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一个想法,能够流利讲两种(含)以上语言(包括方言)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甚至很羡慕身边的外埠人士,他们可以很煞有介事地拿腔捏调地对我们讲一口带点口音,但很有特色和韵味的普通话,而又能在同乡中间如鱼得水般操一口标准而流利的家乡话畅快而言。而我只懂汉语普通话,无形中有种隐隐吃亏的感觉,之于方言如此,之于外语更是如此。
记得很早以前看到一个艺人,在其宣传文案中文字不多,只简单叙述了她的周游经历:出生台湾、香港长大、法国念书、德国求学、美国创业、日本定居,后萌发到中国内陆发展的念头,所以她被定义为地球人。不羡慕她的游历,只是为她在一个节目中与上述各国在华人士用各种语言恣意沟通,深深叹服,遂决心一定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自英语始。
两年速成。我现在已经可以用英文思维了。声明:这期间,一直本本份份地驻扎国内,也没用什么"十足大补"之类的疯狂药剂。只因选对了老师----"随身外教"----电脑辞典。
原本以为电脑辞典只可以用来查询单词,听听发音,后来发觉原来好的、权威的电脑辞典远远不止这样。
在我发奋了一段时间后,词汇量见长;基础嘛,用老师的话讲"已经挺扎实的了",可总是字正腔圆的结结巴巴(本人口齿伶俐,当然是在说汉语时)开不了口,他们说我不能活学活用,看来有点像真的。怪谁呢?课本?字典?还是我自己?我通常都不喜欢在自已身上找缺点的。所以,可是课本已经滚瓜烂熟,一定是字典的问题。本着不着有冤枉一个的原则,通过调查得知,原来我用的电脑辞典只提供杂乱无章的单词解释,没有或很少有例句解说,在我死记硬背的时候,却没有机会通过例句学以致用,导致形成哑巴英语,是这样吧?是吧。著名作家、教育家林语堂都说"要了解一字一词,与其个别释义,不如置于句中,用上下文的呼应来衬托,更加明了"。那么,换个有例句解说的电脑辞典。
这以后,不说你也明白了,我怎么知道了权威的电脑辞典远不止一个普通意义上的辞典。所谓权威,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是国际公认的英文权威典范。牛津大学500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上具有卓越不凡的成就,牛津大学出版社所编著的辞典被各国专家奉为经典;剑桥大学在学术教育上享誉国际800多年,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经典巨著<剑桥百科全书>一直倍受推崇。牛津和剑桥的结合,是英语界罕见的权威搭档。所以我选择了有牛津+剑桥的好易通电脑辞典,这个"随身外教"够权威的了。
学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了解得越多,与外国人的交流就越轻松愉快。我很喜欢查询好易通内置的<剑桥百科全书>,因为它包罗万象,居然还图文并茂,所以在学习课本的同时,能更多地了解一些外国的人文历史和电子科技等信息。有几次试着与几个英语国家来的朋友闲聊,我发现我竟然可以和他们谈得挺投机。
现在,我已实现了我的第一步----英语学成了。第二步即将踏出,想知道是什么吗?不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