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高考语文指导:抓住4个点巧解语段结构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1 10:21  燕赵都市报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包括现代科技文〈社科文〉和现代记叙文)中,语段的层次分析始终是设题点。尽管分析结构是学生们平时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做题时答得并不好。似乎学生们在全文的大结构分析上还有个大脉络,而针对某一语段却反而难以下手,或是一筹莫展,停滞不前;或是马马虎虎,匆匆而过,结果关于语段结构所设的题总是得不了几分。以下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些简易且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方法归纳

  解答“关于语段结构所设的题目”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抓住四个点,合并同类项,综合来归纳”。

  1、抓4个点①句子:过渡句,首尾句②词语:关联词,序数词③标点:分号,句号④位置:标题,首尾2、梳理段落①准确概括,合并同类———陈述对象一致的;陈述对象一类的;表达方式一致的②分析层次,抓住逻辑———顺承、并列、因果、总分(总分总、分总)3、归纳概括

  例题分析

  1、分析下面句子层次: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既走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a.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其中后悔之事,那是俯首皆是。b.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c.那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分析:本段第一层在a前。a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引起下面抒情议论。这是要找句子(过渡句)。另外a、b、c几句也属于一组同类项,都是在谈“我经历中后悔的事”,如此本段结构就清晰了。

  2、分析下面句子层次:首先我们的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等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大量有色金属远未被开发;其次水力资源丰富,我国的几大水系构成的水网交错连接,范围既广,水量又大;再其次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四大近海的大陆架蕴藏着储量极大的石油和

天然气,等待着我们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可利用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称:我们肯定有更美好的明天。所以,在我们的宏伟蓝图中,我们可以更有底气地大胆设计、勾勒。

  分析:本段第一层在第一个“所以”前。由“首先”“其次”“再其次”三个序数词连接成。三层原因(属于一组同类项)与后两个所以(又属于另一组同类项)构成大因果关系。这就是要找“词”(关联词、序数词),另外要注意到两个分号,也起到标明层次作用。

  3、问: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1)人生路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2)人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就是生我养我的乡土。(3)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4)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5)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6)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畴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空气,千丝万缕粘着边。(7)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方向,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做茧,紧紧地包着自己,一辈子附在身。

  分析:首句是“起点站是童年”应为总起句,尾句是“童年的烙印一辈子附在身”应为总结句,2至6句是同类句,大结构应为总分总关系,那么找具体的烙印应在分述部分找,即在2至6句找,分别是:父母亲族的逗弄,乡土的山水草木,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亲的音容笑貌。

  以上3个例子在句、词、标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还有一个点是“位置”,其实这个点可以看作着眼开始分析的前提,是先要注意位置的。抓住这几个点后就可以较容易地来分析这个语段的组合关系,合并同类句(按照陈述对象一致、陈述对象一类、表达方式一致的标准),再整体看全段总的逻辑关系(顺承、并列、因果、总分总)就很容易分析出来了。

  本期嘉宾:唐山11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邵润民

  本报记者:齐欣 整理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