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微博]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引起网友热议。对此,虽然是否取消小学英语课有不同声音,但救救汉语,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9月10日《现代快报》)
每一次有人要发出“救救汉语”的呼声时,总免不了要数落一下英语,称“崇洋媚外”气过重,称我们对英语过于重视,称很多人学习英语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似乎,“救汉语”和取消英语就是一对敌人——我们的汉字危机了,我们的汉语危机了,一切的罪魁祸首,似乎都是“英语入侵”。将“汉语”和“英语”人为对立,似乎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而在这种对立下,也总能引发最大的争议,激起公众对汉语与汉字的热情。
就眼下而言,汉语的确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国学教育的缺失,也是一大遗憾。毕竟,国学中有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于“救救汉语”的呼声,其实一直都不缺失,不少专家学者也多有建议。至于取消小学英语,如今也似乎成为已经达成共识。前不久,教育部“减负十规”再征民意,其中便有学期统考取消英语的条例。由此可见,对英语的痴迷与热爱本身,已经在“降温”了,这虽然还未落地生根,但最起码代表了一种流行趋势。
只不过,救救汉语也好、拯救国学也罢,的确不宜人为将汉语和英语对立起来。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传承与发扬光大;但英语文化也是一种世界文化、国际通用,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这二者都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重要性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他们的侧重点不同。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早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学习英语显然是这一思想的发展,这些年我们引进的一些科学技术,少不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发挥的重要功能。
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理性的见解。众声喧哗之下,仍有理性的声音,即有人建议将英语课设为选修课,减少学生的负担。这样的建议的确比较中肯,毕竟,于多数学习英语的人来说,英语的确用处不大。只是在探讨中,则无需将“汉语”与“英语”对立起来,因为他们天生不是敌人,而是可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