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没有浪费教育资源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2 09:56 新京报 |
最近因为英语四六级考试泄题,引起人们对英语教育的反思。许多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教育过度强调英语。甚至有位政协委员、中科院学部委员说英语浪费了教育资源。 四六级英语考试泄题,引起制度反思和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批评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由此谴责英语在教育中比重太大,则未免“殃及池鱼”。中国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沃尔玛的订货竟占了中国GDP的1%.我们如此依赖国外市场,现在的英语教育,恐怕还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那些学者举出英语无用的例子,大多数是似是而非。 比如,美院学国画的学生不用学英语,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不用学英语等。试问:读这样的专业的人,究竟才有几个呢?难道13亿大国的教育制度要围绕这些人设计吗?就说这些少数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精英,他们真不需要英语吗?笔者在美多年,亲眼见到搞国画的人向美国人推销自己的作品,国内中国文化的顶尖学者如走马灯般地出来访问。你问问他们就知道:大部分人非常珍惜出来的机会,也有非常强烈的学英语的意愿。如果这些人回来后告诉大家不要学英语,我就简单怀疑他们是否想垄断出国机会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流的国学家没有必要跑到国外去,学问都在自己家里。那么,你不妨看看,美国的美国学家,日本的日本学家,法国的法国学家,有几个只懂自己的语言?又有人会说,卖画的人不是纯艺术家。难道纯艺术家真不卖画?难道美术学院的目标只是培养纯艺术家?看看日本和印度,人家的卡通片纷纷打入美国市场,大量运用了本国艺术的遗产,对好莱坞颇有冲击。可是惟独不见中国的产品。难道我们只能给人家做衬衫、袜子和内衣吗?美院学生多学学英语,说不定中国会多出一大出口产业。 日本跨入本世纪,把国际化奉为既定国策,甚至要把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 印度的服务业近年来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的办公室”,产业层次和利润率明显高出我们这个非智能型的“世界工厂”。难怪有一些经济学家称印度有望在未来几十年超过中国。人家的一大优势,就是英语。最近我的计算机出了问题,找厂家寻求技术服务,一个电话就被接到印度。本来,我想象印度人的母语就是英语,中国人在这方面与之很难竞争。其实,一用这种服务就明白,印度人说英语很吃力,很难听懂,中国人完全可以在这些产业与之竞争。 问题是,人家那里英语班到处都是,我们这里却有许多人忙着宣扬不用学英语。 事实上,英语的风行,并非因为国家在教育中过分强调英语课程,而是老百姓自觉要学。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在文科中是利润最大的教育产业之一。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最精明的,用不着一些有地位的专家告诉他们什么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出来讲这些话的专家,多半在50岁以上,“文革”中被耽误,缺乏外语训练。后辈英语好,很快在学术上就会超过他们。说句玩笑话,听他们的话,要多长个心眼才是。我相信,即使是真正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学问停留在这一代人的水平上。我个人作为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教书匠,从来不忘告诫后辈:学好英语,关注世界。历史学界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当代的中国,再也不是封闭的中国了。(文/旅美知名学者) |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