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反思2005年高考七大撼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08/02 10:42  新闻晨报

  今年上海市高招录取已到高职高专批次,2005年的高考已接近尾声。尘埃落定,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和现象也浮出了"水面",如之前众多媒体提议的"高考日期可否改在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现已被教育部提上议事日程。那么高考、高招中还有什么是需要人们重新加以审视的?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了让来年的高考生不再有遗憾,晨报请来长宁区、普陀区高招办主任王大东、刘章杰等招办有关人士以及一些高校的招办主任,总结今年高考、高招中出现并引起争议的7大问题,给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提个醒,也为教育行政部门
和高校提一些见仁见智的建议。

  【问题1】实力估计不足,志愿填写错位

  案例:高三学生小云就读于区重点中学,在班级里表现普通,模拟考的分数只有450分。在填报第一志愿时,小云为保险起见放弃了一本院校,直接填写了上海理工大学。没想到她高考考分高达490分,遗憾地与一本院校失之交臂。而李莉自认为一定能考上本科,在填报志愿时没有填写高职、高专,结果遭遇“滑铁卢”,高考分数没上本科线,所有志愿全部落空。

  分析:每年高考中总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实力估计不足,或把自己实力估计过高,或是过分看轻自己实力,从而给自己带来遗憾。所以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学会正确估量自己的水平,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与此同时,家长也不要“毛估估”自己孩子的实力而轻易作出选择,还是应该参考各方意见慎重填写志愿。

  锦囊妙计:首先应该正确参照模拟考成绩,看自己模拟考时是超常发挥还是尚有潜力没有挖掘,也可以参考区县对你的成绩所作的评估分析。其次学生要明确自己位于这所中学总体水平的哪一层,也可以参照上一届和你学习水平相当的人所进入的高校。最后家长和学生也要和老师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作出自己的最终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填报志愿时,所有志愿不要自动放弃,填满才安心。

  【问题2】加分不是上保险,应依实力作抉择

  案例: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高三学生小赵,在选择填报哪所高校作为第一志愿时,由于获得了复旦推荐生的20分加分,而只拿到上海交大10分的加分,而填报了复旦。结果分数只上交大的最低录取

分数线,却离复旦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还差几分。

  分析:加分并不是上保险,很多学校给出的加分是要在其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在当地120%调档线才能够享受,所以对一些没有把握进120%调档线的学生而言,这些加分只是“空中阁楼”;还有一些学校给的是专业加分,如果考生不能进入该校这个专业的投档线,这个加分也只能白白浪费。

  锦囊妙计:在填报志愿时,不要把加分看得过重,应该依自己的实力和爱好来选择高校。考生也要分清学校所给你的加分是学校加分还是专业加分,考生不必因为有专业加分而很迁就地选择这所高校的这个专业;如果考生确保自己有实力进入获得加分的学校,不妨选择这所有加分的学校,提高自己的成功几率。

  【问题3】考生能否就近入场,免去舟车劳顿之苦

  案例:考生小葛家住浦东新区,但他在一所闸北区的寄宿制高中就读,高考的考场也在闸北区。高考的头两天,小葛每天早上6点就从家里出发,乘坐公交车到地铁二号线然后再转乘地铁一号线。舟车劳顿让小葛在考场上无法发挥应有水平。

  分析:由于上海有很多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和寄宿制高中是面向全市招生的,但他们学校的高考考场只设置在学校所在区县,这就造成有一些外区县考生只能提早从家里出发,给考生平添了不少劳累。目前上海规定应届生必须统一报名,不能自己去所在区县招办报名,就近入考场考试。

  锦囊妙计:外区县考生在高考期间应该做好早出门的准备,如果家里实在住得远,可以考虑在考场附近租房。记者建议,高招过程中是否可以让应届生自主选择统一报名或者单独报名。

  【问题4】浪费录取名额,是否记入诚信档案

  案例:小吴已收到3所美国高校的OF鄄FER,但他为证明自己有实力在中国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他还是参加高考。小吴如愿以偿地在高考中取得了出色成绩,但他为了能拿到名牌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并没有去撤消志愿。

  分析:这样的结果是,被名牌高校录取,但小吴不会去报到,也就白白浪费了一个录取名额。一位高校招生办老师坦言,这对其他考生来说,是多么的珍贵,他们也许就差这个名额,就能如愿进入向往的高校学习。

  锦囊妙计:考生和家长如果拿到了签证,办妥了

留学手续后应该及时主动在各批次录取前,去各区县招办撤消志愿。对此记者建议,能否在这些白白闲置录取名额的考生的诚信档案里记录一笔,促使他们主动撤消志愿;而各区县招办是否能与大使馆互相通气,及时了解有哪些考生已经被海外高校录取。

  【问题5】学子恋家,外地高校降分翘首以待

  案例: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许,老师觉得他上本市本科院校的可能性不大,建议他一本选择一所外地有名气高校,可小林和其父母都执意不肯,最后他的考分只能上本市的二本院校。

  分析:每年外地高校在沪都完不成招生计划,今年高考第一批招生又有11所外地院校实施降分录取。而在第二批招生过程中,有50%以上的外地高校有十几个硕士点,还有不少外地高校有博士点和博士流动站,与上海一些二本招收高校相比,这些外地高校有更浓郁的学术氛围,对学生今后的深造大有裨益。而且外地高校对那些冲不进上海一流大学的考生来说是一个理想选择。

  锦囊妙计:对于一些立志要上本市大学却差口气的学生,或者想换个环境开阔视野的高三学生可以把外地名牌高校填写在第一志愿,其他考生也应该填好外地高校志愿。同时记者提议,在外地高校降分补填志愿仍招不满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能否通过网上或声讯电话再进行补填,让更多的考生有去向。

  【问题6】二志愿高分考生,能否“花落”理想大学

  案例:区重点的小邵一心想冲上海交大,但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填在第二志愿保底。可高考小邵考了490分,和交大最低录取线有一定差距,尽管她进入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最低录取线,由于不是第一志愿,她未能进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分析:每年都有很多高分考生因为第一志愿“落空”而不得不进入第二志愿的候选队伍。目前北京、湖北、重庆等地一些高校都推出了保护高分二志愿考生的措施。尽管很多上海高校表示在第一志愿招生不满的情况下会招收第二志愿,但有些学校规定二志愿考生不能选择热门专业,还有些学校如工技大等由于第二志愿填报人数过多,所以会造成第二志愿录取分数比第一志愿录取分数高出20分左右。

  锦囊妙计:目前上海没有保护高分二志愿的措施,所以考生在填写第一志愿时必须慎重,不要过于冒险。记者也建议,本市的高校能否“以考生为本”,对二志愿高分考生“网开一面”?

  【问题7】名校火爆,“大小年”并不一定管用

  案例: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小姚在班里成绩不算拔尖,为了让他能万无一失进入上海的名牌大学,姚爸爸查看上海几所高校近两年的招生录取分数表来摸“大小年”规律。姚爸爸发现复旦去年的分数很高,他想“一年大,一年小”,就替儿子填报了复旦大学。结果分数离复旦就差一口气。

  分析: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大多会参照前一年各高校的招生录取分数表,有的甚至会连翻几年的招生录取分数表来寻找“大小年”规律。尽管有些学校的确会存在一年分数高、一年分数低的情况。但对于复旦、交大、上外等高校来说,他们的分数每年都居高不下,不存在“大小年”的规律。目前许多外地院校的“大小年”较为明显,但如人大、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等外地名校也不存在大小年的规律。

  锦囊妙计:在填报志愿时,不要盲目跟从“大小年”规律,希望能够从中投机取巧。考生还是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填写最适合自己的高校。而且家长和考生看“大小年”时也不要轻易下结论,如果两年的投档录取比例上下只浮动了1%,并不能算是有大年和小年的区别。(作者:董川峰 潘隽)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