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条路 不一样的酸甜苦辣--艺考少年故事自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9 11:18 大众网-生活日报 | |||||||||
孤独的人 拥挤的人群 同一条路 不一样的酸甜苦辣 一年一度的艺术高考再次拉开帷幕。那些提着乐器抑或身背画板的学生,在街头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扎眼。 连日来,记者在文化东路附近与几位来自不同地市的艺考生展开了对话,感受着这个
高一的他前来练兵 时间:1月17日中午1:0 5地点:文化东路山师北门18路站牌下 人物:吴少聪 籍贯:临沂 一脸稚气的他背着一个与他体形很不相称的大画板在等车。年龄较其他考生明显要小的吴少聪,一下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吴少聪来自临沂,出生于1990年,日前刚刚度过15岁生日。2004年9月,他考入高中,眼下正读高一。 “为何高一就来参加艺考?”“这你还不知道?”面对记者的惊讶,他立刻老练地说:“我们那儿很多人都是从高一就开始来考,积攒考场经验,至于考上考不上则无所谓。” “艺考,考场经验太重要了。”吴少聪“老成”地说。 “如果侥幸考上了咋办?” “不可能的事!”记者话音未落,吴少聪话音又起,“你不知道,考的人多着呢!再说,一些学校对我们这种‘冒牌货’查得很严,不允许考呢。” (记者感言:“艺考,考场经验太重要了”,这是多少艺考生的想法!如此重视考场技巧、避谈基础学习,是否也是一种舍本逐末?) 母亲陪他三度赶考 时间:1月16日下午4:20 地点:历下大润发超市门口 人物:成鹏 籍贯:烟台 与吴少聪的少年老成相比,正在经历第3次艺考的成鹏似乎有些疲惫。 记者遇到他时,身背画板手提染料盒的他正在超市外面等候购物的母亲。为了照顾他,母亲专程从烟台老家赶来陪考,如今已是第3年了。 2004年12月20日,成鹏和母亲提早来到济南,并在解放桥附近租住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此后,成鹏天天上培训班。 “今年是第3次考了。”说话时,成鹏有些不好意思,“前两年考,心里想就是练兵,稀里糊涂考完了,即便成绩差,家人也不会说什么。如今真正的考验来了,心里感觉很是不同。” 成鹏说,自来济南,目前已花了2000多元钱。这让他感觉压力很大:“咱都20岁的人了,今年考不上,该想点别的门路了。” (记者感言:有父母陪考其实是幸福的,只是连续3年如此,孩子难免会感到更多压力。这或许才是“陪考”抑或是日常的“陪读”,向来被人诟病的原因。) 钱花了,心里真会踏实吗? 时间:1月17日11:30 地点:山师东路与文化东路交叉路口 人物:张颖 籍贯:潍坊 来回车费:60元;住宿费:300元;吃饭费用:50元;上培训班费用:300元…… “这些肯定不够。”来自青州的美术考生张颖一边向记者出示自己拟的花销清单,一边说道。“当然还有染料费用,还得请已经考上的老乡吃饭,打听情况,听一位老乡说,去年山师录取率仅有1/30,今年(报考)的人可能更多。” 她说,报名费至少还要几百元。现在她已确定要考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工艺美院,但仍可能多报几个地方碰碰运气。当然报的越多,花钱也越多。张颖来自青州农村,父母在家务农,弟弟也正读高中,这次出来考试她向两个舅舅借了1000元。 1月13日,张颖来到济南后在千佛山东路报了一个美术考前冲刺班,7天300元。“到最后阶段了,该花就得花,管不管用是另一回事,至少心里踏实一些。” 张颖表示:不管怎样,她都将不求结果但求尽力,“无悔我心”就好了。 (记者感言:艺考是一座桥,一座将“艺术”转化为“学历”的桥。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但愿每一个艺考生都能“无悔我心”。)(应采访者要求,人名均系化名。)(文/石念军 王琰 郭建政)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