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老师谈志愿填报:注意避免四大误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02 11:2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尽管各地招考部门多年来不断探索,改革录取体制和程序,但每年因志愿填报失当引致的落榜或牵强服从都不在少数,令人叹息。归纳起来,填报志愿失当大多起因于一些误区。志愿填报中,考生和家长常常要注意和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A.好高骛远,追逐名校近年来,社会上对高等学校的评估排名此起彼伏,高校的信息也越来越透明,考生和家长(甚至中学教师)对名校的追逐呈愈演愈烈之势。有些考生不上
B.盲目决策在填报志愿中,常常有家长仅根据自己的思维或喜好强求孩子定目标,有的老师从自己的业绩出发而不是从考生未来发展出发,让考生报考一些名牌类的高校。这些盲目决策的后果显而易见,前者很容易出现考生不喜欢自己就读的学校或专业,后者往往导致一些考生落榜。 C.信息不详填报志愿的时间段很有限,考生若在高考后才收集高考信息,往往就迟了。信息不详带来的误会多种多样。有地址不详的,如以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河海大学在天津;有名称不详的,如把西北大学当成西北工业大学,把哈尔滨工程大学当成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政策不详的,以为国家助学贷款个个都能贷到,以为大学念书很轻松,不用费劲也能毕业,以为自主招生就是学校想招谁就招谁等等。信息不详必然造成决策失准,考生录取只能凭运气了。 D.满打满算,不留余地部分考生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评价过高,估分时满打满算,缺少余地。有的考生自知考得不好,但是羞于启齿,怕父母责怪,同学嘲笑,于是自欺欺人、谎报分数。特别是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由于是主观评分,评价误差有时很大,有的省、市、区实测误差达到30分。数理类的主观题,重点考查思维过程,如果结果正确,但缺乏正确的思维推理过程,就将被认为有抄袭行为或者死记硬背嫌疑,故很难得分。政史类的问答题、语文类的改错题,有时候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对标准答案以外的答案是否给分,主要依据各省、市、区评卷点制定的评分细则,若细则规定不给分,则即使说得通,也不给分。 如何填报第一志愿第一类院校(只录第一志愿的院校)是比较好的院校,但由于这类院校报考人数也很多,不是能达到分数线就一定能被录取,所以把自己比较满意的、依据考分又能顺利进入投档范围内的院校作为第一志愿,就显得非常重要。填报第一志愿时,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依据分数选学校,即考什么分报什么学校志愿是考生对未来的选择,要考虑的很多,如自身要求(志向、特长、气质、性格),身体条件及家庭经济条件,对某校、某专业的喜好,高校所在城市的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及以后的发展等,但是不管如何考虑,都必须建立在考试分数这个基础上,应先依据自己的考分看能上什么学校,再在这些学校中选择自己认为较为理想的学校。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要有非某某大学(学院)不上的想法,这种想法非常有害,有可能导致落选。 二、要有“不怕分吃亏”的想法有许多家长及考生在选择学校时,总有一种怕考分吃亏的想法,认为自己的考分比某个高校的提档分数高十几分就吃亏了,总想报一所刚到其提档线的高校。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提档线以上的考生中有20%要被退档,学校退档首选总分低的考生,刚过提档线的考生极易被退档。再者,高校在录取考生分配专业时,总是将热门或强项专业优先给分数高的考生,而分数较低的考生分配的专业相对较差一些。专业基本上决定了考生今后一生将从事的行业,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因行业之间差别很大,付出同样的劳动而收获大不相同。所以,因你分数较高而被录取一个好专业,从而从事一个好职业是件好事,是沾光了,而不是吃亏了。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