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热点争鸣:有汉语处即有PK 当心汉语英语化

热点争鸣:有汉语处即有PK 当心汉语英语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06/09 15:37  人民网

  在宋代,人们形容柳永的词很普及,说“有水井处即有柳词”。当下中国,“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PK一词一夜间成为中国人最时髦的用语之一,甚至成为报刊的大标题,可谓“有汉语处即有PK”。

  “你们俩PK一下”,现在将英文直接嵌入汉语,已成为国人的一种语言习惯,以下句式很典型:“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朋友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随后,我们去KTV,大唱卡拉OK。”当前,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英语缩写:VCD、CD、DVD、CEO、ISO……,商品、广告、路牌甚至警车、政府机关门牌上,都是英文。大学里,哪怕是教中国历史课程,或教师的英语水平根本未过关,也要推行双语教学。日常对话中,“Bye”代替了“再见”,“WC”代替了“厕所”,年轻人喜欢用英文名;打电话不通时,常听到的是“The calling is busy now”,而不是“电话正忙”,地铁、公交车内报站名时,总要重复一遍英文,即便车厢里很少出现外国人。

  这种汉语英语化的现象不仅仅在于个别词组,也在于汉语的传统句式的抛弃,而采用英语的表达句式,读起来实在让人喘不过气来。以下这段是国内一位知名国际问题专家的文字:“国际政治等级结构中的这个或那个弱国所以可能取得与上层强国同等的或相近的权利待遇而毋需造反,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上层强国由于相互间的竞争而有求于弱国的合作,而取得合作的最有效途径是予以酬赏,其中可能包括有助于弱国最终取得国际社会内平等地位的种种权利让步;或者,它们同样由于相互间的竞争而互拆台脚,为此可能致力于抑制或破坏对方对下层弱国的特权压迫,这就有利于该弱国的地位的提高。”

  有人说,英文缩写是为了简洁明快,孰不知“加入WTO”要发7个音、超过10划,可“入世”无论读和写都更简洁;也有人说,英语表达更严谨,这种理由很难得到诸多语言专家和国人的许可;还有人说,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与国外交流,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要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台湾诗人、学者余光中对汉语异化的情形忧心忡忡。

  更令人费解的是,英语化的汉语与网络结合,形成了某种荒诞的网络语言,比如,“刚才听QQ上一个GG话要纯洁汉语了,好怕怕,不知道酱紫下去偶们是否也要规范,你说FT不FT?郁闷ing……”这段话如非网络专业人士,绝难读懂。

  语言的纯洁性事关一国的文化凝聚力及软实力。语言并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维护一个民族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载体。诗人荷尔德林曾说,若词语破碎,无物可存在。大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得更直白:语言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家。

  一位驻欧洲多年的记者朋友曾对我说,即使在意大利、德国、俄罗斯,也没有在本国语中如此多地夹杂英语的现象,相反,常有国家颁布维护本国语言纯洁性的相关法令。中国人太想与国际接轨了,不慎过多地接上了“英语”的轨,搭上了并非真正的“国际”班车,最终不免走错方向。

  不可否认,英语在当今世界确有优势,受它的影响不足为怪。不光是汉语,其他语言包括处于霸权地位的英语都面临着其他语言要素冲击的现实。但是,提倡维护汉语纯洁性,谨慎汉语英语化的趋势,并不是反对学英语本身,也不是让汉语故步自封,拒绝革新,而是批判盲目崇拜英语的行为和心态。比如,不少国人有种“耍酷”、以说几个英语单词为时尚的心态,毫无原则地乱用,毫无目的地滥用。

  汉语中英语要素的注入,是国际交往的必然结果。任何语言无法排斥外来词,但问题是如何吸收和融合外来词,使之与汉语相和谐。这是一个大挑战,但并非不可完成,比如对外来词汇进行恰到好处的翻译就值得提倡。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沙发”、“巧克力”、“可乐”、“因特网”、“超市 ”、“黑客”等词就很好地解决了外来词到汉语的转化。(作者:舒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4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