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寄语高考落榜生 > 正文

专家指导:高考复读如何面对新教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08/01 11:18  北京青年报


高考复读如何面对新教材

  近两年随着中学课改的推进,几乎每年高考的学生都会捧着与前一年高考学生所学不同的新教材进行复习。对于再次参加高考的复读生来说,能否适应新教材的变化也就成了他们与应届考生们竞争的关键,复读生如何面对新教材也是近一段时间来学生和家长来信来电咨询比较多的问题。日前记者就其中一些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他们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材变化对复读影响不大

  教材的变化对于复读生的影响是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专家表示,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对于复读生复习备考的影响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么大,复读生最应该克服的是心理上的障碍。

  张铁城说,新教材改革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单词表增大了单词量,二是课文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更换,更注重基础与实际运用,同时突出能力要求。英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要求。教材变化最主要体现在由应试转为应用,所以无论是高三学生还是复读生,都要提高英语阅读量,从而通过阅读提高所掌握的单词词汇量,根据课本进行头脑性的转化。

  冯建表示,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教材变化带来的差异是有的,但不是很大。新旧课程里面,重复试题比重很大,而且新旧试卷在检测思想、检测目标和检测方法上完全相同,仅仅是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经过复读完全可以解决。其实教材变化带来的比较大的是心理问题,新旧课程造成人们在心理上总跨越不了这样一个障碍。所以,复读学校需要多做一些工作,帮助复读生克服心理障碍。

  学生应以信心面对教材变化

  对于新教材的担忧,专家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刘怡红说,新教材的变革对复读生的影响有两方面:第一是对学习方面的影响,第二是新教材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许多复读生还没有接触到新教材,就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学过的教材中内容的增减会让自己在复习中与应届高三学生相比处于劣势,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是不必要的。

  应如何解决教材变化对复读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呢?冯建校长表示,高考教材的变化也是以《考试说明》为基础的,所以复读生不要担心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能够得心应手;只要基础知识牢固,学习方法和复习方式得当,上课认真听取老师的指导,是能够很快将新教材的内容融入到自己所掌握的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复读生要将学习新教材当作对自我学习成果的一种升华,以平和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心来面对一切挑战,力争在明年高考中取得胜利,走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门。

  老师、家长应引导学生消除对新教材的恐惧

  除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专家也建议老师以及家长采取一些手段来帮助学生消除对教材变化的恐惧。张铁城说,复读班多数是由高三毕业班的老师主持,因为是同步教学,所以知识和能力的差距不大。问题是心理的差距,需要任课老师在授课当中,慢慢扭转过来。他表示,近几年,由3加2到大综合、小综合,其实高考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相对来讲,北京的高考还是比较稳定的,外省市在面临各种新教材和制度的改革中是怎么走过来,北京也是一样,没有什么值得恐慌。这方面,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

  同时,复读学校同样也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教材变化。冯建说,北京近几年来高考教材在不断变化,如果不能紧跟课改的发展方向,那么复读生的教学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能让学生尽快适应新教材,负责复读教学的一线教师就必须要率先进入状态,每个复读学校都应该提前为新教材教学做好准备。新教材的变化早已引起了新干线学校的重视,并在第一时间详细了解到了新教材的课改思路、方向、增减内容。学校针对新教材组织高考教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召开了多次教学碰头会,同时要求全校所有任课教师必须提前熟悉教材,并参加海淀区进修学校新教材进修,真正做到提前准备,避免教学的无序和盲目。新干线学校已经在新一期复读班开课前准备好了全新的教材,并将英语新增加单词汇编成册,准备发到每位复读生的手中,确保他们能够适应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受访专家:

  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

  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张铁城

  原101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刘怡红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