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刚:从BBC的记者到新东方校长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22 14:22 华夏时报 |
作者:叶乃照 周成刚,著名英语教学专家,新东方教育集团副总裁,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1995年赴澳大利亚留学,获传播学硕士学位。 1998年起任BBC(英国广播公司)亚太部记者和节目主持人,2000年8月回国加盟新东方。 大学就在追逐英语情缘 出生于江苏江阴的周成刚中学时代英语成绩就很优秀。高考时,他的英语成绩在江阴市名列第一。周成刚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所以报考时他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北京外交学院。凭他当时英语笔试口试第一的高考分数,完全有可能被录取。周成刚落选并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苏州大学英语系。看到俞敏洪等其他同学纷纷考入名牌大学,周成刚的心情可想而知。心中的委屈却成了他奋进的动力。1995年,周成刚自费赴澳大利亚留学,主攻新闻传播专业。在留学的最初,他曾经为将英语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交流工具而犹豫过。最终他选择了新闻传播学,把英语定位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工具。事实上,后来他到海外工作,英语也纯粹是充当工作语言,而这又恰恰体现了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价值所在。 拿到传播学硕士学位后,周成刚原本打算回国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做记者,但在这时,他却接到了一个来自英国伦敦的越洋电话:他被BBC(英国广播公司)录取了。多年之后才得知,他是当年澳大利亚唯一一名被BBC录取的记者。就这样,结束了几年的留学生涯,周成刚从此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在BBC的日子里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大学时代都是伴随着BBC一流的英语教学节目度过的。在旁人眼里,能在BBC当记者,一定是非常风光的事,但是有谁知道其中的辛苦呢?”周成刚不无感慨地说。 BBC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对记者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一个节目从采访到制作都要由一个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所以最初的那段时间里,周成刚的压力特别大。一个人又要采访,又要录音合成,还要轮流做节目主持。工作的前三个月,他忙得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苦归苦,在BBC工作真的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也是一次超强度的锻炼。” “当时刚刚从学校里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一开始到BBC工作,简直像是一场梦魇。” 事隔多年之后,周成刚还心有余悸地说。 BBC的高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高效的背后则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强度和速度。“那时候早上8点上班,11点节目就要在电台里播出,像和时间赛跑一样。我通常是先做国际电话采访,然后立即把稿子翻译成中文,几乎是过目成'译',同时十指还要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别说采访、翻译这种颇具难度的工作,就是常人看来不起眼的文字输入,当时也给不谙此道的周成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嘛,”周成刚事后调侃道。“什么本领都是要通过反复锻炼提高的,一开始速度跟不上,那就练啊。人家下了班,都回去了,我再留下来'补习',慢慢地也就跟上去了。其实很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摸索中学来的,像录音室的设备操作啊,播音器材的使用啊,万事开头难,问题,遇到了,解决了,也就没什么了。” BBC的工作给周成刚带来了许多风云际会的机缘。这段时间内,他接触了很多政商名人,做过不少此类的采访报道,对英国甚至是对整个欧洲的历史、社会、政治、人文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碰到的。 加盟新东方是最佳决定 2000年3月周成刚回国探亲,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20年前的中学同班同学俞敏洪。此时的新东方学校已如日中天,在北京蓬蓬勃勃地发展着。“中国市场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何还要留在英国为帝国主义卖命?”不管是说者或听者,有心或无心,俞敏洪临别时的一句玩笑话,又一次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回到英国后,关于回国的想法一直久久地萦绕在周成刚的脑海,经过透彻的考虑,他最终做出决定,回国加盟新东方。周成刚的决定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周围的一些朋友也劝他要珍惜在BBC工作的机会。作为华人,能获得在BBC工作的机会非常难得,而且英国政府规定:任何一个外国人如果在英国一家大公司连续工作四年,就可以拿到英国的永久居住权,这也就意味着将来能成为英国的公民。英国是非移民国家,这种诱惑力自然非同一般。“确实,在BBC工作可以拿高薪、办护照、永久合同、福利保障等一样都不少。但是,比起我回国创业的激情,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此外,在此之前周成刚已办理了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手续,而一旦回国工作可能意味着移民加拿大的资格会被取消———选择回国,这是他必须支付的代价。可此时的他,心头只萦绕着那个振聋发聩的声音:“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房子大、草地大,更多的是……”正是为了这个心中的理想,周成刚毅然决然地回来了,而且还是带着全家彻彻底底地回来了。 2000年8月7日他拿到了BBC同意其辞职的批复,第二天他便飞回了新东方。当时新东方的改革刚刚开始,除了进一步调整结构外,开拓全国市场也成了当务之急。值此关键时刻,周成刚的归来,可谓沧海横流,正显英雄本色。事实上,上海新东方一经创办,周成刚便因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学识成了最佳人选。就这样,他毅然挑起了新东方上海分校的大梁。 BBC记者却成了校长 尽管周成刚有过多年当大学教师的经历,也有着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尤其背后又有北京新东方总部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上海新东方的初期建设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当时,上海的英语培训学校多如牛毛,其中早已在沪上抢滩的老牌培训学校不下几十家,因此要想在高手林立的竞争同行中分得一杯羹,其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办公室工作至深夜,有时甚至是通宵他终于挺了过来。 2000年9月,上海新东方学校正式开始招生,第一批招生工作就取得了空前成功。到现在,培训学员已超过了40000人次,所开课程也从单纯的出国考试培训迅速扩大发展到考试培训与外语综合能力培训全方位并进,“新概念英语”、“电影听说”、“语音速成”、“美国口语”等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场。上海新东方不负众望,在上海滩上一次又一次掀起“新东方风暴”:一个个火爆的讲座场面、一次次频繁的媒体聚焦、一封封热情的学员来信,令人无限感怀,无比振奋;每次新一期培训班的报名工作还未开始,就有学员前来询问报名讯息;而当开班的消息一传出,报名的队伍立即排到了十几米开外,几千个名额数天内即报满。即便如此,还有没赶上报名的学员苦苦央求工作人员,情愿在过道里“加座”。每当看着报名大厅里人头攒动的情景,周成刚心里总会有很多感触,此时,再多的艰难困苦,也熔铸成了更强的前进动力。 2003年6月1日,上海新东方迎来了她三周岁的生日。三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栉风沐雨,茁壮成长。而那个不辞辛劳、日夜看护和抚育其成长的守护者,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辛勤与汗水。 生活:在时尚中精彩 重拾粉笔和教鞭、重返讲坛的周成刚比十年前更多了老练和底蕴。澳大利亚的留学打工、英国的工作旅游、加拿大的移民生活,已经使他能够纯熟地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结合,出神入化,至臻至善。在BBC练就的一口纯正流利的英式英语,折服了多少雅思口语学员的心灵;他满腹经纶的文学功底,令多少新概念四册的学员对他肃然起敬;他幽默诙谐的阐释手法,赢得了多少电影听说课学员的不绝掌声;还有他对于英联邦留学申请的独到剖析,解决了多少学员的燃眉之急,指点了他们的迷津,又把他们送上了实现个人人生梦想的出国之旅…… 但是,在工作之外,周成刚还有着另外一种鲜为人知的个性。 周成刚从不讳言自己的时尚,他说自己在新东方学校里算是比较时尚的人。他喜欢那种简单明了的职业化的着装风格,爱买这一类的品牌服装。他还特别喜欢泡吧,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泡一次酒吧。上海所有有名的Pub他都去过,美式的浦劲、德式的宝来纳、兰桂坊般的Park97对他来说都是烂熟之地。夜晚的周成刚是自我的、率真的,每次他都会玩得很晚,他喜欢那里轻松的氛围,可以肆意地喝酒,和朋友一起狂欢。偶尔,他也会碰到新东方学生叫他校长,虽不免会有些尴尬,但这种不期而遇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喜欢酒吧,周成刚开玩笑说,很希望能在衡山路周围买房子。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不用开车,深夜就可以从喜爱的酒吧踱回家了。 周成刚说理想的生活是在郊区买一栋比较大的洋房,因为他以前住的都是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伦敦、温哥华、悉尼。中心区固然好,但很嘈杂。他希望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翻译一些他最喜欢的外国作家的作品:毛姆,蒙田……到那时他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太太和孩子…… 当年他从国外回来时,就带了几百张古典音乐CD,当然,他坦言自己并不排斥现代音乐,他是一个很具有兼容性的人。周成刚的身上洋溢着他特有的率性与洒脱。课堂上他指点江山,激情飞扬;工作时忘我而投入,精力充沛得让人吃惊,他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上海新东方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效率的团队里,周成刚是他们的核心。同时周成刚也是一个相当懂得释放自己、享受生活的人。他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在最大的压力下以舒畅的状态生活。 追逐一个美丽的梦 周成刚如一条鱼,游出新闻传播学的视线,又游入教育海域。“我学了20多年英语,做了10年英语教师,在国外时一直用英语讲话;放弃新闻工作,将教育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指导学员认清在英语学习以及职业规划上哪条路可以走、更好走,使大家的学习有一种目的性、实用性,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现在,他每天会在学校里工作到很晚,家已经是旅店了。他还对太太讲:学校里有那么多员工、学生在身边,他们需要我,这是一种乐趣。 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留学,从澳大利亚到英国工作,从英国到加拿大定居,又从加拿大回到中国开创事业。环球绕了一圈后,周成刚深有感触地说:“无论走到哪里,外国都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中国。只有在中国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华,才会真正有一种当家作主人的成就感。”他觉得现在的学生出国有一个误区,总认为一出国就会彻底改变人生,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国外的很多华人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出国是一场更严峻的挑战。 于是在课堂上他就经常鼓励同学要回国创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西方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他们的发展已相对完成。”他举例说,比如在英国伦敦,你基本上看不到脚手架,因为该建的楼房已经建好了,即使看到脚手架也不是在建楼房,而是在修楼房,不像在中国,到处都在建设,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机遇自然也不会少。 两年来,周成刚早已把新东方学校看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曾有人这样问他:“如果当初不回国,您现在有可能已是英国的公民了,您是否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牽”他非常干脆地说:“一点都不后悔,不但不后悔,而且我还非常庆幸当时的选择和决定。”对于那些不时前来游说他的猎头公司,周成刚也总是不假思索地加以拒绝,他是如此热爱自己一手干出来的事业! 也许我们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方向都获得那么多。要让自己生活、学习都有成效,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思想和眼光。做你喜欢的、热爱的,达到自己理想的同时,对社会、对人群有所益处,这才是重要的。” |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