新的教育体系所带来的人们学习观念的重大变化。要说明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网络教育的最基本的东西谈起。

  今年夏初,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31所重点高校进行远程教育试点,是高等教育处“精英教育”转向“全民教育”的一个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我国“大力普及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这些学校有权自主招生、自主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手段,自主调整学籍管理。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试点高校将有权颁发文凭和学位,其形式和效力均与目前教育部统一发放的并无二致。换言之,这些学校可以自行给她的网络学院学生发放正式的文凭,这些文凭含金量与在校生的无异。比如,一名学生上了网上大学,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为人大网络学院的正式学生,他只要在学习期限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即授予相应毕业证书。所办证书为国家成人学历的中国人民大学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将授予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学位,不加注成教、远教字样。

  学历证书的形式问题很容易搞清楚,也容易回答。但是由学历证书的形式而引发的问题就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了。有了学历证书,说明某人不仅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而且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取得了合格证书。就整个国家来讲,各种学历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率,说明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现代化的程度,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指标。因此,讲求学历是必要的。但是,从本质上说,学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正的水平和能力,而后者在现代社会中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现代社会是一个能力至上的社会。

  现代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复合型战略人才正成为迫切的需要。而我国日前正在进行的开放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的目标是指向现代化,其中就包括教育的现代化。我国从商品经济走市场经济的转变,对人才要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人们必须正视学历、正视文凭。无庸置疑,现代社会不再是唯学历的社会,而是唯能力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从学历社会的观念向学习社会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无疑是革命性的。称之为学习的革命并不为过。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果还紧盯着文凭,以为文凭乃是至关重要的,就不能不让人为他的本末倒置眼光狭隘而感到可惜。

  网络教育在欧美各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这些国家成熟的社会体系来说,我们根本就不能简单地以文凭是否“硬气”论学生的能力。网络教育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与其全新的教育体系分不开的。

  现实已经很清楚,今后一个人只接受单层次单学位的高等教育显然已经不够。目前中国人对于在职研究生的学历学位教育以及在职第二学位以上的学历教育,已经具有超常的需求;甚至连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希望通过实行宽进严出和弹性学制的网上大学,来多修几个学位,为今后就业择业多攒几张牌。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没有人能一次受教育而终生受用,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将带来能力教育需求爆发性的增长,仅凭一张文凭或旧有的经验技能就想一劳永逸已成过去。而网络教育则正是网络社会里对此需求的有力支持。

  网络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教育具有社会和教育意义上的极大优势,比如:信息的及时传递,网络教育资源的最充分共享和更有效利用:实时或非实时任意交流、讨论,等等。更重要的是人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先进科学的网络课件,确保教学质量(这就是以保证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同时,正如网上人大的负责人所说的,网络教育的学生肯定是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以及良好学习自控力的群体,网上人大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难得的机遇,因此他们在获得文凭的同时,也将赢得更高的认可及社会价值。一个有着积极上进心的个体,一个懂得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个体,他的能力硬气与否,又岂是一纸文凭所能证明的?

  时代在变,一切都日新月异,人们的思维不能不变。不变就会落伍。这一场关于网络文凭的争论或许从某个侧面反射出我们的思维不是变得太快,而是仍然停留于过去的记忆。但愿从网络教育的更深层次的发展中,这样的讨论不再出现。




 相关链接
入学指导:网上大学怎么上 其文凭“硬气”吗 (2000/12/27 11:46)
教育专递:网上大学--一道诱人的风景 (2000/12/27 10:08)
教育部批准的31所网上大学及其网址 (2000/12/27 09:40)
分析:网上大学瓶颈在哪儿? (2000/11/05 10:40)
31所网上大学商海放行(上) (2000/08/29 16:33)
网上大学:名称无所谓 课程最重要 (2000/07/27 06:51)
江苏省网上大学招生计划确定 (2000/04/03 13:58)
中国首所“国际互联网上大学”将在四川开办 (1999/12/03 11:28)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情爱故事美女写真--时尚生活精萃(二)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
组图:现场直击圣诞夜
新浪招聘网站
辽宁队前锋张玉宁遭起诉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孟京辉与他的《臭虫》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