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日前《北京青年报》刊出报道《京漂四年为考研》,说的是新疆姑娘常彦灵自1995年来北京至今,边打工边自学,就是为圆考研梦,而且立下壮志“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8月24日也有报道,贵州3位下岗青年,历经4载寒窗苦读,终于同时迎来了硕果满枝--考取了研究生。类似的报道,我们还可以时常从报上读到。我为他们的拼搏和毅力叫好,可转念想想,这样做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太大了点呢? 按经济学观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考研也不例外。先算一下经济方面的机会成本。众所周知,如今的考研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考“钱”。《中国青年报》9月13日报道《考研要花多少钱?》显示: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费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在职考研者的花费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加上误工费、交通费等,估计还要高一些。如果第一次考不取,这次的考研费就白费了。笔者的一位朋友三次考研才获成功。他坦言,自己为考研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1万元。而且这期间,别人一定不会坐吃山空,而是不停地创造财富。别人挣的钱加上我朋友的所谓“损失”,就是他考研的经济成本。这样算来,他考研的经济成本就一定大于1万元。同样,所有考研者的经济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的经济支出。而且考研的次数越多,其经济成本就越大。 再算算其他方面的机会成本。时间方面,考研者的时间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用于考研的时间。考的次数越多,时间成本也越大。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比尔-盖茨了。他停学创业,而不是复习考研。如果真选择后者,说不定他也错过了时机,成就不了今日的微软。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考研者是不是错过了很多机遇呢? 还有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考研过来的人都认为那段时间(复习时间)人简直成了读书机器。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 当然,做任何事情,不付出任何成本而渴望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何况,考研是人往高处走的表现,也是人生取得重大转折的手段。问题在于,众人都想走这条相同的道路,往往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可能造成金钱、时间以及精力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对个人而言,也许是小事,若聚合起来却让人触目惊心。据最新资料,这个冬天考研报名者已超过50万人。而每年的录取率不到10%。这么庞大的数字,累加其全部考研成本一定会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还需要提醒的是,几乎所有考研者都是相当优秀的人才,其时间、精力更加宝贵,付出的经济成本简直无法计算。 笔者并非否认考研的意义,也不是说优秀人才不要考研,而是说国家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是个人发展成本的累加。因此,如果每个青年都不计成本地考研,不就大大增加了我们这个并不很发达的国家的发展成本吗?何况,并非每个专业都一定得硕士才能胜任,考研也不是个人发展的惟一出路。(王法舰)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