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面壁十年图破壁 高考化学应对症下药练技巧

http://www.sina.com.cn 2005/05/16 15:06  精华听课网

  作者:精华复读班化学高级教师 桑建强

  “面壁十年图破壁”。广大考生马上要经受高考的考验,要赢得高考,首先要靠实力,但也不能忽视技巧,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技巧是考生提高成绩的重要保障。本文拟就学生在高考中常犯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以期使学生能在高考中迅速提高能力。

  (症状:本末倒置,仓促上阵。

  (表现):在复习过程中,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只顾做题,题做了不少,但收效甚微。

  (处方):在复习过程中,尤其是冲刺阶段复习时,要做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课本,以“本”为主;二是回归考试大纲,以“纲”为导;三是回归高考题,以“练”为辅。真正把考纲所列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双基”的掌握。因为双基是素质的核心,双基是应用的基础,双基是能力的源泉,双基是创新的脚踏板。

  (症状):位置摆错,估计过高

  (表现):不能准确定位,眼高手低,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处方):要给自己准确定位,答题时心里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第二个人是精明的命题者;第三个人是挑剔的阅卷者。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要有二个立足:立足一次成功,立足中下题目。

  (症状):审题不清,误用信息

  (表现):读题不认真,或只看题一半即开始答题,致使时间白白浪费或造成丢分。

  (处方):1.审题抓关键,看清是正确、错误;大、小;强、弱;可能、一定能;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物质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一审二谋三动笔。审题时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读:默读题干与问题。②画:找题眼画记号。③联:联系题目主干信息、题干与问题之间,题目与所学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缺什么桥梁。④挖:挖掘隐含信息。⑤悟:有丰富知识经验积累和沉淀,在遇到问题时才会产生灵感,才会悟出方法、悟出技巧。

  (症状):基本功差,书写不规范。

  (表现):在试卷上专业术语与错别字,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化学式写错,书写潦草。

  (处方):1.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特别是专业术语中一些字的书写。化学中常见错别字有:①乙稀(烯),②消(硝)化反应,③笨(苯)环,④脂(酯)化反应,⑤酚醛树酯(脂),⑥木碳(炭),⑦炭(碳)元素,⑧化和(合)物,⑨巨(剧)毒,⑩溶(熔)化, 11熔(溶)解,12退(褪)色,13法(砝)码,14钳(坩)锅(埚),15钥(药)匙,16用酒精灯烧(加热),17摇(振荡)几下试管,18石棉瓦(网),19长劲(颈)漏斗,20卒(萃)取。

  2.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如N和H,Cu和Ca,S和O等要严格区分。

  3.掌握化学式书写规律:如CH4、NH3不能写成H4C、H3N,OH-不能写成OH+,(NH4)2CO3不能写成(NH3)2CO3。

  (症状):只求数量,得势不得分。

  (表现):每题都做,只求快,但得分不多。

  (处方):应考时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①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保证得分。②快与准的关系:只有准,才不必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在考场上解决的问题,适当放慢一些,就会准一点。③难题与易题的关系:遇到难题不打持久战,看到易题不放松,看到难题不胆怯。

  (症状):离子方程式,判断失误。

  (实例):下面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在实验室用Ca(OH)2固体和NH4Cl固体反应制NH3:NH4++OH-=NH3+H2O

  D.在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2OH-=Cu(OH)2↓

  E.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H++OH-=H2O

  (解析):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判断是不是离子反应,只有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才是离子反应;然后在离子方程式中,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成,把难溶的、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物质写成化学式;最后,离子方程式配平包括元素的原子个数的配平和电荷的配平两个方面。因此,本题中A式电荷不守恒;B式把难溶的CaCO3写成了离子的形式;C式是固相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E式漏了参加反应的Ba2+和SO42-离子。D式正确。

  (处方):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解此类题目,必须明确“三项原则八大注意”。

  “三项原则”是指(1)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其它写化学式。(2)电解质固体或纯液体之间,如NaCl固体和浓H2SO4的反应,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3)特殊物质特别对待:微溶物在生成物中写分子式,在反应物中,如果是溶液,写离子形式,如果是浊液,写分子式。若NH4+与OH-在浓溶液中反应或加热,生成物写成NH3↑+H2O,其它情况下写NH3·H2O。

  “八大注意”是指:(1)注意是否符合反应客观事实。(2)注意拆分是否合理。(3)注意是否漏写部分离子反应。(4)注意是否遵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关系。(6)注意物质的状态、↑、↓及=、 应用是否正确。(7)注意反应条件。(8)注意反应试剂的滴加顺序。

  (症状)(7):无机推断,难以突破。

  (表现):典型物质的典型性质掌握不熟练,看不出明显的突破口。

  (处方):无机推断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解题思路一般为:整体浏览扫描→反复推敲辨析→深挖细找抓关键→找准突破口→意向猜测举例→全面分析验证(正推法、逆推法、论证法、筛选法)→最后确认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中学阶段可做为突破口的主要有以下三类:

  (1)特殊反应形成的转换关系:单质A+单质B转化为化合物C;化合物C+单质B转化为化合物D。单质A可以是S、N2、P、Na、C等。化合物甲+单质A→化合物乙+单质B,单质A可以是Na、Mg、Al、F2、Cl2、H2等。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单质A+化合物丙。符合该形式的有①归中反应,如SO2和H2S反应。②歧化反应。如Na2O2与H2O或CO2的反应。③CO还原氧化物,如CO与CuO的反应。

  (2)特殊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是汞,非金属是溴。物质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磷燃氯中烟雾茫,铜丝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有颜色的离子是:一阴三阳,红蓝绿黄。(MnO4-、Cu2+、Fe2+、Fe3+)。沉淀有颜色的如AgI为黄色,Cu(OH)2为蓝色等。

  (3)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如显碱性的气体唯有NH3;与碱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只能是Fe2+;遇到KSCN显血红色,遇苯酚显紫色,只能是Fe3+等。

  (症状)(8):有机反应,丢“小”写“分”

  (表现):有机题主要丢分是有机方程式的书写,主要表现在丢掉小分子物质,方程式中写分子式。

  (处方):有机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区分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方程式中只能写结构简式,由于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体,因此有机方程式中不能写分子式。

  (2)注意一些基因的连接方式,如―CHO不能写―COH,―OH不能写OH―,尤其注意官能团在物质左侧的书写规律,如三硝基甲苯中苯环左侧的硝基不能写成NO2-。

  (3)碳只能形成四个共价健,不能少写或多写H。

  (4)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不用=或 。

  (5)方程式一定要配平,凡是方程式不配平的,一律不给分。

  (6)消去反应、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等切记不要丢掉小分子物质,否则一分不得。

  (病症)(9):化学实验,一头雾水。

  (表现):对实验题无从下手,很难得满分。

  (处方):近年的高考实验题,基本都是来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此要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重温一遍。抓好“操作要点”、“实验细节”、“现象描述”。对于一个实验,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还能怎样?”“怎样更好?”等方面展开讨论。还要抓解题规律,如顺序的连接,气密性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症状)(10):化学计算,整题空白。

  (表现):2004年北京理综试题中化学计算题空答率为全卷之首。

  (处方):明确空白只能得0分,只要书写,可能就不是0分,做到分层推进,每分必争。

  (1)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尤其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2)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守恒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等。

  (3)掌握计算题的解题规范:

  设未知→写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关系量→列比例式→计算求解→答。

  (4)掌握主要题型的解题关键:

  ①多步反应计算:关键是列关系式,体现原子守恒。

  ②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关键是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列关系式。

  ③过量计算:关键是判断过量,以不足量为据进行计算。

  ④混合物的计算:A一组分子不参加反应,只按参加反应的进行计算。B各组分平行反应,可联立方程,可用十字交叉、极值、均值等方法求解。C各组分相互反应,属过量计算,按不足量求解。

  高考的竞争是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竞争。双基是核心,心理是基础,方法是保障。最后视各位同学轻装上阵,稳定发挥,取得佳绩。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