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公务员考试是否应该打破学历类别限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2 11:31 深圳商报 | |||||||||
背景:据报道,近日,厦门市春季公务员招考开始报名。本次招考取消了学历类别限制,所有职位要求的学历均不区分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这是厦门市首次允许自考、电大、夜大、函授等国家承认学历的非全日制学历文凭获得者报考公务员。有人认为此举有利于打破学历歧视,也有人认为这对全日制学子不公平。 “五大”生不是“武大郎”
曾几何时,社会上把电大、职大、函大、夜大、业大等非全日制学历文凭获得者统称为“五大”毕业生。和那些全日制毕业生相比,“五大”生好像变成了“武大郎”,比人家矮了一截,在就业、评职称时也屡屡遭受歧视。如今厦门市春季公务员招考打破了这种歧视,我以为这是在全国开了个好头,也盼望其他大中城市都能跟进效仿。 其实,“五大”生中也有不少成了杰出的人才,比如曾任TCL总裁的吴士宏、燕京啤酒集团总经理李福成、赛特集团常务副总裁王辛民等。诚然,“五大”生的基础相对全日制毕业生来说是略逊一筹,但要知道他们大部分都是“宽进严出”的,他们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全日制学生少,而且他们之中有不少都是很有潜力的。这些人如果因是“五大”毕业生而被挡在公务员之外,的确是非常可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不少全日制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课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试也是“60分万岁”,这样混出来的全日制毕业生,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也可能是“滥竽充数”。所以,报考公务员取消学历类别限制,我举双手赞成!公司职员方华吉 起点不同却挤在一起,这样的竞争不公平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不断升温,有的报考岗位比例竟超过100:1。如此火热的场面,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而取消学历差别则无异于“火上浇油”了。全日制的大学生们都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才得以进一步深造,他们每天在优美的大学校园里吸收各种文化知识,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社会大学”所不能给予的。一旦进入社会,熟悉了工作流程,他们的专业素质、基础知识的积累就会源源不断地发挥出来,其发展潜力是远远大于非全日制毕业生的。 虽说获得自考、夜大、函授等学历的人也值得我们敬佩,他们在工作之余牺牲个人的休息娱乐时间,用来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即使获得了学历,和全日制毕业生的差别也还是存在的。大家起点不同,硬是为了标榜“一视同仁”而挤在一起,这样的竞争才是最不公平的。所谓“行行出状元”,并不一定非要当公务员啊。读者葛贞 自考生坚韧、有毅力,工作起来也会很负责 我很赞成厦门市政府的这一举措。“国家承认学历”不是口号,它更应该落在实处。代表国家的政府机构早该这样做了,要不然“国家承认学历”如何体现?自己起早贪黑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在众多场合偏偏因为它是“非全日制”就比他人矮一截,这本身就很不公平。我自己就是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学历的,尽管没有报考公务员,但在工作中却比同职位的同事薪水少几百元,领导将此归结为“出身不同”。 其实,通过“非全日制”取得学历的人更有突出的品质。既然能顺利毕业,说明他们有各自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坚韧、有毅力、稳重、严谨。要知道,完全靠自觉学完本该几年时间掌握的知识,不具备这些品质是很难办到的。这些人工作起来不是更负责任吗?只要有知识、是人才,你管人家是白天学的还是晚上学的?宝安泰安花园读者董新旭 “海龟”和“土鳖”一个价? 首先得声明,我自己就是一个“函大”生。尽管如此,我还是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非全日制学历与全日制学历相比,无论是文凭的获得还是学生的素质,都有着不一般的差异!从市场上看,人工种植的“高丽参”与老林子里头挖出来的“野山参”、养鸡场中的饲料鸡与农家小户的放养鸡都不是一个价,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培养成本与产品质量的问题,就如同“海龟”与“土鳖”不能一个价一般,道理是相当简单的。 将国家承认的非全日制学历文凭获得者与全日制学子等同对待,实际上是混淆了这种差别。不同质而同价是违背市场规律的,是“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变种。就好像研究生与高中生的待遇一样了,谁还去读研究生呢?至于说学历并不能绝对代表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我承认,但是在目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指标比学历能更直观地说明一个人的大致能力呢?我不赞成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沙头角读者桀颖 同等学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生下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怎么同等学历文凭的人就有高低贵贱之分呢,这说得过去吗?支持招考公务员“只针对全日制学子”的人,可能是怕会有更多的人挤进来抢他们的饭碗吧。 清华大学的学生不是也有拿浓硫酸泼狗熊的吗,难道说全日制学子的综合素质都一定是好的?有的人开始受教育并不多,但通过一些非全日制学习充电后,最终成为了年轻的企业家或公司骨干,这样的例子同样有很多。难道说非全日制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都是差的,都应该把他们拒之门外? 学历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非全日制学历的人只不过是没有呼吸到大学校园里那块土地散发出来的空气罢了,其他的哪点比不上全日制学子?国家既然是公开招考,要广纳贤才,这样“一刀切”的制度就难免有点太生硬教条了。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难道制度就不能更新吗?全国都应该向厦门市这一做法学习才对,这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读者刘本华 可能助长弄虚作假之风 尽管从理论上讲,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应该有着近乎相同的含金量,在报考公务员考试中取消两者差别体现了一种公平和公正。但事实上,在目前的学历教育条件、环境和机制下,有些非全日制教育已发生了蜕化变质,不仅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成了一些人施展“弄虚作假”和“以权谋私”等伎俩的舞台,而且大大降低了学历的含金量,变得名不副实。只要按规定交了学费,学历就成了囊中之物,于是,也催生了各种代听课、代做笔记、代考试等丑闻。无形中,非全日制教育成了一些人投机取巧获得学历的一个捷径,甚至是文凭的批发市场,搞明码标价、论质还价的勾当,严重损害和败坏了非全日制教育的形象和声誉,扰乱了文凭和学历市场,损害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目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由于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模式、要求、标准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使拥有同等学历,其能力和素质也有高下之分。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选拔取消学历差别,就容易造成公务员队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在现阶段报考公务员取消学历差别,从表面上看是公平、公正的,而事实上却可能助长一些学历教育中的歪风邪气,使一些人更加肆无忌惮地弄虚作假,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和浮躁,从而降低和破坏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公信力。电力职员冀卫军 学历不是问题,能力才是关键 学历并不代表能力,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取得同一学历的人,能力也可能有天壤之别。再说了,一流的学校有三流的学生,三流的学校也有一流的学生,二者相比,前者不一定就比后者强,说不定前者的能力还远远不如后者呢。推而广之,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的能力也不见得就比“社会大学”出来的人强多少。各地招考公务员的目的是为了录取优秀人才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了寻找一些博士、硕士来装点门面。因此,学历不是问题,能力才是关键。 公务员录取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期间就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既然一些人觉得低学历者能力不如人,那就让他们一起考试来决定胜负好了,分数面前,高低立显。假如一个博士笔试、面试都比不过一个专科生,我觉得这个专科生就应该被录取;如果一个低学历者考试成绩不如高学历者,那么高学历者就应该被录取。总之,我觉得报考阶段不应该人为地设置门槛,录取过程则要公平、公正、公开。电信职工陈治勇 三言两语 ▲我也参加过自学考试,深深体会到其中的艰辛。没有老师指导,一切都要靠自己对着枯燥的书本来自学,这需要持久的毅力和学习的热情,我就有一门课程连续考了4次才通过。招公务员应该在能力上见高低,不应该因为学习途径不一样而将人拒之门外。(沈炯荣) ▲别说学历类别限制是多余的,我觉得就连学历都不该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让更多的人享有报考公务员的机会。(房畅宜) ▲全日制大学与非全日制大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严进宽出”,而后者是“宽进严出”。招考公务员理应取消学历类别限制,但是,这会不会仅仅是“作秀”呢?里面会不会搀杂“暗箱操作”?(德荣) ▲一般的管理人员是不是全日制文凭可能不那么重要,但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一些职位,还是应该讲究“出身”。(木樨) 编辑附言 今天的讨论,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公务员考试应该取消学历类别。以往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上非全日制大学的都是考不上“正规”高校的人。其实,不少人不是因为成绩不够,而是因为家庭贫困或其他原因。公务员考试对全日制、非全日制毕业生一视同仁,真正体现了惟才是举的人才观。不过,现在确实有少数非全日制学校没有严把学历文凭关,导致文凭“注水”,名不副实,这应该是对本话题持反对意见者所担心的。(张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