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盘点英文词典中出现的汉语拼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4:54   新浪教育

  中国人忙于背英语的同时,殊不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在学中文,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奥运的推动作用,一些中文因在国际上传播广泛而被英文词典收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汉语对应的英文单词。

  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大部分的人名、地名都是直接用拼音的,在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新牛津英语词典》中出现的中国人名的翻译就采用了汉语拼音的拼写形式:“毛泽东”以汉语拼音形式出现MaoZedong;孙中山的名字则是SunYat-sen之后标出SunYixian(孙逸仙的汉语拼音)。

  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也均采用拼音,其中最典型的是饺子、旗袍,其实二者在英文中都有相关的单词,饺子是dumpling,旗袍英文叫做cheongsam,但随着饺子、旗袍在老外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都逐渐采用了汉语拼音:jiaozi、qipao。伴随着李小龙这个名字,中国功夫影片席卷世界,英文单词中出现了一个新词——“Kungfu”,用来专指源于中国的“功夫”。“功夫”的英译,源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选择性吸收;“福娃”,本来的国际译名是“Friendlies”,虽然有“友好的人”的意思,但在传播上不如“Fuwa”更加简洁、响亮。2006年10月,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由原来的“Friendlies”被正式更名为“Fuwa”,是中国人主动向世界传输本土文化的表现。继“福娃”之后,2007年“嫦娥”这个有特定内涵的中国语汇,随着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各国媒体在报道时统一使用了汉语拼音的发音和拼写——“Chang’e”,充分展示了一个泱泱大国绵延几千年的绚丽文化。

  还有一些“出口转内销”的词汇,如来自上海的常用词"Dia(嗲)"被编入新版《牛津英语大词典》,“嗲”字本来来源于英文单词“dear(亲爱的,可爱的)”,因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嗲”字也便由“dear”变身“dia”,回到英语世界。

  在《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中录入了相当多的拼音的中文词条,都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反应了中国的饮食等特色文化,如:chow mein(炒面).feng shui (风水).tofu(豆腐).lychee(荔枝)..typhoon(台风,).sampan(舢板).ginseng(人参).kumquat(金橘).kowtow(叩头).oolong(乌龙).kylin(麒麟).tung oil(桐油)等等。

本文选自《网上人大》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