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成杰:重视学术研究促进培训教育健康发展马 成 杰重视学术研究促进培训教育健康发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学术研究部主任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培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研究员 马成杰简介 现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培训教育学术研究部主任,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培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海淀区民办教育行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海淀区实诚培训学校(原十一培训学校)理事长、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刊学术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 退休前曾任中学校长,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教育局副局长,北京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北京市教委电化教育馆馆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北京市教育科研所兼职研究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熟悉教育,善于管理,注重研究,累计出版《教育方法趣谈》《学习方法75种》《电化教育专论》《普教视点》《培训学校教育管理学》《起伏人生》等专著10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1000余篇。 内容提要:培训教育学术研究兴起与科研硕果累累之时,便是培训教育蓬勃健康发展之日。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有助于把握培训教育规律;提高办学水平规范管理;引导教职工勤奋学习深入实践;网络人才形成合力;推出问世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优化行业组织,增强凝聚力。搞好学术研究的关键是遵循价值性、创造性、可行性原则适情选题,研究成果有创见力争高水平。 我国民办教育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最近十几年来民办培训教育蓬勃兴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拥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出现一些错综复杂的新情况,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民办培训教育工作有待认真地总结、升华,培训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有待共识,培训教育的管理有待加强和改善,培训教育的市场有待整顿、规范、进一步开发,培训教育质量与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这种情况,积极地开展培训教育的学术研究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重视学术研究扩思导行促发展 教育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与生活越发展,情况越复杂,对教育的需要越迫切,要求越高,而教育就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又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要发展教育首先要认真地研究社会,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的教育是在日常劳动与生活中自然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产生私垫、官学、村学、近代、现代与当代各式各样的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人们通常谈论教育,多指大、中、 小学校的学历教育;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也往往重在学历教育;通常把非学历培训看成是非正规教育、辅助学历教育的教育、升学就业的应急措施,以至同企业一样的经营活动,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人类最初的教育始于家庭,贯穿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别和形式的民间教育始终大面积的存在,都是就是非学历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眼界不断地开扩,在经济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趋于终身化、全民性,开展非学历培训成为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由于培训教育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人的自身发育成长,涉及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卫生、体育、军事、家事等各个领域与儿童、青年、中老年各类人群,它贴近现实生活、影响未来,且实施教育,灵活多样,具有“短平快”的优势效果,因此倍受社会关注,导致教育观念的大变革,至使大教育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两翼”齐飞的态势,并由此产生了形成反映非学历教育的特定概念----培训教育。 学历教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返复不断升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关健是通过科学研究形成理论的认识,用理论的认识指导实践、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的形成推动了中国早期教育的发展。明清之际社会急剧变革,出现了宏伟博大的启蒙思潮,一批先行者提出“经世致用”“实学实用”的教育主张,推动了教学改革。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出现教育普及于平民的思潮,随后形成若干种系统的教育理论、办学设想与实施方案,在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对批判封建教育,改造旧教育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此后,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教育并存,各地有各地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实现教育大统一,又多次进行教育改革。在此过程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以凱洛夫为代表的教学理论、以赞可夫为代表发展教学理论、以巴班斯基为代表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和谐教育理论,以及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等教育理论先后传入中国,对教育改革有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由此证明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理论具有高于实践的品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之后而形成的系统认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它一旦形成就会变成巨大的力量,对实践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里所说的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便是科学研究,即学术研究。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术研究,没有学术研究就没有教育的健康发展。学历教育如此,培训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应当大力提倡积极地开展培训教育的学术研究。培训教育学术研究兴起与科研硕果累累之时,便是培训教育蓬勃健康的发展之日。 开展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大力提倡培训教育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 把握培训教育的特殊规律,获得理论性的认识。 教育事业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培训教育已有多 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总起来说仍处于“经验型” 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目前培训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其地位没有被人们充分地认识,设点办学存在着盲目性,学校管理存在着随意性,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性,行政管理存在着主观性,相关政策存在着矛盾性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的结果。 科学理论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一项事业成熟的标志即是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开展培训教育学术研究,逐步形成系统的理论,这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指导实践,强化自身,提高培训教育的社会地位,自觉地管好和办好培训学校,以及丰富“大教育”体系具有重大作用。 (2) 推动培训教育的规范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培训学校属于基层,广大干部教师忙于日常的实际工作,需要获得相关行政业务机构的帮助,以便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做好各项实际工作。我国现阶段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专业部门以及行业团体的力量有限,为培训教育提供的比较系统的知识信息、管理办法、规则制度、技术措施、指导意见很少;为干部教师提供的进修与学术交流、业务研讨的机会不多;培训教育公平竞争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致使培训教育系统信息馈乏,活力欠缺,办学与管理水平欠佳。 开展培训教育学术研究,可以从一定的程度上调动和发挥内在潜力,认真地系统地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定的知识信息、指导意见, 一方面相互交流,提供培训学校学习参考,另一方面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培训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3) 引导教职工勤奋学习,深入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实际、进行变革现实的实践与实验探究行为,是人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社会活动,是个学习的大课堂。古今中外的教育专家、优秀教育工作者普遍地得益于学术研究,可以说都是在科研中成长起来的。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教育学术研究,必将引导和促使相关人员勤奋读书,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相关知识信息,探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会使他们的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迅速提高,也会优化各项实际工作。 (4) 网络人才,形成合力与推动力。 培训教育系统人才聚集,但是基本上处于“窝藏”分散状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可以将一批水平较高、能力较强、有事业追求心的志士凝聚在一起,即精华汇集,人才显露,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一股可观的推动力量。 开展学术研究工作需要科学地组织协调,如果组织得当,有志之士和谐共事,必将为我国的培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会使志者个人的才华充分展现并得到发展。 (5) 推出问世成果,扩大社会影响。 一种行业、一个机构或者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说到底是由自身的品质、水平与实际贡献决定的,用事实说话争取社会认同是最佳的选择。何为“事实”?就培训教育来说,一是实际的办学效果和社会反映,二是学术研究成果、水平。后者对于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培训教育机构和培训教育工作者通过学术研究最终推出优异的问世成果,这不仅说明了其成绩、成效,展现了自身的水平,而且影响于世,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社会地位。除此以外,学术研究成果的问世还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培训教育的本质、现状与发展前景。无疑这又是一种有力的宣传和动员,可以提高培训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培训事业与机构的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国内外声望很高的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差不多都是从科研大道上走过来的,许多知名重点学校从始至终自觉地积极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并承担着国家、地方或自身特定的科研任务。知名教授、特级教师、优秀的高级教师与一般教师相比,重要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意识与科研能力,自强不息,不断地推出研究成果。 (6) 优化行业社团组织,增强凝聚力。 社团组织旨在团结广大会员,促进本行业健康发展。社团建设优劣及其影响力重在水平,有较高的行业学术与管理水平才能吸引行业机构与个人,尤其是优秀的行业机构与个人入会,才能有效地组织行业系统的活动,才能指导行业系统的工作。 社团组织应在诸多的方面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最重要的服务却是提供信息,更新观念给予理论的指导,因此重视学术研究势在必行。 培训教育系统应把学术研究摆在重要地位,愿更多的集体与个人积极地投身于学术研究中来。 培训教育学术研究内容与范围 学术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就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探索开发专业知识、技能,对特定的问题假设、分析、探讨,推出结论。其结果应力求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对未知有某种程度的揭示。学术研究包含理论的与准理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高级形式是科学研究。 教育科研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过程,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系统的总结教育经验,概括教育理论,揭示规律,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原理和指导意见。 教育科研内容十分广泛,概括地说包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研究,例如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关系的研究,教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教育方针、政策、学制、经费、办学体制的研究等;另一个是微观研究,例如教育活动特点的研究,教学原则、内容、方法、过程的研究,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教育媒体技术的研究,学校管理的研究等。 教育科研的范围:一是研究教育实践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理论上尚未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二是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原理,从现有的理论体系中发现空白、不足或有错误,揭示矛盾给予补充、修正;三是研究教育实践及校长、教师的工作经验,对其中先进的、优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加以概括、提炼、升华,系统研究形成指南;四是研究通行的教育纲要、规章、制度等准理论性的文件,从中发现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科学论证,提出指导意见。 培训教育的理论空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实践经验丰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例如;中国培训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中国培训教育分类与个性研究; 中国培训教育的社会地位;培训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培训教育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培训教育相关政策探究;培训教育成本核算研究;培训教育办学体制研究;培训学校经营管理研究; 培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培训学校学生心理研究;培训学校教学管理研究;培训学校学生管理研究;培训学校设班招生研究;培训学校安全管理研究;培训学校行政管理研究;培训学校学科教学模式研究;培训学校成本管理研究;培训学校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培训网校的建设研究;少年宫、家、站建设研究;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研究;非学历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专项培训个性研究; 涉外培训研究;中国培训教育历史研究;国家与地方对培训机构的行政管理;培训教育社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媒体舆论及培训教育导向研究等。有志者可酌情选题开展研究活动。 学术研究的方法与组织实施 培训教育的科学研究可在全国或者一个地区范围内进行,也可一校一班进行;可由若干人组成课题组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研究任务,也可一人独立承担一个课题的研究任务。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通常是有组织有计划展开的,自定选题自由操作松散性的学术研究也不少见。 教育科学研究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来说,分为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从研究对象的选取来说,分为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从研究者来说,分为个体研究与集体研究;从操作方式来说,分为常规研究与运用现代化手段研究。 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视研究课题内容、要求及研究者的情况而定。培训教育研究可采用的方法有: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观察,并适当取样、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获得适当结论。 调查法:运用问卷、谈话、跟踪等各种科学的方式搜集材料,考察教育现象,抽样分析,获得适当结论。 文献法:翻阅挡案资料与网上信息,阅读各类文件、文字材料,进行综合、概括、取证、分析研究,获得适当结论。 测量法:根据一定的公认标准或者自定标堆,运用适宜的工具进行测量、测试、测查,对获得的数据科学分折诊断、评价、鉴定,得到适当结论。 实验法:提出假设、确定变量,在严格控制下或自然 状态下具体操作、实验,获得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适当结论。 学术研究最终应形成论文、研究报告、专著、教材、电子软件等物化成果,以及准理论性的指导意见。研究成果应当问世。 开展学术研究关键是适情选题。要遵循价值性、创造性、可行性的原则确定那些对于指导培训教育工作、推动教育改革、规范办学、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能够说明教育和培训教育、回答教育实践与认识方面的质疑、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去研究;选择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普遍性、又有研究价值的热点问题去研究。 教育科研的核心是创见,其成果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结论,也可能是对前人得出的不正确、不完全正确、或者论证不够全面深刻的结论的补充与修正,还可能是对于存在分歧的认识的同一和统一。科研成果有创见,力求高水平。 网友评论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