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广州学生填报志愿太盲目 专业评估软件盛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04/11 11:32  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着高考临近,一个“为考生提供升学指导”的“专业选择评估系统”正在广州市的高三学生中悄然兴起。该测评通过各类生活事件测查学生的职业兴趣及学科兴趣,向测试者提供最适合的20种专业。但有关专家表示,测评结果仅是一个参考,考生要科学地认识自己。

  ◆“大学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填报高考志愿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不得
不提醒学生一句,填报高考志愿还是要靠自己,不能盲目迷信电脑测评结果。”

  ◆“在目前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体制不健全、甚至是缺位时,电脑选专业的出现,总聊胜于无。”

  专业选择评估系统通过多达152道测试题对学生的“学科兴趣”、“职业兴趣”、“个性风格”等心理特点进行评估,进而得出若干适合测试者的专业

  以供选择,应该说这样的测评结果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但是,如果过分迷信电脑测评结果,甚至将其作为选择专业的唯一依据,那就颇值得商榷了。

  其实,不少学生对“电脑选专业”趋之若鹜的原因就在于自己过于浮躁,过分注重快速得到专业选择的结果,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对自己作一个客观的评价。但实际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始终是自己,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应该有能力比较客观科学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现有的成绩、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报高考志愿。

  大学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填报高考志愿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不得不提醒学生一句:填报高考志愿还是要靠自己,不能盲目迷信电脑测评结果。

  反对不能作为报考依据

  所谓“专业选择评估系统”,也就是一个软件而已,这个软件的程序是怎么样的,那么结果就是怎么样的。而做这个程序,因为程序员本身是根据资料进行设计的,每个人的情况也各有不同,那就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换一个说法,也就是如果有两位程序员分别做一套“专业选择评估系统”,同一个学生去测试,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再说,仅通过这些题目就真能客观地评估一个人吗?

  赞成电脑参谋聊胜于无

  很多人都很容易地指出:电脑选专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将其斥之为“迷信”。不过我倒觉得,在目前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体制不健全、甚至是缺位时,电脑选专业的出现,总聊胜于无。

  目前的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埋头苦读,或者没有闲暇去了解大学里的专业,或者因为离大学太遥远,很难接触相关事物,因此,往往到了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而另一方面,对考生而言,高考相当于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将决定今后的人生道路,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更是“跳农门”的关键一步。因此,一旦填错,悔之莫及。也正因为如此,高三学生才会“病笃乱投医”。

  客观地说,电脑的个性测试虽有诸多不足,但还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并非全然不可信。做参考,未尝不可。

  第三只眼

  因为需要,所以兴起

  “专业选择评估系统”不仅出现,而且还相当受欢迎,这种现象,并非学生迷信,而恰恰说明目前没有建立起指导高三学生填报志愿的有效机制。

  相信大多数高三学生,尤其是信息不太灵通的农村高三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十年寒窗苦读即将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填报高考志愿却异常令人头疼。对于长期专注于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大学和大学的专业设置实在太陌生,而单靠一个简单的招生目录和若干大学的招生海报,根本不足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命运的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甚至连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就像大学纷纷建立就业指导中心一样,高中也有必要建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机制,有效的指导机制。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编印大学专业介绍读物,大致勾勒大学专业设置、各类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日后就业方向等等,让高三学生心中有底;其次,作为中学自身,应该了解大学专业设置及就业的动态,专门为高三学生上几堂志愿填报指导课;再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应该联合力量设计一套更具权威性、更具指导性的“专业选择评估系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利用。

  既然专业选择评估系统不尽可信,为什么不去建立一种更可信的指导填报高考志愿机制呢?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