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星金牌托福听力王曹航:发自内心爱英语

2013年05月31日22:26  新浪教育 微博   

  2013年5月31日,首届新浪五星金牌出国考[微博]试名师及团队评选总决赛在北京辽宁大厦隆重举行。此次评选大赛围绕“托福[微博]”、“雅思[微博]”及“SAT”出国考试三大项目进行,新浪教育[微博]、新浪外语频道主办的此届评选活动特设三大赛区,覆盖全国十余主流城市,经由大学教授、专家、媒体、百余学生代表以及外语培训机构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权威评审团认真甄选,38位名师及19个团队获得晋级“2013新浪五星金牌出国考试名师及团队评选”总决赛。

  本次总决赛分为个人、团队赛两天举行,个人赛上,出国考试行业名师聚集北京林业大学[微博]图书馆报告厅,经过激烈的现场PK,百名学生直接投票,决出了各项考试的王中王;而在团队总决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7个团队“华山论剑”,在托福雅思官方代表、大学教授、行业专家、媒体人、学生代表以及外语培训机构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权威评审团现场甄选最具实力团队。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首届全国五星金牌出国名师及团队大奖出炉。以下为新浪教育独家对话全国五星金牌托福听力王曹航访谈实录:

全国五星金牌托福听力王曹航全国五星金牌托福听力王曹航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现在在新浪2013五星金牌出国考试名师及团队评选总决赛的现场,坐在我身边的是刚刚荣获了新浪全国五星金牌托福听力王来自新通教育的曹航老师,请先和网友做个自我介绍吧。

  曹航: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曹航,来自新通教育,主教托福课程。

  主持人:曹老师,您在这行做了多久呢?

  曹航:虽然我看上去很年轻,因为原来在上课的时候阿姨们都会说您是来上课的是吧,不会认为我是老师,其实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待了大概4年半的时间了。

  主持人:对于这个行业中的老师来讲已经算不短的经历了。

  曹航:是,而且我一直信奉一句话,找准自己的一个点,坚持不懈走下去。我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为什么选择英语呢?因为对英语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特别是站在讲台上感觉很激动。我平时是一个腼腆的人,话不太多。

  主持人:就像您刚刚说的,您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包括在授课中找到这个点就可以了,您觉得您是凭借这个点而在昨天那么多选手当中脱颖而出获得这个称号的吗?

  曹航:对,我觉得不仅仅应该是这个吧,当然这个占据一个很大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你的风格、你的教学方法是否被学生所喜欢,你能否把一些语言比较高的一种境界包装好,用一种幽默的可以非常容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因为你幽默了,学生会喜欢你,在喜欢的同时会更容易吸收于你传递给他的知识点。托福听力其实是很无聊的课程,要让学生喜欢,我一直坚信一句话,是以前有一个非常牛的人跟我说的,说教育的本质是把火点燃,而不是把桶罐满,我一直坚信这句话,授课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包装,用学生可以接受、可以消化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主持人:您既然做了这么多年,今天又获得这个称号,能给咱们的网友、想考托福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曹航:我的建议很简单,因为听力本应该是我们人类被赋予的最强的能力,因为我们刚生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听人家讲话,然后模仿。为什么后来那么弱呢,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哑巴英语,不是词汇的问题、不是发音的问题,是我们听的过程中缺乏思考,思考文章的论点给你要表达的话外之音,思考其他深层次的含义,如果加上思考我相信各位会爱上英语。

  主持人:我相信各位网友如果有曹老师这样的老师教课,会让枯燥的课程更有兴趣。这个比赛是我们新浪教育五星金牌系列比赛之一,我们除了这个比赛之外还有五星金牌留学[微博]顾问、五星金牌中小学[微博]名师,您觉得这个比赛在整个行业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曹航:我觉得因为大家都是教托福的,平时我们都在同一个行业,但是分别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培训机构里面,我们除了网络的视频资源之外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互相交流,我们也不知道其他人听力课程、阅读课程、写作、口语是怎么上的,通过这次比赛不仅仅可以认识行业内的一些人士,而且也可以知道他们教课的一些新的方法,从而自己有一个提升。

  对于整个行业来讲,我觉得通过这次比赛大家会把心思更加放到教学上面,我们整体的教学水平也会得到一个推进。

  主持人:也就是说其实在这次比赛过程中大家可以说既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伙伴。

  曹航:对,这是最关键的,我还要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电话号码。

  主持人:之后可能有什么问题相互可以进行切磋。

  曹航:对。

  主持人:也非常感谢你今天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再给我们这个活动一句寄语吧。

  曹航:希望新浪五星金牌教师的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大家!谢谢您!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