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提醒:考生和家长需当心四种高招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07/07 11:24  《北京考试报》

  高考录取正在进行,求学心切的考生和家长,请警惕各类招生广告,当心招生骗局。根据近年来有关部门查处的结果,招生骗局花样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骗局一 编造定向招生计划

  有些骗子专门钻考生和家长对定向招生政策不了解的空子,编造定向招生计划,向考
生和家长兜售游说,作出种种承诺,并收取高额费用。实际上,各高校的定向招生计划随同招生目录一起向社会公布,并且学校和定向单位不得向考生收费。录取期间,也不会再追加定向招生计划。

  骗局二 缴钱就可上本科

  某些“高考中介”公然宣称与省市招办和学校招办关系特殊,可弄到内部招生指标,谎称低分考生交几万元中介费就可保证上大学,甚至上一类大学。今年教育部强调高考要实行“阳光招生”,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将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退一步说,即使某高校在某省投放了机动名额,也必须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不可能录取某个指定的考生。

  骗局三 虚假广告欺骗落榜生

  一些规模小、名气不大的民办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异地招生。中介机构受经济利益驱使,发布虚假信息诱惑落榜生。这些广告喜欢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说成学历教育,将学历文凭考试说成民办高等教育,甚至将名牌大学下设的助学机构招生说成名牌大学招生。有些招生广告有意混淆办学主体,仅仅是一个合作办学,却直接说成是某某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与统招生一样上课、一样毕业、颁发同样的学历文凭。一些广告鼓吹开办热门专业、甚至用保证出国的许诺,来吸引落榜生家长的目光。另外,一些广告在师资、学校硬件等方面也往往夸大其词。遇到这类招生学校时,考生和家长首先要向相关部门了解这些学校办学的资质,特别注意有无办学许可证号,不要轻信广告和招生简章。有条件应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切不可听信一家之言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骗局四 号称花钱可读国外大学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很多中介公司声称与国外合作,推出各种

留学项目。然而,学生花费重金办理好留学手续后,却发现事实与中介公司最初的承诺相去甚远。针对各种合作办学项目,考生和家长应该向相关部门了解该项目是否经教育部批准,是否国家承认学历,并且了解一些外国大学的真实水平,谨防“洋野鸡大学”。(记者:姜殿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