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机制改革大势所趋 解读研招改革三大趋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3 11:48 《北京考试报》 | |||||||||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一路攀升,热度不减,去年报名人数达117万,比前年增长近23万人!伴随着研究生招生日趋火热,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也在悄然进行。这种硕士改革体现了三大趋势:一是学制日趋弹性,二是培养定位日趋灵活,三是收费机制改革大势所趋。 硕士研究生学制日趋弹性。多年来,我国硕士生学制多为两年半到三年。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生教育普遍在两年之内,有些国家甚至只有1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更趋灵活。以往我国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偏重于学术型人才。随着硕士培养制度改革的不断进行,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像国外那样成为一种由本科到博士的过渡学历层次。近年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都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研究生与普通本科生竞争的局面已显现,并不像以前那样成为“香饽饽”。这种就业形势要求重新审视硕士研究生的定位,也对硕士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硕士生培养目标从培养单一研究型人才,到综合型应用人才,成为必然趋势。这种改革措施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和毕业要求的设置上更为灵活,也与培养目标的要求更为一致。 研究生收费改革大势所趋。研究生收费改革,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一直是热门话题,关于“研究生教育将全面收费”的报道一直不断。教育部门也明确表示,研究生原则上早晚是要收费的,因为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要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研究生收费有利于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导师的积极性。事实上,已经有相当部分的高校在逐步推行这项改革。据有关报道,如果今年教育部试点研究生收费改革,那么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估计在2、3年的时间内就可以在全国铺开。(北京考试报记者 王兆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