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考极速冲刺百分百 > 正文

高考物理冲刺复习:加工三大能力中薄弱环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05/17 10:34  新闻晨报

  加强重点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

  每年高考物理命题中力学和电学占重要比重,尤其是不少电学内容还涉及到力学知识,这里就更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复习内容:一、高中物理的各种运动中,如匀变速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是经常出现的内容,是肯定要考查的知识点。学生不仅要理解、掌握好它们的基本公式和规律,而且还要注意到产生它们的条件和特征,千万不能用习惯的模式生搬硬套所有
的问题。如2003年高考上海卷第20题就是这样的问题:求一个小球从水平面运动到斜面底端所需要的时间,如图所示。结果不少学生误认为小球在斜面上依然是直线运动。

  这是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产生的条件没掌握好。对于类似这样的物理运动或者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考生要归类分析比较,不但要理解、掌握好规律,而且更要注意到产生它们的条件和特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知识融会贯通。

  二、在综合习题的审题中,学生往往缺乏系统综合分析能力,造成思路混乱,条件、方法都不顾及,抓到一点就以为是全部,陷入误区者不少。为此必须建立完整的审题思维过程。以下是一般审题时经常要考虑的四个问题:1、弄清本题目中研究对象是谁。

  在每一道习题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对象需要分析。如何确定对象是首要问题。一般来说,每道题中研究对象从已知条件或所求的物理量中可以简单判断出来;如果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时,要考虑到用隔离法或整体法。

  2、分清本题目中有几个物理过程。如果研究对象只有一个物理过程,就可分析找到它初始、中间、最后状态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从而判断出这一过程中物体的外力是否变化?运动性质是如何的?各个位置具备什么物理特征等条件来。如果该题目中有几个物理过程,则根据时间先后顺序,首先划分好几个物理过程。每个过程划分的范围不是根据时间长短,而是根据受力情况或物理特征,有时候某过程是很短的时间,然后对每个过程如上述一样进行分析(包括力、速度、能量等),找到每个过程之间各个物理量的联系(如速度、时间、位移和能量等)。最后确定是把几个过程分段进行列方程分析还是把几个过程看成一个大过程来进行列方程分析。

  3、分析、研究对象在各个过程中在干什么。这可以根据①静止或②匀速运动来确定ΣF=0或ΣM=0,如③匀变速运动,则合力为恒量。如④匀速圆周运动,则ΣF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始终指向圆心……或根据其物理现象具有的特征找出彼此的关系。

  4、选择参照物和必要坐标,采用合适定律列出方程,再统一单位进行运算。这里首先要确定矢量方向,每一道题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正方向:在牛顿定律中往往选物体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而在运动学中以初速度V0为正方向。在功和能中尽管都是标量,但分析每一个力做功时还要注意有正功和负功的区别,同时必须选择地球为参照物。最后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注意物理实验的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

  要更自觉地加强实验复习意识,不仅仅是大纲上规定的学生实验,而且要在原有的实验能力基础上,放手重做一遍老师的演示实验,如光电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等等,还可以创新改革原来的方案或器材,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珍惜短暂的动手机会,不能死记硬背一些实验器材和步骤,重要的是掌握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原理,达到什么目的,应该注意什么地方,如何操作才能达到精确合理,敢于思考实验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能力

  一方面应该更多地把生活和生产实际上的简单问题联系起来,更灵活地学好物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如复习到力的平衡时,可联系到桥上的铁拉索的作用等;复习万有引力的时候,可联系到神舟5号的例子;复习电场中带电粒子运动时,可联系到电视机等;复习直流电时,可联系电蚊香,电饭锅等例子。联系实际问题时,应该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枝节,不要被次要的现象迷惑了主要的方向。

  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地与一些当前世界上的新技术挂钩,如超导现象、粒子加速器、电磁流量计等例子。(作者:向明中学高级教师 陈开先)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