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典范风仪诚如是

典范风仪诚如是
http://www.sina.com.cn 2006/04/13 11:03  北外培训学院

典范风仪诚如是

——北外培训学院学习见闻素描

  作者:张永红

  对于想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北外是一块圣地。作为国内最高外语学府,北外在外国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盛名,早已有口皆碑。她凭其在人才、资源、环境方面独特而巨大的优势,以及作为一流大学的胸襟和气象,始终吸引着外语学习者的目光。遥想当年被一次又一次的外语过级考试折腾得难以名状的学生时代,每每路过魏公村西口看着北外深红色大拱门下来来往往的少男少女,是怀着怎样羡慕的心情啊。

  今年秋根据单位的安排和其他9名同事到北外培训学院日语班参加一期学习。这真是一件大喜事,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次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然只有四个月不算长,但却是内容异常丰富充实的四个月。利用这次机会,不仅学到了知识、为日语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于我们这批出身行伍、同样以教书为业的“学生”来说,亲历北外的校园生活,体验新的文化氛围、感受不同的教育理念、领略授课老师们的风采,对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知识,这次都有了新鲜的体会。

  ◇走近北外◇

  记得报名那天,交完学费,向报名处老师要了一份关于培训学院简介的册页后,便匆匆离去。一路上很认真地翻阅了这本册子,大体是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参加培训的学员的信息反馈等内容。册子的首页便是一组以“花园式校园”为主题的照片,这些照片以校园中的自然景观来突显东、西两院的环境如何之优美。也许这些照片的视觉冲击过于强烈,入学之初的一段时间里,走在校园中总禁不住从照片对应的实景中观察一番。说来让人失望,一点也找不到当初照片所引发的那种想象中“珠圆玉润、四照玲珑”的美感,反倒觉得校区环境过于局促,新旧校舍参差不齐。但就是在这样外景并不起眼的园区中,却汇聚了国内外那么多知名的专家学者,正应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想到此,这种印象中的落差反倒觉得很有玩味之处了。

  不过,反复的观察也真的发现了两处别样的“景致”。一处是西院北路留学生6号楼商店门前一块可供休息的场所——随意地摆放着十几张桌椅,中午时分,这儿便开始热闹起来,只见不同肤色的学生聚在这里,三、五人围成一桌交谈着,不时还有从路边林荫中遛达过来的学生加入其中,气氛热烈而融洽。好一派文化沙龙的热闹场景,从路边穿行,仿佛置身于充溢着异国情调的小镇中。后来了解到,北外与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关系,目前仅在校的外籍专家和留学生就达近千人的规模。这种难得的语言学习环境,恐怕为国内所仅有吧。

  还有一处“景致”是一进校门北侧的那个学术报告信息栏,这是一道特别的文化风景线。每次从她身边走过,都忍不住要驻足看上几眼,杜维明、曹文轩、葛剑雄……一个个渴慕多年满心想亲近的学界名流纷纷在这里登场。有时光是看看题目就觉得很过瘾,想想大师们的宏大叙事该是多么引人入胜的一道文化大餐,可惜在这儿的学习过于紧张,课余还要往返奔波于单位与学校之间,实在无法亲聆教诲。在北外学习的这几个月里,没能去逸夫楼的学术报告厅坐坐,真是一大遗憾。

  现在回想起来,北外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一块人文高地,象这样的“景致”还有许多,蕴含其中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是任何高明的摄影师用镜头所无法捕捉到的,只有身临其境的人用心体察、细细品味才能得到。或许这种象奔腾的江河、潺潺的小溪一样流动不居、生生不息的灵性和美感才是北外真正的大学景观和品格吧。

  ◇教师剪影◇

  这次学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萍、曹彦琳、汪三国三位授课老师的出色表现:一样的尽职、谦和与可爱,不一样的气质、风范和专业技巧。

  我们的学习是从王萍教授的第一堂口语课开始的。那天早晨,早早地来到教室,只见一位衣着干练利落、面相和善、颇有学者风度的“中青年老师”静静地站在教案桌的一旁,镜片后略显锐气的眼睛盯着从教室门口一个接一个走进来的新生,嘴角含着微微的笑影。后来才知道,王老师实际的年龄要比看起来大得多,这位北外老三届毕业的高材生,而今已是有着近25年教龄的资深专家了。也许是浸染日本文化太过长久,又有着在日本当中学老师、作大学客坐教授等人生经历,王老师直观的印象常让人误以为她是一位外教呢。举手投足间是那样的自然亲和、说起日语来是那样的轻松洒脱更印证了这种误判。还好,对于我们初级班来说,不得不用大量的中文进行讲解,这种国籍上的误判自然消除,但对老师的日文修养却更加佩服了。授课中她循循善诱,并不拘泥于课本,时常即情即景,信手拈来,便把课文中的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这种经验和技巧她运用起来象精于茶道的“老婆婆”展示茶艺般圆熟无碍,可惜限于我们的日语水平,很多情况下只能点到即止。尽管有些简洁随意,但却让乏味的口语练习生动有趣起来,课堂里时常呈现出生活化、散文化的气息。直让人想起《论语》中描摹的暮春时节,青春少年结伴沂水,洗澡游泳、唱歌而归的情形。谦逊平易的品质在王老师身上也十分突出。听说日本社会的传统是越是高明的人仍有必要经常地感叹一下自己还不够十分成熟,要保持住这样的谦虚。不知道真实的情形咋样,反正王老师经常这样。

  三位老师中,任务最重,我们受业最深的当然是精读课曹彦琳老师。她是在我们进行到第八课时,由于计划变更临时调整过来的。她第一次来给我们上课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上午,刚刚结束前半段的口语课,一位一手抱着一摞书、一手拧着一个大收放机的年轻漂亮、很有艺术气质的老师便急匆匆地推门而入,开口便说:“从今天开始由我给大家上精读课。”接着便滔滔不绝地把前面学习的课文一一小结一番。概括能力之强、思维之清晰、反应之迅速、回答问题之自如、板书之快速优美……,良好的仪表下蕴藏着如此扎实的功底,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大家静心凝听,她的讲解十分到位,发音也很有特点,饱满的元音把日语的节奏和韵律表现得很充分。后来听她带着我们念课文,常有“北国童谣歌声响耳旁”的联想。一堂课下来,大家发自内心的赞许与接纳,使她在第一时间就建立起培训学习中师生间最需要的信任。既善于提纲挈领、把握重点,又善于掌控细节、应对难点,在后边的教学中曹老师一再显示出这方面的才华。她对待这次教学的态度也让人十分感动:每一课的教学准备充分细致,讲解流畅自如;每天几个小时连着上下来,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且总是站着,印象中从未坐着讲过一次课;每课补充的作业设计,针对性极强,深受大家好评等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示出了极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作为这次培训课程的主干老师,她也很善于发现大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针对我们这批大龄学生善于从逻辑分析入手、重语法分析,轻感性认知的弱点,她时常以自己学习的经验,强调正确运用语言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记住死板的规则,提醒我们要加强读、听训练,强调感性理解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要娴熟到成为习惯,并以此去培养起外语学习的真正语感来。她正是以这样的娴熟每天向我们展示着教的技艺,把繁琐的日语语法抖落得那样简晰明快。“美哉!教之彦兮,舍之其谁”,真不愧来自孔子故里,初为人师,就显现些许“志于道、游于艺”的气象,真是天上掉下个好老师。

  常言说“人能笃实,自有辉光”。我们的听力课汪三国老师正是这样的人。听力课每周一次,都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为了赶课,周五的午睡只好作罢,每当倦意朦胧地赶到教室,见到这位阳光灿烂的男孩(我们这位听力课老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生的人)都禁不住精神为之一振。因为每次见到他,都想搞明白他那份和悦宁静的神情、大气沉稳的气质,还有极富文化气息的儒雅是怎么跟他那小小的年纪对立统一的呢?这个问题现在还是个迷。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的听力训练是困顿难忍的,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带着我们一遍遍重复那些对他来说简单得乏味的听力材料,有时我们都因重复多次而按捺不住急燥的心绪,先生却依然不急不忙、不愠不火,更加耐心细致地提示我们。他那份气定神闲的定力真让人折服。一旦我们明白过来,大家相视一笑,每当这时他便穿插讲一些听力训练及与日语学习相关的技巧问题,言语不多,却字字在理。同时,他也很善于调节听力教学的气氛,每次课他都挤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给大家引进日本原版的经典视听节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进了语感。在汪老师不懈的指导下,随着训练的深入,渐渐踏上了听力学习的节奏,慢慢有了听的能力,学习也开始成为一件有成就感的事了。但是对前面那个问题的探讨却依然毫无进展,了解到的一些线索只是构成了让人更加佩服的事实:先生早慧、西安交大少年班出身,转而北外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古典文学专业获日本文学硕士,他经常每周连上七天课,极为用功勤奋,任教两年多便荣获200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陈梅洁基础教学奖。谁说英雄时代完结了,不还是英雄出少年吗?

  还有一位不应忘却的老师,就是初期给我们带过课的杨延峰老师。当时他作为日语系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一边准备论文答辩,一边与我们一同渡过日语学习最艰难的起步阶段。他的质朴、责任感和在日本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潜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培训简评◇

  这次来北外参加学习,收获感触很多,培训学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就我们这期培训班而言,切身的体会是:

  一是挑选的教师队伍好。几位老师优良的专业素质赢得了普遍的尊重;良好的精神风貌让人感动,还有充满个性的教学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二是培训观念客观、方法科学。在观念上,注意正确引导我们调整心态,克服急功近利的情绪;在方法上,从教学目标定制、计划安排到授课老师的教学要求都很尊重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强调打基础、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强化。在正确的引导下,不知不觉间,似乎又被带到了外语学习漫无止境的大门口,后面的路虽然还很漫长,但却有可能踏上外语学习的正途。这种感悟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吧。

  三是课程设计上,针对性强,教材选用好。

  ◇同学印象◇

  在偶然的机遇里,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成为同学,自是一种难得的缘份。尽管平日里大家来去匆匆,碰面时只是点点头或打个招呼,少有交流;但久而久之,大家相互间的认同、默契,在学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借鉴,却是有增无减。

  曾记得,在日语学习最初的艰难日子里,刚刚认识不久邻桌同学间的相互鼓励;还记得,几位在日本工作过、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课余将一些经验与同学分享的情形;也还记得,每当课间,总有同学抢着帮老师擦黑板的点点往事。现在想起来,我们真是一个不错的班级,学习上认真自觉,少有迟到早退者;特别是,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一人一个世界,但大家却始终相互体谅着、互相鼓励着前行。

  岁月匆匆过,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大家即将各奔西东,将这段不同寻常的学习经历中的耳闻目见,梳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也让鲜活的面容和值得感动的记忆定格在这里,作为一段时光的见证。多年以后,偶尔重逢,对饮几盅,或许,这可资为温暖的回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4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