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可为儿女心的英雄 加强亲情教育刻不容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30 13:42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日前,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发起了一个题为“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的开放式调查。调查结果中,排在中学生心目中前10位的英雄依次为:毛泽东、父母、周恩来、雷锋、刘翔、成龙、任长霞、刘胡兰、董存瑞、杨利伟。 读罢新闻,亦惊亦喜。
惊,缘自父母也可以成为儿女心目中的英雄,而且还位居“榜眼”。在外国,孩子把父母视为头等英雄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没有谁比父母更爱、更照顾他们。而在国内,此前所作的同类调查中,父母甭说入三甲,甚至无缘前十;喜,因为中国的孩子开始认识到父母的艰辛与伟大,把亲情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中国父母无疑是世上最无私、最具奉献精神的父母,从小孩子出生,到读书、就业、置业、成家……样样操心,甚至等到孙子出世,老父母还要发挥余热,帮忙照看第三代,有些父母累到死,也没有给自己留点时间、空间。相对而言,中国父母又是最不能得到孩子认可的父母,有些父母为孩子操劳了一辈子,付出所有心血,儿女却视而不见,心安理得,把父母当球踢,甚至遗弃的也时有所闻。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甚为丰厚的国度,父天母地,父母被赋予堪比天地的高度。表现在教育上,不但其蒙学课本经常强调父母之恩,甚至还有专门的《二十四孝图》、《孝经》之类的书籍广布。封建时代的官员,遇到父母过世,必须辞官回家,守孝三载,谓之“丁忧”,上至宰相,下至七品,莫不如此。非但如此,孝敬父母出名的儒生还可以被举荐当官。 可是,经过上世纪的破旧立新,尤其是“文革”期间大兴的检举、灭亲之风后,亲情、恩情被淡化了。经过多年的“熏陶”,国人的阶级意识提高了,斗争意识提高了,而与此相反的是父母的地位下降了、亲情的地位下降了。教科书中,也充斥着斗争故事、英雄故事,而亲情故事、感恩故事却不多,难怪有不少孩子连自己父母多少岁、生日都不知道。曾经,一个为父母端盆洗脚水的公益广告轰动全国,足以窥斑见豹。 父母都不爱,又怎么会爱别人?这是一个常人都懂的道理,一个连父母也不必崇敬的社会,必将是一个是非不分、亲情缺乏、道德沦丧的社会。今天我们的社会已走向公民社会,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亲情教育,让这个社会更富人情味,更和谐。这个时候,加强亲情教育刻不容缓。(文:练洪洋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