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校招生 > 正文

唱响传媒先锋的主旋律--记中国传媒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2 18:29  《高校招生》

  画外音

  说起中国传媒大学,也许有些人会有些陌生,但是一提到北京广播学院,那就谁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北广的前身是1954年3月3日创办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广播事业干部”;1958年9月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广播事业人才的高等学校。1959年4月2日,在北京广播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大学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的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19日,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等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

  学校网址:www.bbi.edu.cn

  招办电话:010-65779370、65779256

  有一些歌,乍听之下非常优美动听,可听多了就会觉得腻味;有一些歌,它的旋律会在你脑海里久久回荡,余音绕耳,意犹未尽。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就是这样一支让人回味无穷的歌。

  午后,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广播里放着怀旧的英文老歌,那是芭芭拉史翠珊,一个别样美丽的女子的经典之作。我微微侧头,核桃林——校园中极致的美丽:树叶是黄色的,枝干是那种秋天才有的质感,树下堆积的落叶很厚,满眼都是光色的流荡。风吹着,于是有了漫天飞舞的黄叶,翻卷在空间中。在林中的小径上,人来人往,那各种表情和穿着,是幕好剧。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落,斑驳着,柔和着。我的思绪和情感像被放大了一般,一丝牵动就能掀起波澜,那样的畅然与惬意。

  漫步在校园熟悉的小径,重温着曾经的广院,她几经沉浮,顽强而执着的脚步感动得每一个广院师生热泪潸然;放眼中国传媒大学辉煌的发展前景,我顿觉信心百倍,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这里是知识的殿堂,求学的圣地。让人感动而自豪的是,学校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建设原则,实施“造峰填谷”的学科发展高原战略,先后建立了1个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专业,29个硕士专业,6个专业学位点;学校以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教育为重点,形成了文、工、艺、管、理、经、法、教等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集中一切力量和资源,将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引领着中国信息传播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

  丰富多彩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这座艺术殿堂最引人入胜的精彩所在。忘不了一次在小礼堂观看艺术节的复审场景,一名声音和歌手张宇的低回浑厚不相上下的男生歌手,演唱时因为伴奏带出问题而羞涩极了,但依然赢得了挑剔的评委和观众热烈的掌声;忘不了第二十届“广院之春”,大屏幕上誉满天下的师哥师姐们的回顾与畅想,舞台中央一条条完美的声线悠然回荡,真的让人欢呼雀跃,热血沸腾;忘不了“黑匣子剧场”01表演班的毕业大戏《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个个人物鲜活生动,相貌、服装、表演都无可挑剔,谢幕时他们的老师,一个花甲老太太眼中闪烁的泪花让人重温师恩的朴实与伟大;忘不了学校经常举办的各种前沿讲座,各种各样学生社团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这样的动人场景每天都在校园上演,让人留连忘返。

  在几年的耳濡目染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开放与包容,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升办学水平。“九五”以来,学校共接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外国专家、学者1500余人次,派出教师赴国外进修、讲学和学术交流800余人次,同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广播电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对外交流的扩大,培养了一大批博学而充满亲情的老师,教声学选修课的王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将自己对生活、对音乐体会的点点滴滴,融于课堂讲授中,和我们共同分享。在圣诞节的前夕,王老师还特地找来了许多平安夜的曲子,把最经典的歌词抄在黑板上,指挥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吟唱。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已有外孙女的他,为了更了解学生,还认认真真地去听F4的演唱……

  尽管中国传媒大学没有像北大、清华那样阔大的校园,但她有午后伴着浪漫的广播从小道旁密织的枝叶里泻下的一、两点斑驳的阳光;尽管她没有许许多多名校那样悠久的历史,但她有自由的空气、适合的土壤让奔放的青春自由自在地成长。50年硕果累累,中国传媒大学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和相关行业培养输送了近6万毕业生,培训在职人员34万人次,累计接受外国

留学生3894人。可以自豪地说,传媒人已遍布全国各地及美、日、澳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了各自工作岗位的业务骨干,许多人成为著名的编辑、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编剧、制片人、翻译、高级工程技术专家。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荧屏主持人罗京、李瑞英、敬一丹、张宏民、白岩松、崔永元、李咏、李湘、李霞等都是我校的毕业生;每年的
中国新闻奖
、范长江新闻奖、金话筒奖、星光奖、彩虹奖等众多国家级专业奖项,都有我校校友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现任和前任总工程师均为我校校友;凤凰卫视从总裁刘长乐、副总裁王纪言到大多数中高层管理者和主持人都曾在我校学习、工作过。

  我深深地迷恋这里,那些在清晨雾霭中诵读的珠圆玉润的声音,那些毫不掩饰的张扬着的青春激情,那些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专业、非专业的摄像机,那些舞台上叫人难以忘怀的精彩无限的表演,那些名扬九州回到学校却依旧是一副青涩模样的师哥师姐,那些著作等身学富五车却常常和学生闹成一片的良师益友……闭上眼睛细细地体味,中国传媒大学,你是我求学生涯中的理想圣地,这里的生活,就是一首足够浪漫的歌,一首心中永远的歌。 (文/王维家 董青 姜盼)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