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正文

考研路上邂逅的爱情--回忆我与哈工大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3 14:04  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

  主人公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也不算一个优秀的学生。高考我考了两次,考研我也考了两次。两次失利,两次复读,并没有对我的心理和人生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相反,两次复读后的成功,愈加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考研路上邂逅“初恋”

  第二次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决定报考哈工大这所著名学府。看着地图上遥远的哈尔滨,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思。可是因为父母的反对,我改填了同济大学。就因为这一妥协,我最终与名牌大学失之交臂:超过了哈工大的录取线,却没有达到同济的录取线,最终落在了南昌大学。

  还未进大学的校门,我就在心中暗暗发誓:四年后要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当时心里的想法是,如果能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还是可以把许多失去的东西追回来。现在我才明白,有些错过的东西是永远错过了,能追回来的,只是心中的一种情结。

  刚上大学的那阵子很迷惘,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挥霍了两年之后,开始接触专业课,依稀能看到未来的一点点方向。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偏向数学(1999年改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去教数学了,而我不喜欢教书,于是决定了报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高考时未能圆的梦,就像初恋一样,在心中留下了异样的情结,于是,考研时我再次选定了哈工大。

  第一次“表白”被拒后的反思

  确定目标之后,才发现大学两年多以来,自己已经偏离当初定下的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的目标很远了,于是赶紧开始了漫长的专业课自学,同时,拾起久违的英语书,开始天天晨读。大三下学期开始,我接连通过了计算机三级、英语六级、计算机四级等考试,拿到了几个在同学们看来颇有分量的证书。

  转眼大四了,大家一窝蜂地都说要考研,而最后的结果却堪称惨烈:全班26人报考,只考上了两个数学专业的,考计算机的全部落马。这一伙跨专业的同学,大多栽倒在专业课上,而我,却是栽在数学上。我总以为,自己学的是数学专业,况且复习的时候又没冷落数学,无论如何考个及格是不成问题的。可我的数学只考了46分,只要多考12分,我的总分就能上国家线了。现在想来,数学考得那么差是因为练得不多,光看不练,是考数学的大忌。

  大四下学期,考研已成为往事。对此我的心中有一丝壮志未酬的遗憾,也有点不甘,毕竟只差那么一点点。我很快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可是,单位要求签五年的协议,其间不允许考研。对此,我犹豫了。一方面,对于我来说,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个轻松、高收入的工作,算是很不错的了。另一方面,我进银行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在银行系统里几乎没有什么升迁机会,我不会愿意在这样一个岗位上呆一辈子。五年的青春年华,我不愿意就这样被一纸协议买断。我也曾考虑过先工作,五年之后我27岁,也不算太迟。可是,人是会变的。我不敢把人生中最宝贵的五年就这样赌了进去。

  平常心让“暗恋”开花结果

  我想到了不找工作,再考一年。有人说考研会使人上瘾,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不甘心失败和感觉下一次必能成功的心理,使许多人对考研欲罢不能。每一次失败,都觉得是偶然因素在作怪,于是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放手,又不甘心前几年的努力白费,我理解这样一种有几分近似于赌徒的心理。我庆幸自己第二次时成功了,不然,我也将会茫然不知所措。

  思考了很久,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工作,选择背水一战。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正是希望一年以后的春天,能如春花般灿烂地重生!

  第二次考研,平静了许多。一个人独居于校外租来的房间中,还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去学校上自习,在学校食堂吃饭,只是有点寂寞。我每天下午去跑步,在双臂的摆动中,信念愈加清晰和坚定。每一次跑步,脑海中总是吟唱起刘欢的《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日子在波澜不惊中一天天逝去,转眼就到考试了,那两天,我并没有感到生死在此一役的惊心动魄,考试很平静地结束了。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可以开始准备复试了。

  3月17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19日,三个小时的专业课笔试考完之后,我知道自己将属于这里了。第二次考研,很平静,很从容,没有奇迹,也没有意外。一个梦圆了,而一个新的梦想,正在心中升起。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