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后的冷思考:大学生盲目考研不可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31 11:09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随着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的落幕,被爆炒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考研热也渐渐冷了下来。今年我省考研人数达到80404人,比去年多了21325人,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围绕考研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 ●为考研 不上课 不实习 不就业
不上课、不实习、不就业是考研中最突出的问题。记者曾在郑州某高校做过一小型访问,该校一个90人的大四文科班,每天到班内听课的只有20人左右,其他多数同学都在备考。接受采访的同学说,因为考研复习的时间紧张,只好逃课备考。 一家医院的大夫说,现在接收实习生的最大感受是这些实习生工作不踏实,不少实习生报到后就不见了踪影,以考研作为理由的占了绝大多数。 ●盲目考研不可取 正像接受采访的多数同学说的那样,更好就业是他们考研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不与个人兴趣、专业走向、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只是一味地先上了学再说,这种报考显得盲目性太大。 2005年我省大中专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毕业生数量在增加,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未扩大,研究生就业未必就会比本科生、专科生容易。郑州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说,经过3年的专业研究,研究生的视野往往局限在某个科研领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如本科生,所以一定要理性地对待学位差别。在去年12月份省教育厅举行的两场大型人才交流会上也显示,本科生的需要量是研究生的数倍。看来,想通过考研来逃避就业,并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考研专业的报考也表明,计算机、法律、通信、财会金融、法学等专业今年继续受考生热捧,一些工科和长线专业仍受冷遇。从热冷专业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报考的盲目性。 ●大学考研教育亟待跟上 据了解,现在多数高校对待学生报考研究生只是在后勤上或课程调配上给予支持,具体到该怎样报考很少涉及,多是大学生自己拿主意。 河南财经学院副院长郭爱民教授说,在校大学生和社会类考生不同,怎样选报未来的专业,学校是有责任来指导的。 他说,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大多是两年半或者三年,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会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会逐渐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过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确立发展的方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