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最令旁人羡慕的职业--同声传译

最令旁人羡慕的职业--同声传译
http://www.sina.com.cn 2003/06/12 10:55  南方周末

  如果不是“非典”爆发,5月原本是各类国际会议举办的高峰时期,而其中最为忙碌的莫过于同声翻译这个群体。哪儿有会,哪儿就有他们。北京的大会减少了,他们中不少人便“移师”国外去翻译。其实3月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美国攻打伊拉克时,我们已目睹了他们的“本事”。战争第一手报道传送过来,语言是一大障碍。偌大的央视不乏有实地采访经验、英文又流利的主持人记者们,面对同声翻译却是望而止步,还要“求助”专业人士。

  所谓同声翻译,也叫“同声传译”(简称“同传”),一般用于大型国际会议时各种语言相互转换,要求译出语和译入语几乎同步进行,当发言人的讲话传到与会者耳中时,已是与会者各自熟悉的语言了。

  在互联网上输入“同声翻译”,所有相关资料对这份职业都冠以“金”字招牌:金矿职业,金领一族等。因为同传被公认是翻译中最难的,全国人才加起来不过30个,全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僧少自然多喝粥。另外上会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全由会议组织者提供,他们经常还是全世界地跑。

  据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老师介绍,现在做同传,一天工作6小时,优秀的翻译能赚800美金,一般水平的翻译也能挣到4000元人民币。“凭什么能挣这么多?”做同传的人出去,免不了被问到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能做又做得好的人没几个。

  圈子不大,又笼罩着高薪的迷雾,致使这个圈里的人都非常低调,拒绝曝光。

  197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同声翻译训练部,实际是联合国译员训练部为其培养翻译人才的一个项目,相当于硕士文凭。现在这个项目还没有撤,只是不再招生。而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的高级翻译学院中,专门开设了同声翻译这个专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欧盟也联合办起同声翻译班。

  据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同声翻译回忆,他入行十几年,真正感觉行业蓬勃起来应该是从1995年开始,以前只是有需求但没市场。市场化导致国际会议逐渐增多,他们参与翻译的领域可谓五花八门:国民经济、货币政策、政策投资、保险、IT、煤炭石油等等,从政治到经济,甚至细微到蜜蜂大会等专业会议。

  曾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担任翻译的卢嘉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同声翻译的最大感受就是要进行“闪电般的思维”。由于要求同步,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国际会议都要求多个语种同时进行翻译,按语种分成数个“翻译间”,一字排开。整个过程非常紧张,不允许思想有丝毫走神。

  专家们公认,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同声翻译,不一定要接受正规大学科班训练,或是语言天才,关键在于个人的灵动性和刻苦性。当然良好的英语是基础,还要对汉语有很好的把握能力,能游刃有余地在两个语种间切换;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场应对能力;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会议主题千变万化,要求同声翻译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这个领域相关常识。归根结底在于实践,时间做久了经验也就丰富了。从事同声翻译的,有自由职业者,也有兼职在做的。目前国内没有对同声翻译有任何资格认证,毕竟要想划分等级也不是件容易事儿。我们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负责同声翻译的相关事宜。看一位同声翻译能否胜任,直接取决于与会各方的评价。

  每年5月、10月、11月是他们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一般除了炎热的8月和春节外,他们都处于忙得做不过来的状态。主要服务群体是各大部委以及大的跨国公司,翻译内容以IT业、金融、商业、环保居多。

  在遇到一些很冷僻或很专业大会时,往往一天的会议,他们要做准备一天,先要和会议组织者进行良好沟通,了解整个大会的宗旨,还要事先背诵一些专业术语。现场翻译质量主要取决于会议组织者的认真态度。

  据这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同传者讲,最难翻译的就是医学,他从来都不会接跟医学有关的会议,因为太过专业,翻译不好会砸了牌子,招牌是他们生存的根本。在现场通常能把讲话人80%的内容翻译出去,就是相当高的水平了。而最难翻译的莫过于拉美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说的英语,讲得飞快,就像是唱歌。绝对需要他们聚精会神,倘若事先再没有发言稿,就完全要靠经验,沉住气,放松心情,结合上下文尽量去翻译。

  他们的日常积累非常重要,要读报刊,关心国内外大事,留意新词汇出现,养成随手记录词汇表的习惯。

  “其实对于同声翻译,不应先想到能挣钱,毕竟做成的人不多。即便成功也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多年努力的结果。每到一个地方就打听我们是否一天能赚多少万元,却没有人关注我们一天怎么绞尽脑汁的,这也是媒体最大的误导。”一位同声翻译感慨道。

  通常一天跟会下来,由于注意力过分集中,他们身心都感到疲惫。每年8月的闲适期,他们就跑到国内外去度假。

  对于这份职业,从事人群实话实说:“形势越来越好,当时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发展!”

  -链接

  中国翻译市场处于发育阶段

  ●翻译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育阶段,但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据了解,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30%,中国市场约为127亿元人民币左右,美国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翻译市场的规模将在2005年达到227亿美元,中国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发展空间巨大。

  ●与巨大的翻译需求不协调的是我国翻译市场的不足。目前,中国的翻译市场规模在100多亿元,而现在的翻译公司的消化能力在10—15亿元,大量的信息被挡在了门外,由于无法消化来自国际的信息流,导致中国失去了大量的商业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也增大了信息本土化的需求。

  ●据世界性组织本土化行业协会的统计,信息本土化行业当前的年销售额为150亿美元左右,通过信息本土化,能为客户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投入约15亿元的信息本土化费用,就能为客户带来500亿元的销售额。投入产出比高达1:30。(本报驻京记者师欣)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同声传译新闻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