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愚蠢》(选自《恶俗》)
http://edu.sina.com.cn 2000/04/10 中华读书报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了《格调》作者保罗-福塞尔的又一力作《恶俗》。福塞尔以其特有的机智和尖
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示了美国人的感知和品味的不可救药。整个社会都被浮华的空虚和美丽的垃圾所淤塞。恶俗无
所不在,从广告、银行、餐馆、交通,到思想、文学和高等院校,到处都是俗艳、伪善、愚昧、无知和外强中干。恶俗在游荡
,而人们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这就是大众社会的文化景观。你无可逃避,因为你生活在这样
一个虚假的年代。下文是该书的节选。
美国是全世界道德虚夸的大本营。美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视自己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因而对于那些没那么幸运的
国家来说在所有方面都高于他们,并且是他们的楷模,这一习惯使得美国人很容易忽视某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以目前成年人
文盲比率而论,在我所居住的这座大城市(指费城),已承认的就有40%,毫无疑问,实际比率会更高。的确,在组成联合
国的158个国家中,美国的文化程度仅排在第49位。1990年的人口普查因为一个令人吃惊的原因而遇到了麻烦:有相
当一大批人,当拿到丢在他们信箱里的人口普查表时就把它扔了,仅仅因为他们读不懂这张表,就像他们读不懂任何英语文章
一样,其中包括《三只小熊》和《灰姑娘》。这就是那些会在火车站上不得不问站在身边的人去罗切斯特的火车该上那号站台
的人们,因为他们读不懂标志牌。这也是那一大批看不懂钟面的人:那些会在大街上把你拦下来问时间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
买不起一块表,只是他们看不懂那上面都说了些什么。
够了,够了,你会说,这些不过是“少数”,要么就是显然来自下层社会的成员,他们自然什么都是糟糕透了的。不
过,在6000万功能性文盲大军中,就有许多如乔纳森-柯佐在《文盲的美国》一书中所描绘的那种职业人士。谨小慎微却
又极端精于装模作样,此君在纽约工作的情形如下:
早上起床,淋浴剃须,穿上深灰色的上班族西服,然后下楼,在他住的街角报摊上买一份《纽约时报》,并将报纸整
整齐齐地折好,走进地铁,并于上午9点到达工作地点。
他将折好的《纽约时报》紧挨着办公桌上的公文包放好,开始为编辑交给他的一份广告稿设计平面图表,那位编辑就
是他的老板。
“跟我好好讲讲这份稿子。尽管放心,你想要什么我准能抓住要点。”
那位编辑,毫不怀疑,把这看做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在详细阐述其稿件的过程中,他背下了稿子中的每一句话:
一种迅速印在了制图者脑海里的语言。
午饭时他夹着折好的《纽约时报》,随身带着它进了一家咖啡店,把报纸放在他的碟子边上,吃了一块三明治,喝了
一杯啤酒,很快便返回工作地点。
下午5点,他拿着他的公文包和他的《纽约时报》在等电梯,步行穿过两个街区去赶开往城外的公共汽车,然后在街
角的一家商店停下来买了些副食品,然后上楼。
到了家,他把他的《纽约时报》整齐地放在堆报纸的老地方。稍后,他将用其中一两天的报纸包裹垃圾。吃完了晚饭
,他打开电视,如果明天办公室里“有谁想听到什么新闻里的故事,他会依据他从电视里获取的信息给一个干巴巴的、玩世不
恭的回答”。实际上他已经躲过了不少这样的时刻,尽管还是很害怕自己什么时候会不得不那么做。他最常出现的恶梦之一,
他对柯佐说,就是某个时候某某人举着一张上面写着东西的纸走上前不耐烦地冲着他问,“这是什么意思?”
每每遭遇这一最令他羞耻的景象,他便会从恶梦中尖叫着惊醒过来。
那6000万文盲中肯定包括不少这样的职业人士,永远害怕在人前露馅,惶惶不可终日地生活在这一为劳心者所预
设和操纵的世界上。
如果有6000万人像那个人一样是功能性文盲的话,就还有6000万人只具备可以仁慈地描述为“小学五年级水
平”的阅读能力了。每年读书超过一本的人数,只占成年人口的6%,而且这里所谓的“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包括准
色情的言情小说和“怎样使你看上去比现在更棒”之类的生活指南。天啊,每年读一本“书”!而其余94%的人把他们对于
现实的意识完全寄托在电视、广播、道听途说、以八岁孩子的大脑为对象的报纸以及主要用来提高读者“自我评价”的杂志上
了。
结果是,与其工业化的同僚相比,美国在许多别的方面就缺陷更多了。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工业设计上相对于日本
的自卑感。在这一领域,如批评家道格拉斯-戴维斯所写,“我们落后于我们的竞争对手数十年,”一个被我们喜欢自我评价
的积习掩藏与雾化了的事实。
“可残酷的现实是,”戴维斯指出,“美国消费品的风格枯燥乏味,眼光低下,制作加工粗糙,于此很少有什么例外
。”同样,在社会福利方面,较之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美国的低下是有目共睹的,只要诸位睁着眼睛旅行的话。我们的谋杀和
暴力犯罪率远远高于其他工业国家,再加上婴儿死亡率是日本的两倍,美国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自我陶醉的机会。事实上,在
“文明”国家里,美国的婴儿死亡率排在第22位,远远高于法国、意大利、过去的东西德、奥地利、比利时和英国。甚至西
班牙和爱尔兰在此方面也比美国低。此外,这里一旦某人出生了,他或她的麻烦并未因此结束。全美青少年死亡人数的3/4
以上均由暴力引起--自杀、谋杀或交通事故--堪称一项世界纪录。
《纽约时报》于1990年3月宣布,“与其他11个发达工业国家相比,美国的孩子有更多的人生活贫困,只和一
个家长生活在一起,在他们到达25岁年龄之前被杀。”在所有工业大国中,美国的防火安全纪录是最差的,无数人被活活烧
死,更不必去提令人震惊的吸毒人数了。
此外,美国人的愚蠢和无知在欧洲长期成为他人的笑柄。不再是“美国的青春活力”,我们现在可以说的是“美国的
愚蠢”了--或者,用克里斯托夫-拉什的话说,叫做“麻木的扩散”。学校竟然连半受教育的人口都生产不出来已不再成为
新闻了。美国高中里十七岁的学生中只有42%的人能够看懂一篇报纸社论,即便是我们最愚蠢的报纸上的文章也不行--尽
管其原因或许并非由于“阅读理解”的失败(一种被极其聪明地掩盖起来的完全无法阅读的能力)。中学生学习能力测试的分
数日益下滑的传闻已经多年了:1969年至1989年间,志在考“大学”的高中生的分数下跌了53分。在大多数美国大
学里,大多数学生要把第一年(有时第二年也加上去)的时间花在其实只能称为补习的“学习”上。最近,纽约电话公司不得
不从5.7万人中筛出2100名“聪明”得足以胜任电话接线或维修安装工作的人。如今,当你听说某法律公司的一位合伙
人抱怨甚至毕业于最好的法学院的产品都不能说或写得清晰流畅,更不必说雄辩了,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些就是在当
今的电视和视觉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没有能力理解法律其实和不能精确地解释和有效地利用语言是一回事。
当今的美国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巨大的、由那些并不特别敏锐和专注却被迫操纵一种永远取胜的独特而复杂技
术的人所构成的凝聚物。难怪四处潜伏着谬误和尴尬,难怪掩饰和自夸(也就是恶俗)已成了最受人喜爱的国民风格。今天一
个标准的景观就是,一位焦虑的年轻人要用五分钟来完成一次简单的零售交易,这么长的时间干什么呢?竟是由于那架魔鬼般
的机器,嗡嗡、叽叽、哼哼,同时是现金点数机、账目登记机、发票书写机、雇员偷盗检测机等等,原来都是为了满足它的需
要。每一名雇员都是一台机器的跟班。那位头晕眼花、微不足道的年轻的职员,不过是同与日俱增的数码按钮和指示灯作战的
飞行员的较简单的版本。商场职员常常根本无事可做,而飞行员也只好偷偷地切断电源以免他的工作变得太复杂了而不能胜任
。
所有这一切的自然结果就是过度补偿(overcompensation),最常常导致的就是某一种形式的恶俗
。大多数人所经历的实际的美国人的生活是如此枯燥乏味、单调和胸无大志,如此疏离于过去的传统和欧洲文化的共鸣,于是
它要求把自己“提高”和呈现为某种绝妙的东西来补偿。恶俗于是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对于全民族的空虚和乏味的自然反应
,并且,它的方式的确代表了至少是对虚幻和与众不同的价值的追求。例如: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家值得光顾的餐馆,那么,
与餐馆老板合谋参与恶俗的游戏也算是当地人可以聊以自慰的事情吧?---正儿八经地对待狗屁不通的菜单、伪装的法国菜
、跳芭蕾舞似的餐酒服务,全部是对纯正事物的粗笨模仿。要想体现恶俗,你必须要有两个演员,一个展示者和一个光顾者,
二者同时参与颠覆真实的阴谋。再说了,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美,没有个性,没有魅力,而且的确仅仅被财迷、庸人和自满的乡
巴佬所占据,那么和当地的“画廊”兼礼品店合作也是一种安慰,从那儿获得一些可怕的批量生产的“雕塑品”,并认真地把
它们当作“艺术品”摆放在家中。
恐怕没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并非美国的一切都是糟糕或恶俗的。
这里仍然有一些品味活了下来,足以将穆罕默德-阿里之流赶出视线以外,使他在公众面前说不了话;足以认清(尽
管仅仅是含蓄而无声地)越南战争是一件丑闻。有些东西,真的不错,甚至非常好,如美国开放的边境,只要它尚未被诸如麦
克卡伦-沃尔特法案这样的蠢事所损害,只要美国公民是自由的这一假设仍然成立,而且他们的确可以被邀请去周游世界。再
加上“第一修正案”,那你就会拥有一大堆令人敬仰的价值,甚至值得为之去死。外交官兼学者乔治-F-坎农对此非常了解
,尽管他在最近写的书《生活速记》中给了美国一个糟糕的评价。他在该书中坦言,一个像“冷漠荒凉”这样的词语或许可以
最好地描述出他今日所见的自己国家的形象。他解释道:“读者可能会以为我(在美国)只看到了丑陋、庸俗和衰微。”但是
,他总结道,引导他的目光流连于这一切污迹的只是朴素的感情:“如果没有只属于我自己的对于这个地方的热爱,附着在它
表面上的这一切不完美就不会如此有力地击中我……”
一年中总有那么一天,美国接受的惟有赞美。那一天是七月四日。
在所有其他的场合中,那些对美国怀有美好祝愿的人们,就要全力以赴地将美好与糟糕、尤其是将美好与恶俗区分开
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